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是天真的,是得皇帝寵愛的,得沈家偏疼的,只有娶了她,他才能得到沈家所有的支持,才能得到皇帝的另眼相看。
所以,他理所當然去應了那句話。
可他不曾想,一個小小欺騙,竟會使得自己失去往后人生里一心想得到的人。
李彧的忽然沉寂,讓他身后的人一頭霧水。
而李懷卻明白,他這是要逼著他自己出頭了。
李懷對月感慨微嗤:“沈灼華啊沈灼華,果然有些本事,竟也攔得住激進的李彧。”
春日午后的陽光有些慵懶的俏皮,落在人身上叫人懶洋洋的。
有微風舒暢,竹影婆娑搖曳,舒展清脆的竹葉沙沙作響,竹節中隱約有泠泠水聲,帶著一股難言的醉人香味。
午后,皇帝小憩醒來,忽然精神大震,還上了早朝,夸贊了兩個皇子與朝臣的忠心。
就在大臣們以為皇帝依然康復的時候,太醫卻告訴皇后,說這不過是間歇期,若是再發作起來,怕是要更兇猛了。
皇帝自然曉得,接連宣召了幾個兒女和老臣。
果不其然,兩日后便又開始了忽起忽落的高熱。
時睡時昏間召見了皇后,交代了些后事,又把嗣天子寶交由皇后保管,如此也算是保住了皇后的安穩,不論新帝是誰,都要恭恭敬敬的奉養她,否則,便無法傳立后嗣。
二月末的那一日,又宣了灼華和徐悅進宮。
二人靠近延慶殿就有一種壓抑的感覺,四周禁軍明顯比讓日要多了許多,且都是些臉生的。
一雙雙眸子皆是深沉,有沉沉的殺氣。
便是里里外外的太監宮女也被換走了不少。
剛靠近正殿,就看到太監們的二祖宗陳吉候在殿門口。
而太醫們烏泱泱站在偏殿內,擦著冷汗說什么“回光返照”的。
夫婦兩面色凝重。
徐悅扶著妻子慢慢進了延慶殿,兩巡視了一圈,卻不見秦宵的影子。
進了暖閣,皇帝正躺在一張半躺的椅子上,身上蓋著厚厚的佛手拈春花紋的絨毯,半闔著眼。
眉心微皺,有痛苦的灰敗浮現,蒼白的面上有異樣的紅暈,呼吸短促,像一塊碧色沉沉的玉,見不到光,無有半點的光澤。
看起來狀態真的不好。
聽到腳步聲,皇帝擺了擺手,有些虛乏的微顫:“坐吧,離朕遠一些。”
短短幾個字,皇帝說的艱難,喘了好一會子才繼續道:“朕時日不多了,趁著腦子還清醒、看看你。孩子還乖么?要生了吧?”
灼華怔了一下,心頭說不出的沉重,“謝陛下關懷,一切都好,產期在四月上旬。陛下很快會好起來的。”
窗口有金色的光漏進來,落在皇帝的面上,卻怎么也掩蓋不了那枯萎的灰敗,頸間的皮膚蒼白的更似要透明起來,仿佛那光線再熱烈一些,他就要消散了。
皇帝虛弱的笑了笑,吃力道:“年紀大了,總有這么一日的。”
灼華抿了抿唇,“陛下千秋萬歲。”
皇帝的語氣遲緩,帶著恍惚的回憶,說一句頓一拍,緩緩道:“你小時候常住在宮里,就住在這延慶殿里,淘氣的跟個猴兒似的,今日爬樹掏鳥窩、明日又翻箱倒柜說要找蛐蛐。那時候江福和清霜還年輕,卻也逮不住你的上躥下跳。”
“你那些兄姐哪個敢在朕的書房里搗亂,唯有你,不把朕當皇帝,還說要帶我去蘇州看風景吃小吃。數年不見,卻是長大了,能幫著朕守住江山守住百姓了。”
“我與你父親,都為你驕傲。”
皇帝以“我”來自稱,仿佛他只是她最親近的長輩。
灼華聽著,神思朦朧間回到了過去,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了,那樣的記憶還在前世的幼年。
那時候父親在蘇州任職,離京城近,母親常帶著她回來小住,也是為了照顧初初離開世子夫婦的姜遙和姜敏。
每次她回京,皇帝就把她接進宮來,帶在延慶殿里。
那是皇子皇女都沒有的殊榮。
她比任何皇嗣都得寵,甚至,連淑妃也因她而更得后妃的奉承。
那時便有人說,誰若能娶了她,大約便是皇太子了。
那時候她大約只有五六歲吧,隔了兩世,太久遠了,真的不記得了。
對于什么太子不太子的她也不明白,只知胡鬧玩耍。
或許,前世里她的肆意乖張,驕縱飛揚,都是他寵出來的。
灼華有些懷念那樣的日子,沒有男女情意,只是無拘無束的肆意著,有那么多人的嬌寵,還有母親的溫柔擁抱,大約也是那一年,還有徐悅那枚暖玉的安撫。
多少次午夜夢回,灼華都想著,若是前世里她便認定了徐悅,后來的人生又將是如何的?
