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的錦鯉人生第517章 宣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女的錦鯉人生 >>農女的錦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7章 宣旨

第517章 宣旨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16日  作者:暮夜寒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暮夜寒 | 農女的錦鯉人生 


十月十八,諸事皆宜。

這天清晨天蒙蒙亮,守衛們剛推開厚重的城門,一陣轟隆隆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自他們身后傳了過來。

“大早上的鬧出這么大的陣仗,不知道又是哪個府上的紈绔公子。”有個守衛嘀咕道,卻是不敢耽擱,連忙招呼其他人,將攔在道路中間的人字柵欄挪到一旁。

不一會兒,守衛們的視野里就出現了九匹駿驪氣勢凜凜,無端給人帶來了極強的壓迫感,讓他們下意識的垂下頭不敢仰視。

待九人九騎馬呼嘯而過,掀到半空的塵埃徐徐落定,守衛們才抬起頭來,不約而同的看向馬蹄聲消失的方向。

“你們有沒有看清楚是哪個府上的標識?”站在最邊上的守衛看著其他人,有些激動的說道:“估計是哪個大將軍府的罷?”

其他人紛紛搖頭:“沒敢看,不過應該是的。”

那散發出來的凌厲之氣,不是普通人能有的。

守衛砸了咂嘴,大拇指和食指不自覺的摩挲著長矛:“咱們天元十幾年沒有打過仗,上回還有人說京畿營的長刀都生銹了,不知道這輩子咱們還有沒有機會上戰場!”

旁邊的人連連擺手:“咱們天天守城門就不錯,上戰場就算了,安安穩穩的活著不好嗎?”

對面的守衛立即反駁道“好男兒就該上陣殺敵建功立業,一輩子守城門能有什么出息!”

說罷,他頗為遺憾道:“要是我早出生二十年就好了,興許就能追隨護國公主平叛定邦。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已經成為有品級的小將了。”

被他一說,有幾個同樣心存大志的守衛也露出了向往的神情。

最先說話的守衛環顧四周,見目光所及的地方連個鬼影子都看不到,他才大著膽子說道:“當年多虧了護國公主,定州之亂才能順利平息,否則……”

剩下的話即便是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不敢說出口。

其他人卻知道他要說什么,紛紛壓低聲音八卦道:“護國公主的功勞自不必說,只是這心也夠狠,夫家上上下下幾百口,眼都不眨的全殺了!”

“你這是屁話,亂臣賊子就該誅殺。要不是他們犯上作亂,勾結外敵進犯我朝疆土,定州之役就不會有五萬將士枉死!”

“就是,我二叔爺就是被那幫亂臣賊子坑死的,我叔祖母哭瞎了眼睛,還要辛辛苦苦拉扯我堂叔堂姑長大,這都是他們害的。”

“哎哎哎,哥們別激動,我不是為亂臣賊子說話,是覺得護國公主手腕太厲害了,不是一般人。”

“那還用你說,也不看看今日朝堂上站的那些大將軍,有多少是護國公主一手調教出來的!”

遺憾不能追隨護國公主的守衛敬仰道:“可惜護國公主早早上交了兵權,不再參與軍中之事,我等根本沒機會瞻仰殿下的英姿。”

“不能不交啊,犯上作亂的是她的夫家,當年她和駙馬鳒鰈情深,屢屢被人寫成話本。要是攥著兵權不放,朝中那幫頑固的大臣怕是要睡不安穩了。”

“確實,別忘了護國公主所生的景公子,身上還流著章家的血呢,萬一……咳咳。”

說到這里,幾個守衛對視一眼,默契的熄了聲音沒有繼續議論。之前回響在耳邊的馬蹄聲,已經徹底聽不到了。

平整的官道上,九匹馬飛快的馳騁,凜冽的寒風從耳旁呼嘯而過,更添了幾分寒意。直到日頭升起,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才慢慢驅散了這份寒意。

一行人正是今日到秦家的定親的景珩和護國公主,以及一同前往宣旨的禮部侍郎。

平時宣旨的事都有宮內的太監跑腿,這次特意點了禮部侍郎,不得不說元和帝算是給足了秦笑笑臉面。當然,這是看在護國公主府的面子才給的。

這次禮部侍郎既是宣旨之人,他日大婚也是司禮之人。要知道只有圣上大婚或是皇子大婚,才會派出禮部官員,安排好大婚的一切。

“殿下,公子,前方五里就到了小鎮,要不要停下來稍作歇息?”石頭打馬追上前,詢問護國公主和景珩的意思。

護國公主看了眼兒子,見他沒有反對,便點了點頭:“找個飯莊,用過朝食再出發。”

