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模式
時間一晃就到了5月。
別墅還在建,輔助醫學院還在籌備,杜恪學習不少醫學、生物學知識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奇幻世界假設一座生物實驗室,然后開始檢測這個世界生物的DNA,想知道有什么不同。
本質上他認為既然奇幻世界也是碳基生命,并且構成形式與地球差不多,那么這里的DNA顯然也應該是雙螺旋結構,由四個堿基對組成全部的DNA序列。
然而通過X射線顯微鏡、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等技術研究后,杜恪感覺不對勁了。
他雖然發現了奇幻世界魔獸DNA的X光干涉圖像,但是呈現出來之后卻與地球上的雙螺旋DNA有差異,而且測算數據也有偏差。
“也就是說,奇幻世界的DNA并不是雙螺旋結構?”
杜恪陷入思索。
在地球上,雙螺旋DNA可以說已經成為基本認知,當然除此之外,科學家也發現了特殊的“嘧啶形”三螺旋DNA和三鏈DNA,以及G四鏈體和Imotif四螺旋DNA,由此可見DNA的結構未必就只是雙螺旋,不過雙螺旋的DNA結構最穩定的同時也最便于復制。
“所以奇幻世界的生物,DNA到底是哪一種結構?”這個問題并未困擾杜恪多久。
隨著人類科技裝備的提升,DNA再也不是只能靠猜測,雖然還是無法直接通過顯微鏡觀察具體結構,但是通過其它方式干涉后得出的數據,大致也能描述出DNA的結構。
等杜恪完成一輪實驗之后。
處理數據后猛地發現,奇幻世界生物的DNA竟然是四螺旋。
“不,應該叫做三一柱狀螺旋!”
三條長鏈以螺旋狀圍繞著中央一條筆直的短鏈,也就是說,短鏈中的堿基,分別于三個堿基配對成三對堿基對。同時有趣的是,三條長鏈的堿基,會間隔性的與周圍長鏈堿基,配對成堿基對,這個規律并不是固定的。從而在整個三一柱狀螺旋結構上,起到復雜的變化。
“這樣的結構,應該不會很穩定吧?”杜恪難以理解,但仔細一想,“如果是雙螺旋DNA,似乎又無法表達太多的變化,奇幻世界的生物大多會魔法,可以溝通魔法元素,應該就與這三一柱狀螺旋有關。”
具體是什么相關,一時半會解不開。
生物體的精密性,比物理學更深邃,這一點可以從Science、Nature、Cell三大刊中刊登的生物學、醫學論文,是其它學科的幾倍、幾十倍,就可以看得出來。
“杜恪!”
西瑟西瑟從外面飛回來。
“怎么了?”
“我發下好多奇怪的東西,你一定喜歡。”戴著綠色帽子的西瑟西瑟,笑嘻嘻說道,它最近已經習慣了一個人外出冒險,于是杜恪就托它找到好東西回來說一聲。
“是什么好東西?”
“好多好多會飛的水母,飛在半空中,但是它們沒有翅膀,也不會風系魔法呢,一大片一大片,好漂亮啊!”
“會飛的水母?”
杜恪來了點興趣,很快就從沉悶的實驗室中飛出來,與西瑟西瑟一起向著發現會飛水母的地方飛去。距離有點遠,大約有四十公里遠,等到了跟前,杜恪發現的確如西瑟西瑟所形容的一樣,這里漂浮著大片大片的水母。顏色各異,赤橙黃綠青藍紫全都有,而且都是淡淡透明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