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挖寶111 王羲之小楷黃庭經唐太宗碑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全球挖寶 >>全球挖寶最新章節列表 >> 111 王羲之小楷黃庭經唐太宗碑刻

111 王羲之小楷黃庭經唐太宗碑刻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16日  作者:冰零零零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冰零零零 | 全球挖寶 


冰零零零:

這件是成化斗彩雞缸杯。

雞缸杯,名字如雷貫耳!

馬都都在《國寶100》講道,

根據現有的資料統計,全世界有案可查基本完整的雞缸杯,加起來一共有十七只,比大名鼎鼎的汝窯還少。其中大頭兒在臺/1北故宮博物院,有十只,不用問,肯定是國寶南遷時帶過去的,另外七只,館藏占三只: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只,英國大維德基金會一只、瑞士日內瓦鮑氏東方藝術館一只;

剩下的四只,先后被大名鼎鼎的蘇富比公司拍賣。這四只都跟仇炎有關系,一生收藏有兩對共四只雞缸杯。其中一只在仇炎生前賣給了英國藏家,其中一只在1999年賣了2917萬港幣,后來到了2014年,又賣了2.8億港幣,(劉1000的一只),

另一對,仇炎之沒舍得賣。在他過世后,拍賣他的遺產,1980年賣了一只,1981年又賣了一只。

而大陸的公立博物館一只都沒有,故宮博物院也沒有。以前我們認為故宮博物院有兩只,但2016年,經專家重新鑒定,認為這兩只雞缸杯是康熙時期仿的,并非成化時期的作品。

瑞士日內瓦鮑氏東方藝術館,是歐洲名列前茅的私人博物館,

也收藏有一件成化斗彩雞缸杯。鮑爾大約在1907年就開始了他的收藏,因為他在歐洲做生意發了大財,最后定居于妻子的家鄉日內瓦。他前后花了45年的時間,收藏了近萬件東方藝術品,其中就有一件雞缸杯。

日/1本博物館對中國的陶瓷名品情有獨鐘,在全世界范圍公私藏品都不惜重金搜集。如果沒有,就以借展的方式讓國民享受。鮑爾博物館的這件雞缸杯,在1995年借給日/1本展出。結果沒想到,這一年的1月17日早晨,日/1本關西地區發生了里氏7.3級的大地震!

其實日/1本的防震措施和防震展柜都特別好,但架不住鮑爾收藏的雞缸杯恰好在震中地區,此次強震使之破損嚴重。保險公司為此賠付了巨額保險金,據說當年相關的負責人還因此自殺。現在這只雞缸杯還在瑞士鮑爾博物館里展出,只不過已經是修復件了。

這里又出了一件。給了朱晨陽一個巨大的驚喜。

蓋上匣子,將匣子放在一邊。

又拆開了一個防水油布包。一個木盒子,打開木盒子,里面填充棉花,是一件精美的瓷器。朱晨陽小心地捧起瓷器,看了一下,底足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繪桃樹一株,樹干茁壯,枝上結蟠桃9個,粉彩,清乾隆粉彩九桃瓶。官窯,出自清宮或圓明園,大概率是1860年英法聯軍搶掠圓明園。或者,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的時候流失到英國,然后,收藏在大吉利博物館。然后,就是海獅行動,趕緊裝箱運到安全的合眾國去。

迪文卡爾號被一發魚雷擊沉了,直到現在,出水。

又拆開了一個防水油布包裹,一個木盒,打開木盒,填充棉花,是一件陶罐。

魚紋。

年代大約新石器時代,某個文化的杰作。

所謂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等。

文化再進一步就誕生文明。

燒陶,一開始燒的素陶,生活器具,然后,陶器上慢慢出現紋飾。

朱晨陽在婆羅洲雨林也燒過一件魚紋闊口罐。

一邊清點文物。

游艇在海面上航行。

晚上的時候,朱晨陽清點到一個不得了的東西。

一個木箱,木箱高約80厘米,長12米左右,寬05米左右。很重。朱晨陽橇開木箱。

層層防水油布包裹。

提拉起防水油布,朱晨陽用匕首割開,是石碑。

這個木箱里一共6塊石碑。

朱晨陽看了一下。

王羲之行書黃庭經唐太宗碑刻。信不信,這6塊石碑你出十幾億都有人購買。它甚至超過了清明上河圖,一級別。

首先,來說一下王羲之書法。

王羲之自不用說。稱圣的人物,書圣,巜蘭亭集序》名傳千古。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它的真跡有沒有,

直接跟你說,沒有。

桓玄的一投,

歷史上第一次集中銷毀王字,就是恒玄的一投,當時桓溫之子桓玄操縱朝政,此人極其猥瑣,篡權做了幾天皇帝,即狼狽下臺,倉皇逃命之際,把攜帶的二王書法都投進長江。背后的陰暗心理是:我得不到的你們也別想得到。

梁元帝的一燒,

唐太宗的一句遺囑,太喜愛王字,用王字陪葬,包括巜蘭亭集序》真跡,五代的溫韜盜開昭陵后,列出的盜寶名單上根本沒有《蘭亭序》。到底是《蘭亭序》藏得太隱蔽,溫韜沒發現,還是高宗根本沒有按照太宗的意思做,我們已不得而知,《蘭亭序》的失蹤之謎也成了書法史上最大的懸案。

然后,靖康之難,北宋亡國,徽宗、欽宗被金兵擄走,皇宮中所藏的王羲之真跡也下落不明,從此以后,王字真跡再也找不到了……。

現在傳世的王義之書法是怎么回事呢。

拓本。和摹本。

什么叫拓本。

即用紙緊覆在碑碣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紋上,用墨或其他顏色打出其文字、圖形來的印刷品。

傳世的《十七貼》,宋拓本,原碑失佚。孤本,

《定武蘭亭序》,唐太宗喜晉王羲之父子書法,得《蘭亭序》真跡,命人臨拓,刻于學士院。從這塊碑上拓下來的字貼,就叫做《定武蘭亭序》,臺/1北故宮博物院藏。不用說,肯定是國寶南遷時帶過去的。

三希堂巜快雪時晴帖》,臺/1北故宮博物院,拓本。孤本,原碑失佚。

拓本來源于碑。

從書法常識上講,再好的拓片,也不如原碑;再好的碑刻,也不如真跡。

這6塊王羲之行書黃庭經唐文宗碑刻,朱晨陽也在網上查了一下來歷。

來源于唐太宗。

前面說到了粱元帝的一燒,粱元帝是王羲之的“粉絲,”那么唐太宗是“鐵粉”,唐太宗做了一件事,


上一章  |  全球挖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