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上佃戶多,基本上沒專業的泥瓦匠,佃戶們大家都會一些。
誰家有需要了,左鄰右里的吱一聲。
看家里的情況給點工錢,實在真的家庭困難的,管個飯也是成的。
雖然手藝只是一般,但還是過得去。
古代可沒有啥偷工減料一說。
沒一會兒,謝若敏便把大家給聚集起來了。
原先所住的小莊院圍墻并不算低。
所以,謝若寧的思路是,在這些圍墻上,安置些尖銳的大頭釘。
另外,在圍墻的三米遠處,再造一圈的新圍墻,不求樣子美觀,只求速度和扎實。
而兩層圍墻之中,又布下了些陷阱。
不求要人命,只求傷人。
倘若有碎玻璃之類的,那是最好的。
可這年頭,哪來的玻璃。
所以只是讓獵戶們布下了一些簡單的陷阱。
她原先的想法是布些倒插的大頭釘一類的。
只不過,哪里來這么多大頭釘呢?
之前插在圍墻上的大頭釘還是之前謝若寧就說過需要,然后去定來的。
雖然佃戶們不知道謝若寧干嘛要這么做。
不過他們也知道,謝若寧兩姐妹是出了名的大方。
除了給工錢之外,還包了中餐和晚餐。
特別是中餐和晚餐中都有大肥肉!!
雖然每人也就分到三塊,不過,也夠了。
他們也就過年的時候,能吃上這么肥滋滋的肉呢。
所以,大家伙干活還是挺賣力的。
晚飯后沒多久,外面的那圈圍墻便造好了。
至于兩墻中間的一些陷阱也布置了一些。
雖然不多,不過,這些陷阱本身就是為了以防萬一的。
佃戶臨走的時候還問了謝若寧明天還有啥活計要幫手的。
謝若寧想了想便向他們收購了幾車的柴火,倘若有臘雞,臘肉,醬肉啥的,她也要。
反正他們拿來了,到時候她看質量給銀子。
謝若寧也想過了,倘若沒事,那自然是最好。
到時候,那些臘雞醬肉啥的,也可以給謝若慎拿去加餐。
倘若有事,臘雞醬肉啥的,能頂一段時間的口糧呢。
至于米面啥的,她也就不多說要了。
一方面,莊子上有。
另一方面,番薯土豆啥的,也能頂一陣子。
而且,倘若她要米面,到時候,引起佃戶們的恐慌,那就不好了。
她現在這么做,也只是以防萬一罷了。
只不過,到了第二天,莊子上的佃戶們也很快就知道了。
本來京城城門關閉就是大事,再加上昨日里,莊子無緣無故意的加高了圍墻,佃戶們有些慌了。
因此紛紛來莊子這兒詢問。
誰叫昨天晚上京城著火了呢。
哪怕他們在城郊,也是能看見京城方向是一片火的海洋。
這說明,京城肯定發生大事了!!
要不然,只是一般的權貴宅子著火,不可能映著半邊天的。
謝若寧對佃戶呢,還真的是沒啥辦法。
讓佃戶們都搬進莊子來,那是不可能的。
這么多人,一天的吃喝拉撤就不是簡單的事兒。
相比較謝若寧,謝若敏和謝若曦在這方面就厲害多了。
她們二人就立馬給組織了起來。
首先是以家庭家族為單位。
她們二人的建議是最好是看哪家的房屋大些,到時候大家伙住一起,彼此也有個照應。
然后把十八到三十歲的男丁抽出來,四個時辰為一班,組成多組巡邏。
萬一真有個啥的,大家擊鑼為示。
同時,鐘姐夫,謝若慎,云二哥則是每班的班長帶領大家做些簡單的防衛武器,值勤,調班。
這事關到大家伙的身家性命,佃戶們自然是聽話了。
其中有一個佃戶出主意,在他們莊子上,之前不是建了一個學堂嘛。
那學堂當初還是謝若寧出資改建的。
那時候考慮到會不會有很多人來讀,所以,改建之后的面積也不算小。
除了課室學堂,員工學生宿舍,還有操場。
最重要的是,里面有地窯!!
以前那個學堂是別家的祠堂。
后來人家破落了,舉族搬遷。
那祠堂也漸漸荒蕪了。
也是在修整的時候,發現,哪兒居然有個地窯。
雖然不大,可是,容納幾十人還是行的。
所以,那佃戶的想法是,萬一有個啥情況的,先把孩子們塞到地窯里去。
他們反正活了大半輩子,死就死了,孩子的話,能活著幾個是幾個。
當然,這是最壞的想法。
那佃戶表示,之所以想大家伙都進去,是那個修改成學堂的圍墻夠高啊!!
所以,佃戶的思路是,會泥瓦工的,今天繼續砌圍墻,獵戶們繼續搞陷阱。
反正都是昨天干慣,干熟的活。
至于女子組分三組。
一組是幫著獵戶們布置陷阱。
平時在家里干慣家務活的,則把能吃的,能用的,還有孩子老人,全帶到學堂去。
孩子們就先去地窯吧,反正地窯也是冬暖夏涼,鋪些稻草,鋪蓋的,就直接可以休息。
倘若還有空的地兒,則給孩子們放糧食和水。
至于老人,則全部擠進之前的員工宿舍和學生宿舍。
困難時期,大家擠擠。
還有一組則給大家伙準備吃食。
謝若寧自然是表示認可。
她還表示,倘若可以,大家伙先備好些糧食。
家里能吃的,生食也好,熟的更加好,全部搬過去。
倘若有愿意冒險一下的佃戶,則可以去再遠一些的地方,收購一些糧食回來。
至少在她看來,奪嫡這事兒,應該沒這么快完結吧?
糧食這種東西,自然是準備得越充足越好。
雖然她自己莊子上還備了好些番薯和土豆的。
可是這么多人消耗起來,說真,每天的量也不少。
而且據她前世的記憶,好像有幾位皇子是挾持著病重的皇帝在皇宮。
有一位則是控制著京城的一切武裝部隊。
還有三位則是去了西山大營搬救兵來“勤王”。
至于三方是怎么博弈的,誰先輸誰先贏,又或者他們之間又干了些什么,她是真不清楚。
后來三方都筋疲力盡的時候,皇太孫才和紀一帆出現的。
在前世的時候,據說皇太孫和紀一帆一直是在北疆的。
所以得到消息,再帶著大軍趕來就是一個月之后的事了。
這一世,她不知道皇太孫會多長時間才進京。
畢竟,他和紀一帆都一直住在京城的謝府。
雖說她離京前確實有幾天不曾看見過他了。
可是,據謝若慎所說,她們出游的前一天,他還和紀一帆打過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