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挖寶114 《換鵝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全球挖寶 >>全球挖寶最新章節列表 >> 114 《換鵝帖》

114 《換鵝帖》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16日  作者:冰零零零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冰零零零 | 全球挖寶 


冰零零零:

結果他們清點157件。

論清官窯數量,除了故宮博物院,和臺/1北故宮博物院,大吉利博物博物,這里能排第四,建一個清官窯展覽館,措措有余了。

到了中午了。

朱晨陽說道,“各位,現在中午了。我準備了一桌便飯,大家先吃飯,吃完飯后再來鑒賞吧。”

朱晨陽剛才吩咐吳阿姨做了一桌飯菜。

大家在朱晨陽家里吃了一頓便飯。

有幾人有睡午覺的習慣。

安排了客房讓客人休息。

下午1點半。

再次走進了收藏室。

宋五大名窯,哥,定,官,鈞,汝,哥窯2件,定窯3件,官窯1件,鈞窯2件,讓他們大飽眼福。遺憾的是,無一件汝窯,縱使家財萬貫,不如汝窯一片的汝窯。

斗彩雞缸杯的露面讓他們欣賞了10分鐘,雞缸杯確實太漂亮了。雞缸杯上畫著公雞、母雞率領著小雞在花叢中覓食,母雞低頭啄蟲、小雞展翅雀躍,即使在細小如斯的畫面中,依然令人感受到溫馨靜雅的情境。

這么小的一杯子,2014年,拍出了281億港元的天價。刷新了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民間唯有的兩件。

劉1000的那只,這里的一只。

到了下午4點鐘。

他們是不僅大飽眼福,文物之多,之豐富也是讓他們大為嘆止。

再次打開一個箱子,一個盒子,打開盒子,盒子里面是一大疊手稿和素描。

一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戴著手套拿出這疊稿紙,放在桌子上,大家看了一下,最上面一張一個雞蛋,素描,第二張又是一個素描蛋,第三張還是一個素描蛋,第四張,。

每一張稿紙都有一個潦草的簽名,

兩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其中一個專精書畫項,在中國的書畫項鑒定領域頂級的專家,對西方繪畫有些涉獵,這名研究員對朱晨陽說道,“達芬奇。”

朱晨陽說道,“是。”

這名研究員說道,“那就不得了。”達芬奇是文藝復興三杰,在西方藝術史上的地位是無以復加的,稱“圣”級的人物,他的畫作巜蒙娜麗莎的微笑》,巜最后的晚餐》,《巖間圣母等。

這名研究員說道,“這一疊手稿和素描有多少張。”

朱晨陽說道,“143張。其中手稿78張,素描65張。”

達芬奇號稱被繪畫耽誤的科學家,他在很多領域都有研究,所謂技多不壓身,手稿就是他的“研究成果”,研究教堂的建筑手稿,

研究杠桿和齒輪的手稿,研究精卵子及受孕過程的手稿,研究心臟的手稿,直升機的手稿,飛機的手稿,他還繪制了一艘飛船的手稿,(你沒看錯),研究水,他有一份手稿針對“水”的探究尤其深入,一共描述了57項水流和不同水深的觀察。

素描就是繪畫素描。

全世界,誰在收藏達芬奇的作品呢,

1,盧浮宮博物館,《蒙娜麗莎》《巖間圣母》《未知女子肖像》(又名《費隆妮葉夫人》)《圣母子與圣安妮》《施洗者圣約翰》

盧浮宮博物館收藏了最多的達·芬奇。

2,烏菲齊美術館(意大利佛羅倫薩)

《三博士來朝》(未完成)《受胎告知》(又名《圣母領報》)《基督受禮》(濕壁畫)

烏菲齊美術館幾乎稱得上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文藝復興時期繪畫收藏品,達·芬奇的作品自然不會缺席。

3,圣瑪利亞修道院(意大利米蘭)

《最后的晚餐》(濕壁畫),

4,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俄羅斯圣彼得堡)

《柏諾瓦的圣母》(又名《持花的圣母》)《哺乳圣母》(又名《圣母麗達》)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與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巴黎的盧浮宮、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并稱為“世界五大博物館”。

5,恰爾托雷斯基博物館(波蘭克拉科夫)

《抱貂女郎》(又名《抱銀鼠的女子》)

6,安布洛其亞圖書館與畫廊(意大利米蘭)

《音樂家肖像》(未完成),

以及老繪畫陳列館(德國慕尼黑)

《持康乃馨的圣母》,美國國家美術館(美國華盛頓)

《吉內薇拉·班琪》。

那么,達芬奇的手稿和素描,誰收藏的最多呢。

倫敦白金漢宮女王畫廊展出達·芬奇超過200幅素描與手稿。

第二在這里。

143幅手稿和素描。

在遙遠的東方建一座達芬奇作品展館都措措有余了。

時間到晚上6點了。

直接放在地毯上的6塊石板。

大家蹲下身去看,一個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說道,“這是,。”然后看向朱晨陽。

朱晨陽說道,“對。”

絲。兩名研究員和市文物局局長倒吸了一口涼氣,徐立明和文化局局長,王秘書并不知道這6塊石碑是什么。沒什么反應,文化局局長開口說道,“這六塊石碑是什么。”

市文物局局長說道,“這樣說吧,大概清明上河圖一級別的。”

絲,這時輪到徐立明,王秘書,和市文化局局長倒吸一口涼氣。清明上河圖,誰不知道。

王秘書說道,“劉局長,你給我們講講這6塊石碑是什么。”

劉局長說道,“我首說一下王羲之小楷黃庭經這幅字貼,原本為黃素絹本,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郎之意態。

關于黃庭經,有一段傳說:山陰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書法,因知其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了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為寫經的報酬。王羲之見鵝欣然為道士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原文載于南朝《論書表》,

因此,《黃庭經》又俗稱《換鵝帖》,(好像初中課本有這個故事)

巜蘭亭集序》千古流傳,千古第一行書,王羲之小楷黃庭經,千古第一小楷,是歷史上所有小楷書法者的宗法之源,雖然,小楷黃庭經名氣沒有《蘭亭集序》大,但也是王羲之的代表作,“鐵粉”唐太宗得巜黃庭經》真跡,愛不釋手,然后,命碑刻高手刻碑,碑成后,從上拓的拓本,現存世1,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能存一,也是真的不容易,至于碑早就失佚了。現在在這。

從書法的角度,再好的拓本不如碑刻,再好的碑刻不如真跡,這6塊碑是最接近真跡的碑刻,。

文物還沒看完,己經7點鐘半,大家精力己經不支了。精力疲乏了。特別是兩位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60多了,己經算老人,精力更是不支了。

朱晨陽說道,“各位精神非常疲倦了,參觀就到這里了。”

等會還有一章。

書友們,看得還可以,收藏個。蟹蟹。


上一章  |  全球挖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