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第395章 野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5章 野心

第395章 野心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29日  作者:一顆銅制豌豆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一顆銅制豌豆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話說回來,眾人談了這么久,除了江芊月,他們還都沒實打實地看果這筆銀票呢。

咱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銀子,好不容易手上有了,總得讓見見吧?

最后眾人圍成了一圈,看著唐氏拆包裹。

兩層包裹被拆開,便露出了里面放著的三沓銀票。

唐氏現在已經把這筆銀子看得跟心肝似的,寶貝得不得了,生怕它出現什么意外,要數銀票的時候,還讓眾人都站遠些,她自己在大家熱切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將銀票一張一張地數出來。

直把這批銀票數得透透的,唐氏才在眾人的護送下,將銀票重新裹好,裝進錢箱。

這一夜,薛家眾人幾乎是激動了一晚上,沒人能睡得好。

不過,有了這筆銀子,也解決了他們眼前的燃眉之急,不用再向鄭林楚預支定金。

接下去兩日,薛家準備用來洗番薯粉的約六萬畝地產出的番薯全都磨出來洗好了,只是曬制還需要一段時日。

之所以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就洗完如此龐大的量,也多虧了人多,尤其是越到后期,從各地過來做工的人數也越多。

人多力量大,這話不假,洗這么多番薯,也只需要半個多月。

番薯放得越久,能洗出來的粉就越少,如今從挖出到洗完,才不到一個月,這速度不可謂不快。

速度快了,番薯粉產量高了,薛家眾人自然開心。

因為鄭家是以番薯粉的產量來結算價錢的。

在這期間還有不少人在干別的呢,洗出來的濕番薯渣若不及時處理還會腐壞,得盡快給它們烘干。

而濕渣能占到番薯總量的一半,這份量也是驚人,雖然烘干番薯渣的速度比洗粉更快,但怎么也得分出一部分去處理。

因此,在番薯粉還沒全曬好之前,這番薯渣倒是先烘干了。

至于這些成品,在薛家開挖番薯時,被打過招呼的鄭家就開始安排人手了。

從第一批番薯梗和葉曬干裝袋開始,鄭家派往薛家番薯山下面的車隊就沒停過。

驗貨、稱重、記賬、裝車運走,一套流程走下來,車隊空車而來,滿載而去。

說到此,這里不得不提幾句題外話。

如今整個番薯山以及外面那幾萬畝番薯地的運轉,都是薛珊靜在負責。

而人事與錢財方面的對接,比如招人、找別家對賬等事,便是老三薛珂靜在管。

老大薛琳靜則總管薛家旗下所有的賬目。

老四薛珠靜跟著她的師傅當匠師去了,有需要的時候,也給自家設計設計,比如作坊、棚子等等。

老五薛環靜給老大做助手,在外面有需要對賬時便是她去,因此,她也常常跟著薛珂靜出門。

小六薛瑜靜原來管的池塘現在對她們而言太小了,江芊月干脆就招了個人來替她,如今她在薛珊靜手下幫忙。

小七薛瓏靜、小九薛璇靜如今也都出來做事了,小六馬虎,小七沉穩,兩姐妹搭檔倒是合適,一起幫薛珊靜管理番薯地。

至于薛璇靜,嘴巴能說,為人直率,跟著薛珂靜最合適了。

柳慧寧繼續管理著養豬場,如今養豬場的規模擴大了好幾倍,而且等銀子到位之后,還能再擴建,她手下管的事也不算小。

說到養豬,一般人最擔心的便是銷路問題,而他們卻不用考慮這個,反正有多少,鄭林楚便收多少,只是要制成肉干之類的,也不知她要這么多肉干做什么,鄭家好像也不經營這一項呢。

不用擔心銷路,他們擴建得更是不手軟。

除去薛家姐妹們,家里邊兒便是唐氏婆媳三人主內,張興原、孫丁旺兩人主外。

薛玉河得管自己那制作各類工具的作坊,薛玉海沒啥手藝,就給他打下手。

如今,家里基本也沒養閑人了。

其實,那養豬場擴大不少,相應的,池塘也擴大了幾倍。

原本看著薛瑜靜離開池塘,空出了個位置,孫丁旺想讓自家媳婦去江芊月那里說說,讓她把這里交給他管,而理由自然是讓外人管理,怎么都沒有自家人那么放心。

但是吧,薛珊靜心里隱約明白,小八似乎并不是很希望將家中的產業交給男人們,她也不想違背小八的意愿。

因此,不管是當初的果園,還是如今的番薯山,她雖然察覺到了他的小心思,但都沒讓他插手,就是怕引起小八的不滿。

要知道,小八之前連自己親爹都沒給他什么重要的事做,至于現在的作坊,還是因為她爹自己就是手藝人,找外人不太合適才讓他管的,且人家親姐夫都老老實實在家里做事呢,更何況你一個堂姐夫。

但她也不好明面上拒絕,畢竟是睡一張炕上的人,怎么也得幫忙說一下,只是對方同不同意,那就不是她的事了。

果然,她跟芊月說了說,對方給的理由是專業之事該由專業之人來做,自己會請個有經驗的人來管,而家里缺了他,張興原一個人處理不過來。

空有一片雄心壯志,奈何無處施展,孫丁旺便只能暫時蟄伏,跟著張興原一起管家里的事。

說回正事。

鄭家龐大的車隊,再加上薛家這邊大量的負責搬運、清洗、蒸煮、晾曬工作的人,這么多來來往往的人與車。

把原本應該是一片荒地的番薯山腳,以及周邊以農耕為住的村落渲染的仿佛經濟繁華之地。

每戶人家的炊煙能持續一整日,升起時比日出更早,歇下時比日落更晚,仿佛每一家都是一個作坊。

原本應該臟亂的道路上或是住宅周邊被收拾得整齊干凈,鋪在地上的竹席隨處可見,每張竹席上都晾曬著什么東西。

從初期的番薯梗與葉,到后期的番薯粉與渣干,除了夜晚和雨天,它們起到的作用就沒停過。

相比起薛家最看重的番薯,這番薯梗看似不起眼,但也讓他們從鄭家手里換來了七萬兩千兩銀子。

除去人工、炭火、鍋灶租賃等費用,在番薯梗上掙個五六萬兩銀子是有的。

話說這玩意兒也算是額外收入了,甚至在番薯藤生長旺盛期,還可以再適當修剪一些,再給自家增添一筆收入。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