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寄生蟲+帝王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孤才不要做太子 >>孤才不要做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寄生蟲+帝王學

第一百六十一章 寄生蟲+帝王學


更新時間:2020年11月29日  作者:抉望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抉望 | 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一百六十一章寄生蟲+帝王學

第一百六十一章寄生蟲+帝王學

面對老爹焦急的詢問,李承乾只能張開雙臂,示意自己沒事兒。

旁邊的牛進達,哈哈大笑道:“陛下不必擔心,太子殿下雖然年幼,力道不夠,可是以他的身手,對付一兩個文弱書生,還是沒問題的。”

再三確定兒子沒事兒后,李世民才松了一口氣,然后隨手把腰上掛著的玉佩賞賜給了牛進達,樂得牛進達見牙不見眼。巴掌大的玉佩啊,只有皇帝有資格佩戴,得到了這樣的賞賜,那是能放到祠堂里跟列祖列宗顯擺的。

重回御座的李世民,拋下了短暫的緊張之情,重回了那個叱咤風云的皇帝身份。

“崔焙當庭行刺太子,罪在不赦,今日同堂崔姓者,收歸刑部大牢,明日即問斬。崔家肆意妄為,著追罪所有清河崔姓者,除官黜爵。余下六家,本該同罪,但聞太子言,上有好生之德,故不予追究。各自罰銅兩千斤。”

聽到皇帝的處置結果,好多人都不約而同的松了一口氣。

今日朝堂上,崔焙雖然沒能得逞,但在眾目睽睽之下,行刺的罪名是逃不了了。有這一條罪名在,就算皇帝直接對七家揮動屠刀,也沒人能出不是來。如今只對清河崔家開刀,已經算是仁慈了。

五姓問詰皇帝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來就要認真處理蝗災的事情。此次蝗災,是貞觀朝,乃至大唐建國以來第一次災。波及整個關中的災難啊!跟面無表情的武將們相比,文官們簡直要樂瘋了。出兵對外是武將的工作,對內仁政是文官的職責。

蝗災起,只要能平安度過這場劫難,從上到下都能獲得不的功勛!

文官們都在興奮,而此時的李承乾卻愁眉苦臉,因為退朝后他剛要走,就被老爹捏住了衣角,拽進了后宮!

立政殿后西北方就是兩儀殿,皇后居住的地方。

明明再有一個月就要臨盆,長孫卻依舊坐在藤椅上,邊曬太陽邊繡花。

看到夫君拽著兒子過來,臉上卻沒有怒意的樣子,她迷惑不已。

長孫有身孕,所以見了皇帝不用行禮,但是李承乾就不行了,必須大禮拜母請安。

等李承乾站起后,長孫笑道:“臭子,有好好的太子服不穿,為何穿著麻衣?”

李承乾站直了身體:“母后,現在宮外滿是蝗蟲,估計就連御花園等地都沒能逃脫蝗蟲之口。兒臣愚鈍,沒什么治理蝗蟲的好法子,只能分發糧食給災民,為父皇分憂。”

早就已經把消息傳遞出皇宮的張赟已經回來,非常貼心的給皇帝帶來了酒壺,還是烈酒。

一口酒下肚,李世民指著李承乾對皇后:“皇后不知,今日大殿之上,五姓七望可是良將盡出啊,崔成道、王岳斌這些老不死的,都出來詰難朕。無忌房喬等人雖然身負才名,但是在他們面前卻討不到一點的好處。最終,崔家甚至把《洪范》給搬了出來,讓房玄齡進退不能言。”

看皇帝喝著酒、眉飛色舞的樣子,不用問,也知道五姓七望的打算落空了。

長孫微微一笑:“那妾身倒是好奇了,究竟是什么人,駁倒了崔家?妾身雖然只讀了很少的書,但是《尚書》之洪范篇的大名還是知道的。”

聰明如長孫如何不知道丈夫專門過來一趟,就是來顯擺的。跟別人顯擺,會顯得沒有威儀,但在自己,面前,丈夫永遠都是這副性情。

再度指指兒子,李世民笑而不語。

長孫驚訝的長大了嘴巴,忍不住問正在撓頭的李承乾:“承乾,可是真的?你居然駁倒了崔家?”