“是!”石頭聽命,夾緊馬腹直奔前面的小鎮。

待一行人抵達小鎮時,石頭已經找到了唯一一家飯莊,包好了一個雅間。雅間里有兩張大圓桌,景珩、護國公主以及禮部侍郎坐一桌,剪刀石頭布他們六人坐一桌。

這飯莊是一對夫妻經營,人一多兩雙手就忙不過來。眾人趕了一個時辰的路都累了,趁機多歇一會兒正好,也就沒有人到后廚催促。

護國公主喝了口熱茶潤了潤喉,就同景珩說道:“今日到秦家下聘書,兩家免得商議你和笑笑的婚期,你打算何時大婚?”

景珩冷峻的臉上掠過一絲苦惱,悶悶的說道:“秦叔叔不愿早嫁,想多留她兩年。”

護國公主唇角微揚:“既然如此,那天你進宮求旨,應該讓你皇舅舅將婚期一并寫上才是。”

景珩面露難色:“為賜婚圣旨的事我對秦叔叔說過一次謊,若是再請求皇舅舅寫下了婚期,秦叔叔怕是更要惱我了。”

護國公主明白兒子為何會在意秦山的態度,正色道:“一會兒我會與他們好好談談,將你和笑笑的婚期定下來。”

見母親愿意幫忙,景珩心生歡喜,語氣就流露出了幾分:“多謝母親!若是可行,我想在明年三月迎娶笑笑。”

這個時節不冷不熱,秦家不會很忙亂,還有足夠的時間準備。下半年也有幾個黃道吉日,只是他等不及了,不想再等一年。

“好,就三月。”護國公主答應下來,看向景珩的目光透著幾分調侃:“笑笑知道你如此心急嗎?”

景珩耳根微微發燙,端起半熱的茶水飲了一口:“不知。”

護國公主笑道:“到了秦家你還是跟她提一提,她若是應了,我與秦家商量也能多兩分底氣。”

景珩摸了摸隨身攜帶的禮盒,默默地應下來。

一旁的禮部侍郎把母子倆的對話聽的明明白白,一時不知道該作何表情。

在這之前他完全想不到眼前這兩位一個是超品公主,一個是圣上視若親子的外甥,讓一個農家女做兒媳婦(正妻)已經夠荒唐了,竟然還是一副小心翼翼的姿態,生怕得罪了親家。

那個一朝麻雀變鳳凰的農家女究竟多么出色,才讓這對尊貴無比的母子倆如此患得患失啊!

此時此刻,禮部尚書忍不住懷疑人生。

日影漸短,苗老太婆媳仨在灶屋里洗洗切切,準備一會兒要用的食材;秦老爺子父子仨在門口候著,人到了能及時迎接。

最悠閑的數秦笑笑,她坐在墻角下曬太陽,時不時捂嘴打個長長的哈欠,眼底淡淡的青黑顯示她昨晚并沒有睡好。

繡了半宿的小萌物,直到子時過了才上床歇息,早上日頭還沒有出來,就被林秋娘從被窩里揪了出來,可不是沒睡好么。

雪丫端著一盤瓜子過來找她嘮嗑,看到她這副模樣,忍不住揶揄道:“不就是定個親,也值得你興奮地睡不著?”

秦笑笑無精打采的擺了擺手,大吐苦水:“別提了,我再也不想動針線了,傷眼又傷身。”

雪丫一聽,沒好氣道:“大晚上的你做啥針線,伯娘又沒有逼著你晚上做。”

秦笑笑苦著一張臉:“雪丫姐,你不懂。”

雪丫一邊吐瓜子皮一邊奚落道:“學了這么久連針腳都走不齊,我確實不懂為啥你笨到了這種地步,以前一點都沒有看出來。”

秦笑笑被打擊的不輕,一臉哀怨:“雪丫姐,你還認我這個妹妹,就請嘴下留情,別再嘲笑我了。”

雪丫撇了撇嘴,放過了她。

秦笑笑抓了把瓜子,學著她的樣子丟到嘴里邊磕邊吐。磕了小半把,嘴皮子就被磨的不行了,只好老老實實的剝起來。

一盤瓜子還沒見底,就聽到外面傳來秦川慌慌張張的的聲音:“爹,大哥,小景他們到村口了,馬上就過來了!”

