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第177章 計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7章 計劃

第177章 計劃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29日  作者:一顆銅制豌豆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一顆銅制豌豆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只聽鄭林楚問道,“瑯靜,你不送送我嗎?這次你可沒受傷,只能臥床不起。”

然而對方頭也不抬,眼睛似乎一直盯著手中的書冊,只口中回道,“好走不送。”

“哈哈,哈哈哈...”

鄭林楚被她這幼稚的行為逗樂了,又問她,“真的不送啊?”

笑什么笑!為啥要送你?

薛瑯靜理都不想理她。

又聽鄭林楚一本正經道,“其實,如此一來,瑯靜你至少不欠我人情了不是嗎,都說人情債最是難還,你以后不用有任何負擔,不也挺好的?”

便見薛瑯靜抬頭看了她一眼,又換了個姿勢繼續看書,還是不跟她說話。

“好吧,那我晚些時候差人把契約書送來。”

“哼!”

這人還哪壺不開提哪壺!

換來的自然是薛瑯靜重重的哼聲,顯然心里極為不痛快。

“這是番薯的種植手冊,由老祖宗親手寫的手札臨摹而來,你有空看看。”

只見鄭林楚拿出一本書冊放在薛瑯靜的書桌上,之后才道,“那我真走了?”

然而對方還是不搭話。

想用鄭文大人的手札誘惑她?門兒都沒有!

知道今日在她這里討不到好了,鄭林楚只好暫時先走人。

等對方離開后,一直低頭看書的薛瑯靜才放下手上的書冊。

口中哼了一聲,直接扯了書桌上一張紙,一把揉成團,用力甩在門框上。

似乎是把那門當成了鄭林楚,而自己手中的紙團則是自己的武器。

再說鄭林楚這邊,雖然薛瑯靜不理她,但薛家眾人對她那可是極為熱情的,自然是非常熱心地送她出去。b

書房內的薛瑯靜,扔完紙團之后,便坐在那里呆愣了許久,等心情平復下來,便非常誠實地拿起那臨摹本默默看了起來。

看完手札才開始處理正事。

既然已經決定要與她合作,那必然要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畝產幾千斤的糧食,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大的誘惑,她也不例外。

想那米糧,最多也不過畝產兩百來斤,去掉稅賦,便只有一百五十到一百八十斤左右。

而她們薛家,因為有兩位節婦在,家中女兒又眾多,稅賦基本上都可以忽略。

也就是說,田地里所有的產出都屬于自己。

不僅產量大,有鄭林楚在,銷路更是不成問題。

又成了獨一份的生意,價格還不會低到哪里去。

其實也是一筆極為劃算的買賣。

所以要怎么辦?

當然是種的越多越好。

可家里沒有多余的地了。

就那幾畝種藤苗的地,還是別個剛空出來的。

如今她面前便只剩下兩條路。

一條便是買地,另外一條則是承種村民們的地。

然而,這些都需要銀子。

不過,目前最主要的還是,她要知道這些番薯能育出多少苗,能種幾畝地。

還有,自己手上有多少銀子。

之前李紅娥說過,這番薯的種植方法還挺多。

再加上鄭林楚給的這本指導手冊。

自己手上這些番薯最后能育出多少苗,應該能算的出來吧?

這般想著,她便開始規劃了。

首先自然便是將這份手冊拿給李紅娥去研究。

至于為什么不是她自己研究?

那當然是因為專業之事由專業之人干了,人家比自己專業。

還有一個便是,她看了許久這本手冊,就光顧著看字跡了,根本沒看進去多少內容。

當初鄭林楚可是說過,自己臨摹時,會連字跡都臨摹出來的。

也就是說,這便是鄭文大人的字跡。

好吧,說回正事,她自己要去大姐那里對一下賬,看看手上還有多少銀子,究竟是買地劃算,還是承重別家的土地劃算。

問過了大姐才知道,原來現在自己還有七百三十兩銀子。

剛好夠買一千畝山地的。

但是,如今她手上的番薯并不多,就算把適合育種的番薯全都挑出來,能種的也就幾畝地而已。

太早買山地似乎又太浪費了?

但是想想也不能這么說,這地始終是要買的。

如今買過來又不是空著,可以先暫時種別的,等時間到了之后再種番薯不是一樣的么,何來浪費之說。

此事不急,還是等李紅娥把指導手冊研究透了之后,明確番薯該如何種植以及收獲時間再確定吧。

第二日晚上,薛瑯靜便與李紅娥商量了。

原來,她們之前種下去的那些藤苗,算是秋薯,秋薯大概可以在十月至十一月收獲。

到那時便又可以種早冬薯,早冬薯的種植時間便是這十至十一月,但是在八月上中旬就得開始育苗,到時那批收獲的番薯自然是趕不上種了。

不過手上這些正好可以,如今正值七月下旬,這些番薯就暫時放一段時日,等八月以后再開始育種,那么便可以在十月扦插種早冬薯了。

同時,雖然十月份收獲的番薯育種是來不及了,但可以把所有的藤苗剪下來作為苗種,開始種早冬薯。

這一旦地的藤苗就可以種好幾畝,那這好幾畝地的藤苗呢?

不就能種上百畝了嗎。

現在挑選出來要育種的番薯,到時候也能種個四五畝。

也就是說她十月份至少需要上百畝地空出來。

而那些收獲的番薯可以等來年再育苗種春薯。

如今這剛扦插栽種的四五畝地若是伺候的好了,那到時候便能種出兩三萬斤番薯。

把這兩三萬斤的番薯全都用來育苗,來年又能種兩三百畝地。

來年最早便是種春薯,春薯要在一月份就開始育苗,四月份扦插。

也就是說來年四月份便又需要兩三百畝地。

這加起來就是三四百畝,也不算少了。

而買地自然是買的越多越劃算,她如今都有些看不起幾百畝幾百畝地買了。

要買怎么也得買個上千畝吧。

頂多在這期間,空閑的地拿來種其他生長周期短的品種。

這么算了一筆賬,她就決定要買地了。

話說有那么個縣太爺在,她們買片地大概得要大半個月吧。

到時候還要開墾,這里又要半個月。

等這地能種時,都得要九月初了,距離冬種便只盈余個把月時間,空那么點時間也不算多浪費。

如此一來,還是越早買地越好,以防萬一嘛。

那明日就讓芊月她們再去找里正買地。

不過這買了地,她好不容易攢的銀子就又要花光了。

而且再過幾天就到了給隊員們發工錢的日子了。

唉,這錢真是怎么都不經花吶。

買完地又要雇人開墾,又是一筆支出。

但又到了收獲人情的時刻。

她感覺自己真可以讓村民們一年四季都不得閑。

讓村民們時時刻刻都能掙到錢,她還不信他們不會對自己感恩戴德。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