當眾被人夸獎的感覺還是第一次嘗試,以前不知道為什么同學們都傻呵呵的去爭奪紅花、爭奪那張破紙,現在才算是明白了。

“兒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母后,您應該為孩兒做主,當時,可是父皇把這個爛攤子強行丟給兒臣的。若不是兒臣腦子還聰明一點,恐怕今日到現在都下不來臺。”

李世民哈哈大笑,對太子的吐槽絲毫不以為忤:“那明朕知人善用,你不是破局了嗎?效果還出人意料的好。就連崔焙,都被你氣的失了理智,哈哈。”

看著時不時大笑的丈夫,長孫笑著搖了搖頭。夫妻多年,她知道此時正是夫君最暢快的時候。

也不由得他不暢快。

唐初官員,大多都是被舉薦上來的。而滲入朝堂,幾乎占據半壁江山的五姓七望,甚至能夠偶爾主宰政事的走向。而這,卻是皇帝也無能為力的事情。或許一個兩個的舉薦能夠當作沒看到,或者拒絕,可是一連串的舉薦過來,難道還能全部拒絕掉?

就連房玄齡,都是五姓的女婿,五姓偶爾找他辦事的時候,也只能硬著頭皮接受。既然當初眼饞五姓女,如今就要承受苦果。

直接引起皇族跟五姓沖突的,并不是什么所謂的血統,所謂的竊位,或者上了嫂子弟媳。以五姓的超然地位來,就算皇帝現在把太上皇的腦袋揪下來,也跟他們沒關系。

真正引起直接沖突的,還是舉薦。李世民不是李淵,忍受不了朝堂被一群衣冠土鱉指手畫腳。所以,不止接連拒絕下邊官員的舉薦,甚至偶爾會拿五姓的族人開刀。

不過這一次好了,不僅五姓被迎頭一擊打得體無完膚,只能瘋狂的去對抗這一次流傳出去的笑柄。而清河崔氏被清理掉,也空閑出了大量的官位。

李世民很想,但是不敢直接把五姓的力量驅出朝堂,否則行刺太子這一條罪狀,怎么用來發揮都不為過。摻雜在大唐各處的五姓族人,就像是寄生蟲,全部扣掉,立刻就會讓大唐體無完膚。想要沒有波動的清除掉他們,只能用漫長的時間去磨。

心情再好,也不能拿烈酒當水喝啊。再加上上午的朝堂實在是....

眼看著皇帝老爹醉倒在椅子上,李承乾只能吩咐宦官把他抬回甘露殿。兩儀殿是不能留了,孕婦身邊,酒鬼這種生物是絕對要禁止的。

長孫也知道皇帝心里暢快,所以連勸都沒勸。

今日蝗蟲已然“光顧”長安,作為皇帝的李世民本該有所表示的,可是大勝五姓的快感,甚至讓他不由自主的放下了皇帝的職責。

龍案上堆積的奏折,也不知道有多少。

不愿意看到老子慘叫的樣子,李承乾干脆離開了皇宮。

最出彩的大戲已經結束,雖然竄上戲臺子表演不是他的本意,可熱鬧事已經結束,接下來,就是單純的賑災了。

出了皇宮,在侍衛統領的死命要求下,李承乾不得不帶上五百侍衛。而魏征厚著臉皮上了馬車后,就不得不圍著長安轉圈起來。

長孫無忌的動作很快,長安城內,但凡是糧店附近,都出現了分發糧食的官員。大袋的糧食堆積在街道上,沒有什么比這個更能安定人心的了。

可是,接連看了幾個散糧的地方后,李承乾還是忍不住詢問魏征:“鄭公,既然散糧點都已經擺出來了,為何領糧食的人很少?我看了,只有幾個乞丐、孤寡老弱在排隊領。”