秦笑笑一聽,把手里沒剝完的瓜子放回盤子里,跟雪丫說了一聲起身往灶屋里走。

婆媳仨知道人來了,趕緊放下菜刀盆子,解下圍裙洗凈手,然后回到各自的房間三兩下換上新衣裳,相攜著快步往外走。

果然,剛走到門口,她們就清楚的聽到了馬蹄聲,視野里出現了景珩一行。

這番動靜不可謂不大,不僅驚動了枝頭上的鳥雀和趴在屋頂上曬太陽的貓們,也驚動了大半個村子的人,很快就有一些好奇的村民朝著秦家的方向圍攏過來。

昨天下午,有人說秦家今日要辦喜事,還說帶孩子到秦家沾沾喜氣。把這話當真的人不多,因此沒有在村子里傳開。

沒想到今日鬧出了這么大的動靜,難不成秦家真的遇到了大喜事?

景珩一行很快就到了秦家門口,不等他們下馬,秦老爺子就率領秦笑笑等人跪了下來:“拜見公主殿下!”

護國公主急忙下馬,快步上前親自扶起秦老爺子:“都是自家人,無需行此大禮!”

秦老爺子只好起身,笑道:“下禮不可廢,應當的。”

速度更快的景珩已經扶起了苗老太,其他人見狀,也順勢站了起來,下意識的打量母子倆身后身著官服的禮部侍郎,猜測他就是來宣旨的人。

在他們打量禮部侍郎的時候,禮部侍郎也在不動聲色的打量秦笑笑和雪丫。起先他還摸不準誰被賜給了景珩,不過兩三息的工夫他就確定是秦笑笑。

與容貌無關,有的人即使站在人堆里,周身仿佛帶著光,讓人一眼就能看到。無疑,秦笑笑就這樣的人。

門口不是說話的地方,雙方簡單的寒暄了兩句,景珩一行很快被請進了屋里。

禮部侍郎四下里打量了一番,倒是沒有嫌棄屋子簡陋,很是客氣的問秦老爺子:“本官奉圣上之名前來宣旨,不知老爺子要在這里接旨,還是到院子里?”

堂屋夠寬敞,擺的下香案,于是秦老爺子說道:“大人,就在這里罷。”

禮部侍郎自然沒有意見,還在一旁提醒他們香案要怎么擺,不一會兒就擺好了。

這時,秦家院子門口聚攏了二十多個村民。見秦家院子門口站著兩個腰挎長刀、氣勢兇悍的護衛,一個個心里悚然,竟是不敢上前一步。

“這、這是咋回事?難不成五叔家得罪了人?”有村民惴惴不安的說道,忍不住伸長脖子往里頭看,就看到秦家人突然跪了下來,似乎在磕頭求饒。

“哎喲娘哎,這可咋辦吶!”其他人也看到了這一幕,頓時跺腳叫起來,為秦家憂心忡忡。

這份擔心一方面是他們視秦家為靠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另一方面秦家會做人,村里大多數人承過秦家的情,他們真心實意的不希望秦家出事。

有個村民咬了咬牙,戰戰兢兢的問護衛:“五叔一家從來不做得罪人的事兒,你們是不是找錯人了?”

兩個護衛莫名其妙,對視一眼后猜到這幫村民誤會了什么。想到主子對秦家的看重,其中一人解釋道:“今日圣上下旨賜婚,將秦姑娘許給我家公子。”

這話如同一記炸雷,直接把在場的村民們炸的找不到東南西北:什、什么?圣上下旨賜婚?

還在聽旨的秦家人可不知道村民們差點誤會了,當聽到圣旨上夸秦笑笑“溫良敦厚,柔明淑德,言行有則,朕躬聞之甚悅”時,一個個心悅至極,暗嘆圣上是圣明之君,只見過孫女(閨女/侄女)一次,就知道她是個好姑娘。

唯獨秦笑笑清楚這是客套之言,當不得真。

圣旨不長,待念到“特將汝許配景珩為妻,擇日完婚,欽此”時,眾人高呼“謝主隆恩”,便由秦笑笑上前,從禮部侍郎手中接過了這張定下自己終身的圣旨。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農女的錦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