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的小祖宗又撒野了第477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攝政王的小祖宗又撒野了 >>攝政王的小祖宗又撒野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7章

第477章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13日  作者:十一檀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代情緣 | 十一檀 | 攝政王的小祖宗又撒野了 

免費閱讀

小七堅持要進去,段成虎阻攔不得,便推開門了,護在小七身前。

從進門處到便滿地的鮮血,主院中橫七豎八的尸體,胸前,脖頸,被刀刃隔斷。

他們死前,甚至連眼睛都沒有閉合。

連后院,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丫鬟仆人都未能幸免于難,府中女眷,不管是少夫人,還是未出閣的姑娘,個個衣衫不整,有的不著寸縷。

她們的嘴被堵得死死的,手被綁著。

身上滿是濁白的污穢與鮮紅的血跡,可想而知她們生前遭遇了什么樣的殘暴和絕望。

這不僅僅是滅門,還欺辱人妻女。

盡管她平日里看淡生死,在看到如此慘烈的死亡面前,小七心中怒意橫生。

此時,一陣劇烈的疼痛,驟然間鉆進了小七的腦海中。

眼前閃過一幕幕陌生卻又熟悉的畫面,與面前的場景重合。

處處都是鮮血,到處都是尸體。

滿門老小,連襁褓中的孩子都沒能放過。

后院中的女人,被強*致死,曾經的高門貴女,不著寸縷的倒在血泊與污穢中。

那一幕幕的畫面中,小七看到了熟悉的臉龐。

程家表哥,還有表姐,舅母,外祖母,姨母......

這些曾經出現在她夢境中的人,此時慘死的畫面,如同利刃一般,將她生生劈開。

劇痛之下,小七失去了知覺。

段成虎嚇壞了,不知道王妃這是怎么了。

他匆匆帶人離開。

禁衛軍孫統領全家遭滅門,第二日便在京中傳開了。

上一個在天子腳下被滅門的官宦人家,還是三十年前的江家。

這件事就發生在身邊,城中老百姓沒有不提起的。

孫家被滅門的現場發現了一柄遺落的匕首,上面的標志刻著天傾門的標識。

一時間這個神秘的地下組織被提起,都在猜測天傾門跟孫家有什么恩怨。

孫家一家老小的尸身被義莊的收了去這件事還未平息第二天又一家被滅門的消息傳來。

這次是巡防營的指揮使李家!

這二人肩負京城還有皇城護衛的責任同時出事加上之前西北戰敗的消息,以及齊王勢強大家都惶恐不安。

這天子能力一般,如今朝中亂成這般只怕齊王會借機反撲。

而此時京畿大營的將領卻遇到刺客,跌落進了山坳生死不知。

如今京中的守衛將領全部出事很明顯有人趁亂想要謀反。

這些武將歸兵部調任,而在開春的時候,原來的兵部尚書突然中風兵部侍郎暫代兵部尚書的職位選了三個將領出來。

有細心人發現這些出事的,大多是崔彧之前在朝中倚重的官員。

朝堂如同一個迷局越來越讓人看不清楚了索性他們都觀望著。

不管誰最后得了天下他們盡好做臣子的本分就行了。

不過短短幾天內,從皇城的護衛到京中的巡防營以及城外的京畿大營的將領全部被換。

新上任的統領和指揮使很快將人手換成了自己的一時間皇城內外的護衛全部大換血。

錢閣老最近也突然發現,原來政務不通的陛下,最近越來越讓人看不明白了。

他每次都能說到要害,而且凡是他不經意任命的官員,在一片不看好中個個都做的出色。

最早的那個吏部尚書,便在吏部獨攬大權,此時原本的左右侍郎都被他尋了錯處革職了,如今的吏部已經大換血。

錢閣老這才恍然大悟。

陛下不是愚笨,而是心思頗深。

錢閣老也是經歷了三朝帝王的人,知曉一些前塵往事。

陛下年紀小小便將自己隱藏的這樣深,再結合如今崔彧西征,還有在此期間他提拔上來的人一個個的出事或者始終,錢閣老很快就就明了了。

他也算是崔彧攝政的時候一步步上來的,錢閣老心中惋惜,卻為了家人不得不做出取舍。

錢閣老擬了一份辭呈,遞了上去。

鄭珣看了看,并沒有批。

錢閣老等了幾日,等不到鄭珣的批示,又再次請辭,只說是年齡大了,身體多有不適,想回老家養著。

過了兩日,鄭珣才批了。

鄭珣看著錢閣老佝僂的身形,目光淡然清冷。

當年他一個異國的質子,雖說大家尊稱他一聲世子,可是這京中的文武百官,哪個將他放在眼里。

錢閣老當年還不是閣老,屈居當年宋閣老之下,中秋夜宴,宮中丟了東西,兩個皇子誣陷是他偷竊,是錢閣老當年替他這個異國質子站出來說話。

他記得。

可是他偏偏是崔彧提拔上來的人,如今辭官倒也罷了,安養天年吧。

待日后,多提拔一下他的兒孫便好了。

待送走了錢閣老,鄭珣將手邊的事物處理完了,看著外面。

他站起來,換了身衣服出宮去了。

他徑直去了蕭府,這些日子,沈夫人的身子不好,她一直在蕭府,他心里清楚。

天子駕臨,蕭府人人惶恐的接駕。

鄭珣全然沒有架子,去了沈夫人的院子,沈夫人此時在院中,小七就坐在她邊上,跟她講著之前出門所遇到那些有趣兒的事兒。

從孫家被滅門的事情之后,小七靈臺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她甚至不能使之凝聚。

她總覺得自己是丟了什么東西。

她去查過程家的案子,卷宗上記載,文昭帝二十四年,太子殞,只有一歲的稚兒,尚在襁褓之中。

太子妃不是程家的女兒,程家是不會扶持一個母強子弱的天子。

皇后有三個皇子,都資質平平,太子故去后,程家有意扶皇后的次子四皇子入住東宮。

可是文昭皇帝更偏向于黎貴妃養在身邊的二皇子。

二皇子生母乃是一命官女子,出身卑微,不過因為自小養在黎貴妃身邊,如今在眾皇子中占一個長子的位置。

自來立太子都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皇后膝下還有兩個皇子是嫡出,二皇子不占嫡出,很是吃虧。

朝中支持者便避開嫡出的因素,提出立賢。

這二皇子呼聲,文昭皇帝也更寵黎貴妃,已經生了立太子的心。。

ps:還有。


上一章  |  攝政王的小祖宗又撒野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