會不會因為徐悅的戰死,又讓她回到了今生?
看著皇帝消瘦的身體被擁在厚厚的探子里,似一團虛無縹緲的影子,模糊的存在著,勉力揚了抹笑來,灼華感動著這兩世里他的寵愛,“陛下還記得。”
“記得,自然記得。”皇帝的語調虛弱,卻依舊暖融的仿佛對著年幼的她,耐心又寵愛,“朕好幾回都想著,把你從沈家搶過來,做朕的女兒。可惜啊,沈禎死都不肯,都要和朕決裂,老死不相往來了。”
皇帝有些孩子氣的哼了一聲,“要不是朕讓著他,他能搶得過朕么!”
灼華有些想笑,又有些傷感,喉間梗著,有些酸痛:“陛下、陛下在灼華心里,便如父親一般。”
皇帝似乎聽得很高興,笑瞇了眼,轉過頭來看了她一眼,那一眼沉重又眷戀,似乎想從她面上看去另一個世界,半晌緩緩又轉了回去。
“今日找你們來……”揮了揮手,小太監捧了一卷明黃過來,“朕活著一日便護你一日。往后這京里怕是要變天了。恒川府是朕留給你的退路,若是有人要動你,拿了這遺詔出來,去那里。”
“恒川對著南越大秦,傅潛到底是老了,由徐悅鎮守,也是一重保障。我與你父親年少時去過那里,是個好地方,好好過日子。”
灼華捧著那祥云瑞鶴的明黃綾錦,玉軸清涼的貼在掌心,一時間竟是一股滾燙的暖意。
眼中有朦朧之意,這樣無條件的寵愛,除了父母血親,也便是他了。
“陛下……”
皇帝累極了,笑了笑,沒再說話,不過幾息的功夫便沉沉的睡過去了。
出了正殿,灼華招了個臉熟的小太監來問話,“秦公公怎不在陛下身邊伺候著?”
小太監躬身垂首,回道:“陛下放心不下江公公,讓秦公公去瞧一瞧。”
出宮了?
江公公倒了,卻留了秦宵在皇帝身邊,如今又讓秦宵有機會出宮去,李懷到底想做什么?
灼華心里有不好的預感,可有想不出什么頭緒來。
出了宮,她讓窮已去查探秦宵的去向。
窮已回來卻說秦宵在皇莊附近失去了蹤影。
徐悅卻不叫她多想,拉著她坐下,手指上力道適中的替她暗中頭部的穴位,替她舒緩緊繃著的神經。
他溫柔道:“朝中保持中立的閣老大臣大有人在,他們也不會讓任何人有機會矯詔自立的。咱們手里還有三千營和巡防營,宮里還有皇后,布置妥當定是能平安渡過此劫的。莫要想太多,小心傷了身子。”
“你只安安心心養胎就是。”
在朝堂沉浮的哪個不是成了精的狐貍,那些個閣老、三公的個個都精明有算計。
李勉鬧了一出,必然是會引起他們警覺的。
只是如今最大的變數反倒成了李彧,他不會真的不動,大抵是想著借力打力,利用他們來對付李懷,只是如此便也罷了。
若是李懷還有后招等著他,怕是徐悅他們的計劃都要被李彧給打亂了。
灼華道:“那些老臣也坐不住了?”
徐悅眸色幽深而鎮定,緩緩道:“事關身家性命、家族興衰。都提著心眼兒盯著宮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