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從鐵鍋燉自己開始六百零四 音樂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巨星從鐵鍋燉自己開始 >>巨星從鐵鍋燉自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六百零四 音樂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求訂閱~)

六百零四 音樂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1年09月02日  作者:武劍仙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武劍仙 | 巨星從鐵鍋燉自己開始 
六百零四音樂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求訂閱)

在樂團人員們放假的這幾天中,李文音的假期卻有些短。

第二天的下午,李文音便隨著接待代表們,招待外國嘉賓參加交流展示廳。

展示廳中陳列著各類華國傳統樂器藏品,或是一些最新的音樂相關設備。

對于一名音樂家來說,這樣的交流,可以說是一種享受了。

見識那些平日里很難見到的其他民族稀有特色樂器,聆聽這些完全不同的音色。

雖然很多編曲軟件的色彩庫中也會有這些樂器的音色,但電子質感的音色和這種彈奏而出的音色很顯然是完全不一樣的。

就仿佛是武林高手拳風劃過,一道金龍之影劈山裂地。

在視頻里看固然也震撼,但肯定沒有真實沉浸感更刺激。

隨著李文音介紹著這些千奇百怪的樂器,這些音樂家中時不時的傳來輕呼。

很多樂器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聽上去的音色也與自己印象里的近親樂器相距甚遠,但能看到相似之處。

奇妙!

但最讓很多音樂家感覺刷新了三觀的事情并非是這些樂器,而是李文音......

一邊介紹著,一邊還可以順手拿起樂器給大家秀一段?

雖然不至于樣樣精通到極其高深的水平,但也依舊能看得出是下過一番功夫的!!

當然,仔細想了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除去豎琴家族外,大多數的弦樂器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相同點。

“左手相通”!!

換言之,無論是拉弦樂器,亦或是彈撥樂器。

左手,都是按弦的那只手。

而如果你學了彈撥樂器,那么右手彈奏的指法在涉及到其他彈撥樂器的時候也會有很大的同類幫助。

拉弦亦是如此。

無論是舉著拉還是放下來拉。

更無論西洋或是傳統。

就像是會拉二胡的,第一次拉大提琴雖然因為持弓,按弦的不同手忙腳亂,拉出噪音,但只需要短暫的入門,就可以運用以往拉二胡的經驗,舉一反三的用在大提琴上,進步飛快。

或是拉小提琴的,再去拉二胡,雖然姿勢不同,但原理相似。

琵琶,吉他。

無論樂器再怪異,只要跟自己所擅長的樂器算是“同類”,那么上手都會非常快的。

“果然啊,這個世界真的很大。”

不少音樂家們唏噓起來。

說實話,側重的領域不同,并沒有哪一個音樂家能夠完全了解這廣闊世界的所有知識。

平時不注意的領域,原來也有這么多美妙的聲音。

“人類的智慧,或許是殊途同歸吧!!”

“當然了!”

李文音看了看這位感慨的音樂家。

西班牙的著名指揮卡爾隆德先生。

“音樂,其實本質就是數學,而我們人類對于音樂的追求與享受,其實就是對美的享受。”

李文音的話,讓不少人感覺非常有道理的點了點頭。

無論是文化,科技。

發展的趨勢,其實就是“美”!

哪怕就是最為冰冷的兵器,殺傷力越大,越精致,也越具有美感。

總觀冷兵器的發展歷史,槍械的發展歷史,科技產物的發展歷史。

無不是向著“美”所發展的。

甚至局座也曾說過,顏值越高的武器,殺傷力肯定高!

這樣的道理非常簡單。

因為帶來這些美感的,是數學。

音樂,也是一樣的。

和諧,即是數學。

這是源自于數學之美。

人們看到的顏色,是不同頻率的光奏響的交響曲。

看到的線條,是幾何在大自然的作畫。

聽到悅耳的聲音,是震動醞釀的斑斕舞姿。

藝術即是人文與美。

“所以,我一向覺得,很多不同地方的樂器,原理卻出奇的相似,而音律上雖然截然不同,但表現出來的曲子卻是可以共通。”

李文音笑了笑,開口說到。

“就是因為音樂家,其實就是用數學來表達美的工程師。”

用數學來表達美的工程師!

