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前的觀眾們,從夏杰開始燒制胚瓶開始,也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上次的轉心瓶,我沒有認真看,導致錯過了一個國寶級別文物的誕生。這一次的‘瓷母’,我可不能夠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反正看了你也學不會,這么認真看干嘛啊。咱們外行看熱鬧就行,在手藝杰的直播間里,要是身上沒點兒本事的話,誰又敢自稱是內行呢?”
“你這話說的,咱們是來杰哥直播間學習,欣賞藝術的,按照你的理論,是不是做不了的事情,咱們就不用學了呀?”
“行了行了,咱們能夠一起見證華夏巔峰瓷瓶藝術的誕生,是一種緣分,要是兩位再吵下去,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了。”
有比較明事理的觀眾站了出來。
被這位觀眾一說,彈幕里的爭論也隨著雙方互相道歉結束了。
在直播間里的觀眾正在辯論的過程之中,夏杰已經將瓷瓶的第一部分做好了。
“咱們還是按照三個部分的規格來燒制瓷瓶:瓶頸、瓶身和底座,中間制作一些能夠貼合的痕跡,到時候將其鑲嵌起來即可。”
“要是對于瓷瓶的拼接不太了解的觀眾們,可以再回去看一看之前轉心瓶的制作視頻,里邊對于拼接瓷瓶講述十分詳細,我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夏杰對著屏幕前的觀眾說道:“我之前說過,拼接的時候千萬不要讓人看出痕跡來,否則會很大程度的影響美觀性。”
“因此咱們要做出‘套瓶’的感覺,就要保證在瓷瓶的拼接處,下方的部分一定要大于上方的部分,才能夠讓瓷瓶完美的拼接起來,且不留痕跡。”
“但是,雖然要大一些,但是萬萬不可以做的過大,否則瓷瓶看起來很不圓融,也顯得有些失敗。”
一邊說著,夏杰一邊在制作著第二部分的瓷瓶,臉上浮現出十分認真的神色。
見到夏杰如此之認真,屏幕前的觀眾們此刻連大氣都不敢喘,也被帶入了此刻緊張的氣氛之中。
之前見到過夏杰制作轉心瓶的觀眾們,對于拼接瓷瓶自然有點兒印象。
這并不像是樂高積木那樣,只要摁進去就能夠拼的上,瓷器很脆,稍稍受力就有可能導致磨損甚至毀壞,因此一點兒蠻力都不能用。
要想完成別人看不出來的拼接,只能夠使用華夏的工巧技術。
恰好,夏杰在工巧方面,雖然沒有專門的學習過,但是在夏長江身邊的耳濡目染,加上自己后天對于傳統工藝的“惡補”,此刻也算是工巧方面的熟練工。
很快,第二個部分也已經完成了。
將兩塊灰白色的胚瓶小心翼翼地拼接在了一起,伴隨著“喀嚓”的一聲輕微響動,夏杰知道自己已經成功了三分之二。
“運氣不錯,又是一次成功。”
夏杰微笑著對屏幕前的觀眾們說道:“現在,讓我們開始第三部分——底座的燒制。”
屏幕前的觀眾們,對于此刻夏杰的成功,也是紛紛開始表態。
“杰哥,你這個‘又’字用得好啊,上一次同樣是說轉心瓶十分難做,可是到了拼接的時候,你也還是一次成功了。”
“各位,夏老師的凡爾賽,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好起來了好起來了,我覺得瓷瓶就應該是這么做的,畢竟是手藝杰在操作,要是這個世界上真的還有他做不出來的瓷瓶,我都懷疑這個世界是假的了。”
“要知道,每一次手藝杰開始打瓷器副本的時候,從來就沒有任何的失誤,而且明明是第一次刷的副本,人家都是保證通關就好,他倒好,直接開始表演如何用最快的速度通關了。”
“手藝杰就是華夏手藝人之中BUG一般的存在,我想這個BUG這幾十年來,應該是沒有人能夠修復得了的。”
在觀眾們還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之時,夏杰已經將第三部分——底座也給做了出來。
“底座通常是質量要求最高的部分,畢竟只要大家的瓷器都是正常擺放的話,那么瓷器的底部,就一定會是受力最大的,所以質量的要求會更高。”
“咱們這個底部在燒制的時候,我用了更加合適的材料,再搭配上適宜的溫度制成的,我想只要不被刻意摔破,拼接前邊的部分以及承受壓力,應該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對于自己燒制出來的作品,夏杰還是十分滿意的。
而在用前兩個部分和瓷瓶的底座鏈接的時候,底座也十分完美的出現在了瓷瓶之上。
看到夏杰如同水到渠成一般的成功,大家對于此刻視頻當中的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產生了一些輕視心理。
“我感覺雖然說起來挺玄乎的,但是怎么手藝杰一做就成呢?”
