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第八章 理藩學(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新順1730 >>新順1730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理藩學(上)

第八章 理藩學(上)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29日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望舒慕羲和 | 新順1730 
賬號:

密碼:



現在這種對大順而言非常有利和主動的地位,理所當然是勞動人民一針一線、一梭一錘,創造出來的。而不是英明神武的統治者搞出來的。

優秀的統治者,要做的就是順應時代的大勢。未必要弄清楚時代的潮流,而是只要胡亂走,恰好趕在時代的潮流上就行。

但要注意一點,印度教的商人,和英國人的關系更好一些。因為牛二考察之后,發現孟加拉地區,大順的貿易品在這里,恐怕暫時沒有什么銷路。

他是了解劉鈺在松蘇、尤其是蘇北的改革的,故而他在這里,提出了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在加爾各答附近,大量的印度商人和英國東印度公司走的很近。他們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伙伴。”

“他們通過東印度公司的保護、以及東印度公司從印度大汗那里得到的關稅權,幫助英國人收購這里的絲綢、棉布等。”

“這對我們,是不利的。顯然,他們也不會喜歡我們。因為天朝并不需要這里的絲綢和棉布,并且也希望將絲綢和棉布賣到這里。”

“我認為,如果想要在這里進行統治,必須組織一場屠殺。”

“孟加拉節度使既然在我們手里,并且他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些和英國公司關系更好的印度商人導致的。”

“那么,在我們來到這里之前,作為回報,英國人一定會讓他們的財富繼續增加。”

“如果天朝選擇占領這里,他們是毫無價值的。”

網址p://m.42逼quge

“天朝不需要他們的收購渠道,因為天朝不需要這里的棉布和絲綢。”

“而同樣的,因為天朝不需要這里的棉布和絲綢,也不會選擇進口,那么他們必然反對天朝,并且絕對不會和天朝一條心。他們更懷念英國人。”

“將來護送西拉杰復辟,對于這些既無價值、又必然反對我們、且擁有大量財富的人,應該將他們全部抓起來,財產全部充官。”

“這不需要天朝動手,復辟之后,自會有人動手。”

“無論怎么樣,英國人是買東西、我們是賣東西。這是不同的。”

“正如興國公的鹽政改革,我們需要的,是那些有銷售渠道的鹽販子,甚至私鹽販子也是可以大赦的;但對于那些囤積鹽引的商人,實際上,并無存在的價值。既然朝廷都可以將揚州的繁華毀滅,那么我想,這里的商人,也可以和那些鹽引商一樣。”

“同樣的,朝廷在松蘇的改革所遇到的種種問題,都是可以作為這里的經驗的。”

“興國公在松蘇改革成功的標志,是揚州繁華的毀滅。”

“而我們在孟加拉統治成功的標志,必然是達卡城和穆爾希達巴德的毀滅。因為達卡城和穆爾希達巴德,有大量的織布為生、或者圍繞著紡織而生活的人。”

“就如同揚州的鹽業衰敗一樣,既然天朝不會進口這里的棉布,那么就必須提早做好,達卡和穆爾希達巴德這種城市,出現像揚州一樣的問題人口從十幾萬、幾十萬,衰減為三五萬。”

這個問題,倒是確實。

穆爾希達巴德這樣的城市,被英國人形容為“像倫敦城一樣寬大、人口稠密、富庶”。

而每年,從穆爾希達巴德和達卡等地,出口到歐洲的棉布,都在400萬盧比以上。

400萬盧比,是一套完整的出口導向的產業鏈。

現在大順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完全不同,也壓根不可能選擇買這里的貨。

往大順運,那是嫌爹媽的遺產太多,不知道怎么敗家了。

往歐洲運……大順拼了老命,搶到的歐洲市場,只要劉鈺沒死,那就絕對不可能讓商人運印度的貨,促進印度的資本主義萌芽。敢私自運印度棉布去歐洲而不運松江布的,劉鈺會叫他們見識一下什么叫暴力鐵拳。

那么,這就和揚州問題有點類似的。

產業鏈轉移了、或者廢掉了,幾十萬、十幾萬的人口,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失業。

這不是說小農經濟破產的問題,而是這大約400萬盧比的產業,都是外向型的經濟。只要賣不出去,他們肯定得失業。

這批人怎么辦?

牛二雖然有著在爪哇的豐富經驗,但他還是不了解印度,或者對印度了解不太深。

揚州問題,在大順確實是出事了。

幾萬人規模參與的起義,被劉鈺用殘酷的手段鎮壓下去了。

牛二理所當然地認為,以史為鑒,揚州改革導致幾萬人規模的起義,那么達卡、穆爾希達巴德等地,按說也應該會出現一場大規模的起義吧?

大順改革,可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好幾撥起義。揚州、淮安、蘇北、甚至嶺南,都受到了影響。

這些都是經驗,牛二覺得,對這種可能的大起義,最好還是有所準備。

并且,在他看來,這場起義,一定會和揚州一樣,立竿見影。因為鹽政改革導致了揚州大量人失業,而大順只要占據孟加拉,切斷出口,也會立竿見影地出現起義。

故而,他在第三點問題上,提到了印度的土地制度問題。他主要還是從大順的松蘇改革那,刻舟求劍般尋找了經驗,認為最好配合土地改革,不要讓織工起義和佃農配合。


上一章  |  新順1730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