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安裝我們的客戶端
看更多好書離線下載無網閱讀
夜間模式
杜恪放的衛星,影響力比想象中還要到。
國家迅速組織了各行業專家,參與研討,重點討論可控核聚變的問題。杜恪自然忙得腳不沾地,上午開會,下午講課,晚上還要給領導私下里開小灶。
著實體會了一把,什么叫做國之棟梁的感覺。
而就在這期間,Nature通過了他的新論文《杜恪波與DUV方程》,并發表在最新一期雜志上。這是他第四篇SNC三大刊的論文,短短三年不到的時間,已經超過昔日神童曹原,成為國內最年輕的、發表SNC三大刊最多的科研人物——都是四篇,但杜恪涉及Nature與Science,顯然比曹原單發表Nature要求更高。
當然,如今已經沒有人拿曹原跟他比較了,兩者的業內知名度和圈外知名度,以及在國家的地位,都是天差地別。
“小杜,你確定你真的發現了杜恪波?”相院士在課后找到杜恪,聊了起來,“過年前,你還向我請教光學上面的知識,有些都還是常識,怎么忽然間就發現了杜恪波,還解出這么優美的DUV方程?”
相院士畢業于夏科大,深耕光學領域,擔任過第二代北斗衛星總設計師,現任夏科院副院長。
這確實相當令人意外。
過年前杜恪還沒完成光學實驗,還在籌備之中,奔波全國各地向光學領域的大犇、大牪、大牛們請教,結果一轉眼,科研成果就爆發噴射,怎么能不讓這些光學大佬們驚掉下巴。
他“靦腆”的笑了笑:“運氣。”
“運氣!”相院士開玩笑式的大聲抱怨,“我怎么就沒有這個運氣。”
“可能,愛笑的男生運氣都不會太差。”
“我也經常笑啊!”
“可能跟頭發多少也有關系吧。”杜恪順了順自己烏黑濃密的秀發——他最近留起了頭發,準備試試大背頭的風格——再看了看相院士光可鑒人的腦袋,“我總有一種感覺,一根頭發就代表一道氣運,我擁有無數氣運加身,研究出杜恪波、DUV方程、相位光交、光籠技術,屬實正常。”
相院士摸了摸自己的腦袋,然后大吼一聲:“討打!”
關系不錯、地位相近的人才能互相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如今的杜恪,是真正躋身在一眾大佬圈子里,沒有人再把他當個運氣好的科研后輩看待。
電子流理論可以看做是運氣,電池、電漿,不服氣的人依然可以看做是運氣。
但從凝聚態直接轉戰光學,依然弄出巨大科研成果,再不服氣的人,也不敢把這當做是運氣了。而科研圈子里,實力為王,杜恪已經有資格占山稱王。
“相位光交技術,市場潛力巨大啊。”相院士掏出一根香煙。
杜恪直接在兜里具象化一個打火機,替相院士點上:“可惜大佬們討論可控核聚變,一致認為相位光交技術不能泄露,否則會牽連到光籠技術,沒法進行市場化開發了。”說是可惜,其實杜恪并沒有什么可惜的,名利他都不缺,沒必要拿著全息投影去市場賺錢。
但相院士是真的可惜:“軍事優先,情有可原……但是想一想,還真有點不甘心啊,北斗配合全息投影,再配合5G信息高速,精確導航、自動駕駛、遠程操控,可以說很快就能實現……現在只有繼續等待了,好在我們這一代人早就學會了等,十年后總能看到吧。”
請安裝我們的客戶端
看更多好書離線下載無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