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第230章 恐怖的價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0章 恐怖的價值

第230章 恐怖的價值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29日  作者:一顆銅制豌豆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一顆銅制豌豆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這樣的功績不就是他這個里正畢生最大的追求么!

因此,這李家村的里正對于薛家買地之事也極為積極。

當一眾人來到亭長家時,他也與兩位里正一樣被她們嚇到了。

薛家這買地的速度也太頻繁了些吧!

加上這三千畝,前后總共就五千畝地吶。

絕對是大手筆。

一番感慨過后,自然便是欣喜不已,熱情相助。

對于買地這事兒,除了李家村的里正,其他幾人都已經是輕車熟路了。

就是這價錢,幾方在嘴上廝殺了好幾個來回,最后以兩千一百四十五兩銀子成交。

此前成交的價錢是一千畝七百二十五兩銀子,如今這三千畝加起來好歹也是便宜了三十兩銀子。

隨后,一切后續問題,亭長便都給她們開了后門,很快給處理好,最后便又只剩下等縣太爺下最后的批示。

這次亭長也是不厭其煩地找了師爺說項。

大過年的,這縣太爺自己也有諸多要事要忙,再加上師爺的游說,他這次是痛快了不少,沒過幾日,薛家便付銀子拿到了地契。

等那地一到手,之前雇好的村民們便馬上加入開墾大軍。

今年為了那果園,薛家就雇傭了好幾百人,尤其是最初幾日,招人都招到隔壁幾個村去了。

如今又有三千畝山林需要開墾,自然便又要招收大量人工。

但趙家村也就上千人而已,還有幾百人去果園干活了,人手顯然不夠。

因此,薛家便又得招到隔壁幾個村去,比如山禾村、白家村、李家村。

特別是李家村,因為有部分山林處在李家村范圍內,需要的勞力自然最適合就近招人。

除去這些人工費用,這段時日,果園里又要投入大量銀子進行擴建改造,而它雖然每日入賬不少,但明顯不夠支付投入的賬,還得薛家額外補貼進去不少。

且別忘了,薛家還有另外一個支出呢,那便是養殖場。

抓豬仔、購買飼料,便又是五六百兩銀子的支出。

最大的支出當然便是隊員們加入獵隊后,獵隊要投在她們身上的花費。

光就為她們添置裝備、購買藥劑,以及支付賣身契的銀子,一人至少就得花去三百五十兩。

且薛家還擴建了她們的住宅,這便又是幾百兩。

至于收入,便是池塘的產出以及獵隊收獲。

而這池塘,每月能有五六十兩銀子便頂天了,還需要除去一些投入和人工費用。

家里如今最大的收入仍然來自狩獵。

如今獵隊成員數量雖然激增,但畢竟許多人都新入隊不久,且多數也都是剛啟靈成功,又沒經過系統的訓練,個人實力也遠不及原先的隊員。

人數雖然從二十六人增加到六十人,整體實力確實也提升不少,但每日的收入大概也就從原先的日均五十六七兩增加到上百兩。

這還不算她們帶回家給隊員們食用的獸肉。

但上百兩是整隊的收入,但除去泡藥浴所需的藥材、吃食消耗和其他日常支出,以及要給隊員們的工錢,剩余便不足七十兩了。

且這還是建立在獵隊只給隊員們發放了不足半數工錢的基礎上,若去掉這些,這百兩銀子,薛瑯靜個人所掙便不足五十兩。

不過這部分工錢暫時不需要薛瑯靜憂心,還需要好幾年之后才需要支付呢,至少這幾年內都可以為薛家所用。

話說薛瑯靜一個人就直接占了獵隊一半的收入,是不是有些太不地道了?

那可就錯了,咱還得要想想,她往獵隊里投入了多少。

她這兩年多掙的銀子,除了自己名下那幾項加起來也就幾千兩銀子的產業,其他多數都投到獵隊去了。

攏攏總總地算了一番,新年過后的小半年時間里,薛家每日的入賬雖大,但出賬更大。

而年前好不容易存下的兩千五百銀子,全都耗在三千畝山林上了。

最后盈余還不足一千五百兩。

想要購買更多山林來種植下一季番薯,這點銀子顯然又不夠看的。

對此,薛瑯靜不得不感慨,發家真是不易吶。

話說如今已是四月中旬,年初育下的苗種是時候要扦插了。

同時去年種下的百多畝番薯似乎也到了成熟的季節,很快就能開挖。

此時這三千畝山地也已經開墾完畢,并且整片山地也已圍建好。

扦插的時日一到,薛家便又召集了不少勞力,對一月份育下的苗種進行剪苗、扦插。

這批苗種除了開始的大批量剪苗,往后又陸陸續續剪了幾次二次育出的新苗,前后總共種出兩百多畝番薯,這還算是少的,更大的還在后頭呢。

還沒等這批苗種剪完,去年十一月份種的番薯便又成熟了,這批番薯的收獲才是真正的大頭。

去年總共種了一百一十五畝番薯。

薛家可是打算把這一百多畝田種出的番薯甚至是藤苗都作為番薯種子以及苗種的,平時伺候的自然是盡心。

而與其他農家不同的是,薛家最不缺的便是肥料,而人手因為全是雇傭的,也不缺。

如此一番精心伺候,又嚴格按照鄭家所提供的指導手冊進行種植,這批番薯出來的成果也是極為喜人。

一百一十五畝田,直接給種出五十五萬余斤的番薯。

他們之前可嘗過幾次番薯味道的,那味兒至今難忘呢,這可是妥妥的糧食。

若推廣開來,那么產量必然大增,隨之對應的便是番薯價錢便會下降。

但如今他們薛家可是獨一份,就自己這一家種植戶,就算他們再可勁兒地種,所有的產出也沖擊不了楚國的糧價。

如此一來,番薯的價錢自然便是他們一家說了算。

這便也是當初鄭林楚的目的。

哪怕就以最低賤的雜糧價來算,一斤算它個一文錢,那這五十五萬斤番薯怎么也得要五百五十兩銀子吧!

一百多畝地,才半年便能有五百五十兩銀子的收獲,也就是說一畝地半年便能收獲五兩銀子。

而種其他糧食,一畝地一年才掙不到四百文錢,更何況半年。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