這句話一出,不少音樂家們都感覺似乎背上了一層“責任感”!

作為人類探索音樂之美的先驅者們,該如何探索未來音樂的發展道路,是每一個頂尖音樂家身上的擔子。

藝術之美,可以促進文化的進步,而文化的進步,可以促進道德的進步。

這是人類的精神進化趨勢。

“當真是受益匪淺。”

卡爾隆德忍不住嘆了一聲。

李文音如此年輕,便已經擁有了如此的格局,怎不讓人感到敬佩?

不過,縱觀整個音樂歷史。

偉大的音樂家,似乎就是從年紀輕輕的時候,便達到了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推進了人類美學,留下輝煌的一筆。

似乎,自己想的還是保守了。

自己不僅僅是在見證一個天才的誕生,更是在仰視一代傳奇的璀璨!

在人群之中,布里克的神色非常的復雜。

昨天晚上撰寫稿件的時候,看著自己之前寫好的那些批評言論,真的感覺自己都有些看不下去。

太侮辱智商了!!!

在音樂學術圈中,你完全可以持有不同的意見,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爭執也是常有的。

但與娛樂圈不同的是,音樂學術圈注重一個“你首先得先尊重一下起碼的B數”。

說可以,但要說到點子上。

而且,拿出相反觀點的時候,也要拋出自己的論據,而并非是無端生硬的職責。

拜托!!

大家都是專業的!!

就別搞那種“我覺得”“我以為”的東西了吧!!

布里克也是如此。

起碼......自己這一關是過不了。

真想要找點事兒,起碼得再給李文音這次的所有演出看完,然后細致分析完所有的創作手法后才能進行。

這樣的工作量,自己沒辦法勝任啊!!

“各位!交流也差不多即將結束,廚師已經在準備宴會,各位可以回酒店休息休息了!”

李文音拍了拍手,笑著對這些音樂家們說道。

“感謝各位!”

音樂家們鼓起掌來,回禮李文音。

說實話,這一次真的可以說是不虛此行。

華國悠久的音樂文化,哪怕在浪潮之中消失了許多,但也能輕易的讓很少研究華國音樂的音樂家們高呼精彩。

音樂家們陸陸續續的回到酒店。

而卡爾隆德卻留了下來。

“李先生,再一次自我介紹一下,西班牙指揮家卡爾隆德!”

“您好!”

李文音禮貌的與卡爾隆德握了握手。

“想必川音的李教授早已向您介紹過我了。”

聽聞卡爾隆德的話,李文音點了點頭。

川音的李教授與自己的師傅溫教授私交甚好,早在很久之前,就跟自己提起過眼前的卡爾隆德。

卡爾隆德是一名職業的指揮家。

指揮家很多都會兼顧作曲。

而卡爾隆德研究的方向,其實就是民間音樂與古典音樂的融合。

所以,卡爾隆德走南闖北,直到來到了川渝這里,便再也走不出去了。

......涼粉太好吃了!!

理所當然的,在這里,也認識了川音的許多教授,其中,卡爾隆德與李教授的私交甚好。

“我想請問,您是怎么看待民間音樂藝術的?”

卡爾隆德似乎有些......煩惱!

這么多年來,卡爾隆德一直試圖將各個風格種類,充滿別具一格民族特色的各式民間音樂融入到古典樂的殿堂中,但卻始終不得要領。

“我一直想在交響樂的大舞臺上去展現民間音樂與風情,但總是感覺哪里不對。”

卡爾隆德說道。

“有時候,一旦注重了交響化,那么在民間元素表達上就會弱下不少,而如果側重表達民間的一些元素,反而在交響化上無法做到極致。”

這個問題,其實存在與很多地方!

其實,很多很多著名的音樂大師,都始終向著這個方向努力。

融入很多民間元素的交響曲也比比皆是。

可是,最大的問題,正是卡爾隆德所言。

兩者必須二選一。

側重表達一點,另一點就難保有些缺失。

到了這個層次,在意的就絕對不是所謂生硬的融合!

更在意的是曲子之中的“靈”與“意”!

這并非是簡單的音階符號所能徹底決定的。

“為什么一定要做到極致呢?”