魏征嘆了一口氣:“第一,哪會有那么多人。災難才起來,都硬著頭皮,或者是肚皮苦苦撐著。人都是好面子的,平民百姓也是如此。”

看著街道上往來匆匆、面帶愁苦之色的長安市民,李承乾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到底還是忘記了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恐怕也會不死心的找找別的出路,直到腦子拗不過肚皮,才會掩著臉面去領救濟。孤兒院出生的他,對“自強”這一條格外的看重。不像其它地方,不管是低保還是什么別的,都搶著要。甚至還有開著奔馳寶馬享受五保戶政策的。

這是一個還沒有被污染的時代,那刻在骨頭上的倔強,還沒有被時間沖刷掉。

繞遍長安,想要出門的時候,卻見城門處已經聚攏了一大批人。每個人手里都拿著麻袋,只看麻袋里面蠕動的樣子,就知道是蝗蟲。

長安縣縣令余秋生,就背著荊條給自己治下百姓訓話:

“鄉親們,咱們用不著領朝廷的救濟!萬年縣來信,太子的養殖場正在收蝗蟲,咱們只要抓蝗蟲,就能到那里換糧食!知道你們擔心什么,不過本官相信太子仁厚,不會跟你們平民計較的。之前的事兒,罪本官一人即可。你們放心的去換糧食,本官會到太子那里負荊請罪的。手里的過所都拿好,雖本官會帶著你們過去,可沒有過所,進入萬年縣被查到,也挺麻煩的....”

過所,大唐百姓離開本土去外地必備的東西。一旦檢查的時候沒有過所,輕的以流民論處,重的就會被懷疑是山賊強盜。就算是一些低級官員,出門的時候都要備好過所官牒。

不帶這兩樣東西還能橫行無忌的,恐怕也只有長安有數的一些大佬了。

不過李承乾此時卻沒心情考慮這些,而是看著余秋生狼藉的后背無可奈何。

何壽也就算了,余秋生腦子也被驢踢了嗎?到請罪,就只會光著上半身耍流氓,然后背著荊條折磨自己?雖“負荊請罪”是個成語,可當成行事準則,就有點過了吧。

見余秋生要帶著長安市民一起去養殖場,李承乾趕緊走出車廂,命令侍衛們停下。

整個長安城,動輒就能指揮五百侍衛的,絕不是普通人。所以遠遠看到隊伍的余秋生,就下令讓市民們都靠邊,把路先讓出來。

可誰曾想,路是讓出來了,隊伍也停了。

看到車廂里走出來的少年,余秋生震驚不已,毫不猶豫的就要跪倒在地。

沒跪成,因為魏征也鉆了出來,站到了太子身邊。這要是下跪可就不是請罪,若是被別的官員看到,就是失禮了。

跳下馬車,李承乾邊走邊:“行了,趕緊把荊條弄下來,你們一個個的怎么翻來覆去的就這一樣請罪的方法?就不能有點新意?”

余秋生雖然是長安縣令,但是跟何壽相比差了不是一點半點,背著荊條拱手也不是,下跪也不是的,尷尬的汗都流出來了。

“好了,用不著請罪了。現在帶著你的百姓去換糧食才是正經事。”

魏征恰到好處的幫余秋生解了圍。

城門口聚集的百姓很多,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如果讓他們帶著蝗蟲去養殖場,就有點太遠了,單一來一返就會耽誤很長的時間。

丟掉荊條的余秋生簡單的套了一件衣服,就等候在李承乾身邊,聽候差遣。

“余縣令,你還是讓這些百姓先把蝗蟲押著吧,孤會向父皇再借部分禁軍侍衛,把倉庫的糧食和肉都送到長安城外,在城外交換,能節約很多時間。”

