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只是,那纖長的手指還沒碰到對方的臉,卻已被一只手給抓住。
手腕上傳來的疼痛感,讓程媛知道,自己被握住的地方大概率已經淤青了。
再看這小丫頭,臉還靠在桌面上睡得正香呢。
繼續給她握下去,程媛怕自己的手得廢了。
好在,手腕掙扎了幾下,在手往回扯時,給掙開了。
看著手腕上的紅印,又瞧瞧睡得香甜的人,她忍不住感慨,“不愧是能力者,睡著了警惕性都這么高,看來這小臉是捏不成了,你繼續睡吧。”
說完,她笑了笑,搖搖頭,繼續喝酒。
她嘴上喝著酒,眼眸看著那沉睡的人,看了會兒便輕聲嘆道,“他們,并沒有你想象中的那般偉大,高祖終究不過是高祖而已,卻不是太祖。至于另一位,我著實看不懂她,實在是可惜,可惜啊...”
飲了一陣酒,對方還未醒,程媛干脆執了酒壺,轉身走向算。
來到書案前,她取過一張宣紙,提筆作畫。
但見這人口中飲酒,筆下作畫,好不瀟灑,那份愜意似乎比薛瑯靜眼中那過得自在的慕青云更甚。
可惜,她看不到如此情景。
未幾,薛瑯靜那安然的睡顏便躍然紙上。
畫作已成,執筆之人放下手中毛筆,隨意坐下,閉眸飲酒,左手執酒壺,右手搭在書案上,那修長白皙的指尖隨意地敲擊著桌面,發出‘噠,噠噠’的聲音,似乎是在閉目沉思。
時光流逝如水,待薛瑯靜醒來時,書房內已經亮起燭光,而那位之前與她一起喝酒的程先生,正安然地坐著看書。
看到她的動作,女子抬頭問道,“醒了?”
“嗯。”
剛睡醒的薛瑯靜似乎還有些睡眼朦朧,下意識便應了一聲,之后站直身體,伸了伸懶腰。
同個姿勢維持久了,身體有些酸麻,得活動活動。
“廚房留了你的晚飯,還溫著呢,去吃吧。”
女子似乎恢復成了之前的溫婉。
“多謝程先生,給您添麻煩了。”
在別人家吃飯,還吃晚了,讓人家留飯,薛瑯靜還挺不好意思的。
“無需客氣,還不是我拉著你喝酒才誤了晚飯,快去吧,這飯溫太久也會影響食欲。”
“好的,程先生,那我先走了”。
薛瑯靜朝她拱了拱手,輕聲離開書房。
吃過晚飯,天色已經徹底暗下,借著周遭房中傳出的燭光,以及微弱的月光,她在外頭逛了會兒,早早地回房去了。
既然無事可干,耍劍或是鍛體都會吵到人,她干脆就寫字去,自己那游記可以寫的內容幾天幾夜都寫不完呢。
一夜無話。
翌日,吃過早飯,與書院結算了工錢,薛瑯靜就在眾人熱情的歡送下離開。
除去飯食與住宿的錢,她一共領了三百七十文工錢。
雖然日常收入還存不下一半,但小日子過得倒是自在,雖然她現在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呢。
現在她已經攢了一千三百七十文錢,即使不去做工,也夠自己吃住好幾日的,暫時不缺錢,也就不急著去做工,而是日常以趕路為主,遇到事情就干,遇不上就繼續走著。
離開下口鎮,薛瑯靜下一個目的地便是海塘城,中途得經過化良縣,若不出意外,天黑前能到達。
話說今日已是十一月一日,她離家已近個把月,農忙也已過去,家里的番薯應該已經挖好種下了吧。
不過,之后要處理這么多番薯,此時大概又是忙碌的開始。
十幾萬畝地的番薯,要處理起來,既耗時間又耗人工,怕是得長期進行下去。
那么,薛家的番薯究竟如何了呢?
讓我們來看看薛家這邊怎樣了。
十月二十日,所有雇工全都來薛家報到。
約八萬的勞力,實際上有十多萬人,這么多人,就薛家十幾人以及學員們,根本管不過來。
因此,雇工們都由自己村子的里正等人管,按照自己村子所能提供的勞力承包番薯地。
至于薛家的長工,也是分成一批批,選人管理。
承包之后,那就是處理一畝地給多少銀子,只要他們勤快些,就能早些完工,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做下一份工,掙更多的錢。
相比起按日結算工錢,百姓們干活的積極性自然大增。
不僅平時干活賣力,上工也是早出晚歸,午飯時間,更是統一派人去下面將屬于自己村子份額的飯帶過去,直接在田里吃完,好省些時間。
薛家人和學員們的任務,當然就是計算人工、分配任務,與這些村或是長工的的管理者們聯絡。
僅僅只做這些,他們日常也是忙碌的不行,幾乎個個都連軸轉。
而這段時間,薛家家里的一切活動都暫行停止,直到番薯種植完成。
當然,這其中不包括薛玉河。
近十五萬畝地的番薯,全都得處理成番薯面等成品后,才能交給鄭家,這其中需要的工具數量也不是個小數目,像過去那樣請人定制是遠遠不夠的。
經過商量,薛家早早地就建了幾個大作坊,請來大量工匠以及學徒,集體趕工,制作大量的番薯磨缽、番薯刨、細篩、木桶、谷梯、竹席等工具。
而這事兒當然是讓會手藝活的薛玉河來管最合適。
制作這么多工具,材料費、人工費,又是一大筆支出。
也導致這段日子里,別看薛家啥都干得紅紅火火的,但其實,家中基本無甚銀兩存下來,都是掙多少就用多少,債務倒是存下了不少。
他們就等著將這批番薯賣出去之后,換銀子還債了。
薛琳靜大致算了算,即使這季的番薯全都賣掉,所得的銀子也不夠還債。
所以,薛瑯靜想要置辦的義田、義學啥的,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實現了,因此江芊月也并未告訴眾人她的打算。
這挖番薯、種番薯,對許多人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尤其是新溫鎮以及周邊村鎮的百姓,他們早已熟悉其中的流程。
因此,雖然地多人多,事情不少,但整個工程進行的也是有條不紊,并未出現太大的差錯。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