李文音笑著回答了卡爾隆德,而這些話,卻仿佛一道雷,讓卡爾隆德感覺自己似乎隱約間明白了點什么。

“卡爾隆德先生,既然您研究的是民間音樂,那么也一定研究過川渝的山歌吧!”

“華國人都講巴山楚水,巴蜀人杰地靈,音樂文化中脫離不了一個山!”

李文音笑著說到。

“無論是巴蜀的童謠,民歌,舞蹈,川劇,乃至曲藝,樂器,這些發展,在咱們音樂人看來,似乎就是基于這個地方土生土長發展而來的音樂,但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為什么會發展成這樣?”

“或者說,民間音樂,為什么會發展成百花齊放,各不相同的樣子呢?”

“這!!”

卡爾隆德只感覺腦中道道靈光閃過!!

在李文音的提醒下,換了一個角度去看后,卡爾隆德驀然發現,自己不僅鉆了牛角尖,還被自己的專業局限住了目光!!

為什么民間音樂會發展出不同的風格與習慣呢?

換了視角的卡爾隆德輕易的就發現了問題。

“你是說,生活?!”

“對!!”

李文音點了點頭。

“這些民間的音樂發展,離不開特色的生活,一山一水,孕育出來的音樂也會截然不同,這些音樂代表的就是當地人的精氣神,以及生活面貌!”

怪不得自己總覺得根本無法創作!

卡爾隆德悟了呀!

自己從學術上出發進行溯源,卻忽略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

你要體會民間音樂,不如先去體會一下,誕生了這些音樂的民間生活!!

就好像是約德爾調這種奇奇怪怪的唱法。

不正是在阿爾卑斯山脈中呼喚家人,放羊中,慢慢演變過來的嗎?!

而且,卡爾隆德發覺,自己犯了一個最蠢的,也是最大的錯誤!!

.......研究方向整個錯了啊!!

一開始,卡爾隆德來到川蜀之地后,便迷上了這里。

所以,便開始研究起了川蜀音樂。

川渝,又名巴蜀。

但實際上,巴與蜀,是兩個地方。

古人之所以喜歡將“巴山楚水”放在一起講,其實正是因為巴與楚關系極近,并有長期通婚,而巴蜀之間卻連年交戰。

但因后來,巴蜀兩地的人,文化面貌相同之處太多,所以巴蜀便合二為一。

卡爾隆德的研究真的太細了。

甚至于連巴蜀之間不同的音樂文化根源都研究的透徹無比,但也正成了掣肘。

巴文化分部在川東,湘西,鄂西,黔東南,陜南。

而蜀文化就在川渝省境內。

蜀文化的樂器,一種獨特的編鐘,甬鐘帶頭,率領著編磐,傅,怔,建鼓,笙!

這是川蜀之地最早的貴族音樂。

而果然,卡爾隆德研究的正是這個方向。

只不過.......卡爾隆德研究串了!!

想著研究民間音樂,側重點卻錯了!

畢竟是外國人,在這個方面上混淆一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李文音不知道啊。

只聽李文音繼續說道。

“四川的民間音樂非常有特色,甚至與當地人的性格,生活方式,地理原因,乃至于飲食都有很大的相關。”

“飲食?”

卡爾隆德開始有些懵了。

我跟你請教音樂上的事情,跟飲食有啥關系啊。

“你看,川菜的特點是什么?”

“......辣!”

“可是.......”

卡爾隆德猶豫了一下。

“我研究過,辣椒在川渝的歷史只有四百多年.......但我研究川渝音樂的這個跨度,肯定不止四百年的啊.......”

“軸呢?!”

李文音翻了個白眼。

“川菜靈魂不是辣椒啊,是花椒!!”

“早在戰國時期,川蜀地帶的人就已經喜食花椒了!”

“再往后,茱萸,三國時期出現的芥末!”

“之所以后面四百多年辣椒成為了最風靡的食物,其實是因為明代往后的川渝人發現,辣椒種的多,便宜!”

“原來如此!!”

卡爾隆德恍然大悟,但旋即滿臉黑線的看向李文音。

“但這和我音樂有啥關系?”

你是不是故意轉移話題呢?!

我在跟你講音樂呢!!

你怎么突然就聊起了吃辣?


上一章  |  巨星從鐵鍋燉自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