余秋生拱拱手,就下去公布消息了。

唐朝雖然沒有朋友圈,但消息的傳遞速度還是很快的。

一直到傍晚時間,甚至有三原縣的百姓帶著蝗蟲,來交換糧食。

都是面子比大,本來還在猶豫著要不要領朝廷的賑災糧,卻陡然間聽聞太子那里能用蝗蟲換糧食。只要是用勞作換得的報酬,他們就能吃的心安理得。

蝗災過去不過一,李承乾囤積的糧食就消耗了大半,而長安周邊,還有不顧距離過來兌換糧食的百姓。

“既然百姓們都愿意用蝗蟲換糧食,不肯白白領救濟,那朝廷從隴右等地運來的糧食,就都平價賣給你東宮吧。”

醒酒聊李世民,精神還有些委頓,但是聽到百騎司的報告后,就大方的把朝廷的糧食,賣給了東宮。

平價交易,到底還會是朝廷吃虧,因為算上運費,這些糧食的價格怎么也要翻個番。朝廷平價賣糧,如果用商場的手段解析就是以本傷人。可是在災難面前,朝廷就算虧本,虧的也心甘情愿。只是那些打算大發橫財的糧商,經歷這次風波,大醉痛哭者有之,投梁自盡者也有之。其余行當的商人,眼看著同行的慘劇,也不由得生出兔死狐悲之福

“父皇,您這一次的下手,太狠了吧,兒臣聽聞,單長安自殺的糧商,就有十幾個了。”

半躺在錦塌上的李世民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粥,聽到李承乾的話,才把粥碗放到桌子上,:“承乾,朕來問你,若是把水桶里裝滿水密封,寒冬臘月里放到庭院,會是什么樣的?”

李承乾毫不猶豫道:“會被冰漲裂。”

“就是這個道理啊,民間有句俗語,叫有多大的肚量吃多少飯。人不能總想著投機取巧,甚至巧取豪奪。商人本就是賤業,朕見過不少商人,特別是大商人,都爭搶著做些為善鄉里的事情,希望能用好名聲抵消自己身份帶來的影響。朕覺得這很好,可一旦是道德敗壞,將‘求利’發揮到極致的人,可就死不足惜了。

當皇帝的,不能因為幾個饒生死就偏離大局。你想想,若是朕對他們放任不管,會是怎樣的場景?糧價飛升,百姓苦不堪言之下,很可能就會走上隋末老路。朕可不希望大唐跟隋朝一樣,兩代而亡。”

李承乾點零頭,面對父親的教育,不知道什么好。

一個尋常人,是用不到“殺伐果斷”這個詞語的。今皇帝老爹把自己叫過來,估計就是要傳授一些當皇帝需要的東西。而這些,是李綱教不出來的。

“朕知道你對朕秘密囤糧,卻不公布心有不滿。可是承乾,五姓到底是需要打壓的。你翻開吏部履歷看看,且不論五姓的女婿,單單五姓族人,在咱們大唐就占據了多少官位?從太上皇時期起,他們就已經有了左右帝王決斷的能力。若是再這么發展下去,到底是咱們李家當皇帝,還是他們當?

這些年來,不管是太上皇還是朕,都盡可能的打壓豪門,減輕賦稅勞役,為的就是讓百姓休養生息。可若是朝堂之上豪族官員占據了主導地位,朕敢保證,就算皇帝想要下一條減免賦稅的旨意,都會困難重重。不謀大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你只看到了關中百姓遭受了災難,正在往長安趕路,爭取吃飽飯,卻沒有看到世家大族對皇族伸出的獠牙啊!”

這是父子之間第一次這么語重心長的談話,也是作為皇帝的李世民,第一次將帝王學的一部分教授給兒子。

有一句笑話是“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雖然幽默,但還是有些道理的。如果是孩子,只會憑借著喜惡選擇自己喜歡的。而大人,有的時候也能為了自己的目標,接受自己不愿意接受的東西。

老爹的話,用不著考慮太久,李承乾就能分辨出其中的利害。

的確,如果真的讓五姓占據了主導地位,對大唐而言確實是一場災難。而朝廷賑災的延后,雖然會苦了那些離長安有點遠的百姓,卻也不會導致太嚴重的后果。


上一章  |  孤才不要做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