“人啊,總是這樣,看著別人能夠輕輕松松地完成,就以為自己行了。結果到了最后,又是腦子表示已經看懂了,可雙手卻總是表達出做不到的。”
“哈哈,反正咱們就是來看熱鬧的,見到手藝杰一次成功,還挺開心的。”
“杰哥,你放心,等到你上完了釉和彩,打賞絕對不會少,我說的!”
“這位朋友夠豪氣啊,這樣吧,到時候你刷多少,我跟多少。”
“手藝杰隨隨便便就能夠做出來的東西,清乾隆時期咋傳的這么神呢?”
“這玩意兒我好像見到過,就在京城文化博物館里邊見到的!”
“嘿,京城文化博物館里邊,不都是杰哥的草稿么。”
夏杰自然也是注意到了此刻彈幕的動向,連忙出言解釋道:“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并沒有大家想象當中的那么簡單。”
“雖然我現在已經做好了胚瓶,而且在一般的瓷瓶制作之中,做好了胚瓶就等于是做好了三分之二,可是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卻不是。”
“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的難點和華麗的地方,我之前也已經和大家說過,是在于它身上的釉和彩,如此之多的釉和彩,每制作幾個,都要回一次爐子燒灼,光是燒灼的次數,就已經遠遠超過其他的瓷器了。”
夏杰的話,讓屏幕前的觀眾也算是明白了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的不簡單之處。
“在胚瓶制作完成之后,咱們開始朝著胚瓶上邊做釉下青花彩繪,做好了之后,才能夠上釉。”
說完,夏杰拿出設計稿,開始給屏幕前的觀眾講解起需要釉下彩的部分。
“大家可以通過設計圖看到,咱們設計的整個瓷瓶,有著十七種的工藝,咱們在燒制的時候,原則是從先燒高溫后燒到低溫,這樣后燒的低溫不會影響前面的高溫釉色。”
“這里我做了個小小的設計:雖然這十七種工藝之中,有十種都需要用高溫燒制釉下彩,但是有些僅僅只是形態和顏色不一樣,但是燒制的方法是一樣的,算是小小的簡化了一下吧。”夏杰對著屏幕前的觀眾們微笑道。
聽到夏杰說了“小小簡化了流程”之后,屏幕前的觀眾們本以為做起來會更加簡單一些時,夏杰接下來的話,卻又讓直播間的氣氛再一次緊張了起來。
“這些高溫要燒到1250攝氏度到1280攝氏度之間,并且要一次燒成,我沒有說錯,必須要一次燒成,否則將會極大影響到釉下彩的顏色。小小的簡化一下,也是為了能夠保證將釉下彩一次燒成。”
夏杰剛說完,直播間里的觀眾們立刻有了極大的反應。
“十種顏色,一次性燒制完成,這根本就不可能吧?”
“是啊,瓷瓶本身就是一個立體的東西,又不是平面,哪能夠保證十種顏色都能夠同時燒制到呢。”
“我現在算是明白了,為什么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能夠被送進京城文化博物館之中,而且還作為國寶級別的文物,一直流傳到現在了。”
“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的地位,也正是因為這樣復雜的上釉過程和燒制過程,才一直沒有被人動搖過吧。”
“嘖嘖,一次燒成,要是燒不成功的話,就等于是瓷瓶廢掉了……真刺激啊!”
“感覺像是在玩生死輪盤似的,要是正好轉到了有子彈的時候,那就是一個‘死’字啊。”
“感覺一下子就來到了熱血漫畫最激動人心的劇情之中,接下里等待著我們的,究竟是什么樣的結果呢?”
“所以,‘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的燒制,除了考驗手藝人的控溫能力,更是考驗咱們今天的運氣,要是運氣不好的話,即使溫度控制的再好,也難以將釉下彩的色彩完美的還原出來。”
“換句話說,如果運氣不好,就會得到一個失敗的作品。”
雖然嘴上說的十分嚴肅,可夏杰的動作依舊沒有慢下哪怕絲毫。
按照之前做好的設計圖,夏杰開始著手雕琢瓷瓶需要高溫釉下彩的部分。
雖說屏幕前的觀眾們已經在設計稿上看到了這一件作品將會出現的元素,可當夏杰真的著手雕刻,并將這些元素一一呈現在鏡頭面前的時候,大家還是免不了發出陣陣驚嘆。
祥云、麒麟、壽桃、龍鳳等等,一個接著一個代表華夏的元素,在夏杰的手下呈現出來。
“我算是知道了,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瓷母’,除了多種多樣的釉和彩之外,還有著多種多樣的華夏元素,就像是一個孕育著孩子的母親似的。”
“果然,能夠流傳下來的經典作品,都是有其存在的價值的。”
“如此之多的元素,難怪當時的皇帝如此重視‘瓷母’,要是我的話,肯定天天抱著這個寶貝睡覺了。”
在直播間觀眾們閑談的時候,夏杰已經完成了釉下彩的雕刻。
“雕刻的時候,把花留下,把底剔除,這樣子能夠減少瓷瓶的破損率。要是反過來使用貼花手法的話,反而會讓瓷瓶更加容易破損。”
夏杰說完,開始朝著雕刻好的地方上釉。
只見他手中的毛筆好似通靈了一般,在瓷瓶上肆意游走著,絲毫沒有一點兒僵硬和緩慢,仿佛龍入汪洋大海一般。
“咱們要分清楚高溫釉的地方,也就是設計圖上的這些部分。”
畫了片刻,夏杰拿起設計圖,給屏幕前的觀眾們指明需要高溫燒制的地方,接著說道:“這些釉都要經過高溫的氧化還原,上之前的顏色和燒完的顏色會大不相同。”
“因為咱們需要上釉的地方太多了,不能夠再像是之前一樣大面積的上釉,而是只能耐心地一點一點用手上釉。”
“如果是一點一點上釉的話,可以更好的控制上釉的厚度。每種釉的上的多少,上的薄厚并不相同,但這些需要高溫燒制的釉,大多數要上的很厚。”
在夏杰上釉的過程之中,因為出現了相似的顏色,頓時讓屏幕前的觀眾有了一些疑惑。
“手藝杰,你為什么在兩個不同的地方,上了顏色相同的釉啊?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不是強調了‘各種’么,要是用相同顏色的釉,完成度豈不是會大大降低?”
夏杰雖然還在專心上釉,但是早已經習慣心分二用的他,自然也能夠看到觀眾提出來的問題。
“咱們等會是要把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放入高溫當中的,這些釉你現在看起來顏色相近,等到高溫燒制之后,立刻就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顏色。我之前在制作瓷器的時候說過這個問題,要是對此還有疑惑的話,有空可以回頭看一看。”
“就像是這個霽藍和鈞紅,燒制之前都是灰黑色,鈞紅會偏淡點,然而在燒制之后,就會變成一個藍一個紅了。”
夏杰說完之后,釉色也已經上完了。
上釉完畢之后,夏杰將瓷瓶放入了火窯之中。
“其實咱們這一次選擇的幾種高溫釉,是相對好燒的了。大多數屬于溫度可以稍微低一些,并且高點影響也不大的,還原要求的不是那么高的。”
“其中,稍微難點的就是鈞紅了,要燒制出漂亮艷麗的紅色,則是需要特別注意才行。”
“還有茶葉末釉,這種釉所要求的溫度偏高,并且燒成區間很窄,溫度正負差五攝氏度都不一樣。”
夏杰朝著屏幕前的觀眾們列舉了幾個需要一定技巧才能夠燒制得好的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