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座談會上,宋濂教授十分關心小白、榴榴等人的學習,尤其是她們的演技是怎么練成的。
得知是天賦,基本沒怎么系統性地學過。
“只有當初來我的興趣班上學過一段時間,不到一個月。”宋平介紹說。
他當初是在一家外培公司上班,教表演興趣班,暑假的時候遇到了前來上課的小白和榴榴,于是教了她們一些基礎性的表演知識。
“太浪費了,太浪費了。”
宋教授語氣焦急,這么好的璞玉,沒有雕琢,讓他格外惜才,害怕埋沒了。
張嘆說:“有時候天賦上的東西更加難能可貴,這些是后天學習很難學到的。她們當時還小,所以我認為不到學校里專門學習表演會更好一些。”
很多小天才原本靈性十足,到了學校系統學習了表演后,反而天性沒了,成了標準的演員。
這樣的演員多的是,多他們一個不多,少她們一個不少。
宋教授點頭認可張嘆的話,不過……
“現在這個時候該系統性地學習了,她們年齡夠了。”
張嘆對此倒是認同的。
宋教授對榴榴和小白最感興趣,他話里話外都是想要收她們倆為自己的學生,親自好好教導。
“你們想不想跟著我學習表演?”宋教授“和藹可親”地詢問小白和榴榴。
一同座談的老師和學生們震驚地看著宋濂教授,這位老教授早就不再親自教授學生了,他現在進入了半退休狀態,資歷和地位太高,偶爾有興致了會在學校上上課,每次課堂都爆滿。
如今,他竟然要再次收學生,聽他這話,有收關門弟子的意思。
這么小的關門弟子?
他們看了看小白和榴榴,這倆在小紅馬是大姐姐,但是在大學里只是小丫頭。
“梁祝”二人對視一眼,心里都在想這哪里來的怪老頭,這是想要干嘛。
宋濂的身份地位在她們眼里什么都不算。
她們看人只看這人順眼不順眼,如果不順眼,哪怕張會當面,她們也敢懟。
在秦惠芳面前也敢自稱老子。
張嘆一看這倆就知道她們在想什么,怕她們直接拒絕,讓老教授沒面子下不來臺,于是告訴她們,宋教授是專門教授表演的。
“如果你們能夠跟著宋教授學習,對你們今后的演技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已經這樣解釋了,接下來就看小白和榴榴自己的意愿。
學或者不學,張嘆覺得都可以,全看她們自己的興趣。
小白和榴榴嘀咕幾句,小白問道:“我們每天要去紅旗小學上課呢,沒時間。”
宋教授忙說:“不用天天來我這里,十天半個月來一次就行,全看你們自己,來之前給我打個電話,我隨時給你們上課。”
條件這么好,姿態擺的這么低,完全是太喜歡她們了,尤其是榴榴,在他看來,很有靈性和可塑性。
底下的大學生們砸吧砸吧嘴巴,心里不是滋味,此刻他們多想和小白榴榴換個位置啊,但是宋教授看不上他們,絕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不是沒人毛遂自薦過,宋教授很高冷的,總是以各種理由拒絕。
現在好了,到他舔小學生了。
小白和榴榴又交頭接耳嘀嘀咕咕一陣,然后兩人小聲詢問張嘆的意見。
完了后才由小白再次詢問宋濂:“我們上課是學啥子東西?”
宋教授說:“教你們一些表演的知識,平時我們演一些小節目,我會叫上一些哥哥姐姐們,大家一起,以你們為主角,主要看你們感不感興趣。”
兩人又是嘀咕了一陣,忽然,她們朝坐在角落里的小年招招手。
小年被這么多人看著,臉色刷的一下就紅了。
小白和榴榴一左一右,摟著她的肩膀,小聲問她:“你想不想和我們一起學表演?”
“我,我嗎?”小年很不自信。
“對呀,你不是喜歡表演嗎?現在這個老爺爺愿意教我們,你來不來?”小白說。
“我,我可以來嗎?”小年覺得這事離自己好遠。
榴榴說:“你就說你想不想來,剩下的我們幫你搞定。”
小年沉默不語。
好一會兒,榴榴忍不住催她怎么想的。
“我我想的。”小年說道。
她這一刻的決定,誰也無法估量對她人生的影響有多大。
小白和榴榴商量一致后,告訴宋濂,她們愿意有時間就來上課學習表演。
“小年也很喜歡表演,我們來的時候,她也來可以嗎?”小白問道。
宋濂看了看小年,雖然覺得小年的年齡太小了,效果未必好,但是為了不失去小白和榴榴,他爽快地答應了。
就這樣,三人稀里糊涂地就成了浦江戲劇學院副院長的關門弟子。
“以后我們在校園里遇到她們,是不是要叫師姐?”有大學生小聲嘀咕。
旁邊的美女一陣無語。
“不用吧,我們各論各的。”
解決了心頭大事,宋濂心情大好,接下來的安排就氛圍輕松多了,大家圍繞《梁祝正傳》閑聊,聊創意,聊表演,聊劇本,聊角色,大家暢所欲言,氣氛歡快活潑。
午飯是在學校吃的,吃了午飯后,大家才準備離開。
宋教授找到了張嘆,提了個請求,希望昨晚的《梁祝》視頻能給他一份。
“我想在上課的時候作為教材,給大學生們上一課,榴榴小白她們的表演可以作為教科書。”
昨晚“梁祝”二人飆戲,是她們前所未有的水平,讓宋教授驚艷不已,印象極深。
“可以,回頭我讓宋平給您送過來。”
張嘆也爽快地答應了。
宋濂保證不會把視頻擴散,只此他手里這獨一份。
離開了浦江戲劇學院后,大家就散去了,下午睡了個午覺,浦江劇院的院長打來了電話,商量了幾件事。
一是昨晚的演出收入統計出來了,大數是50萬,根據之前的約定,這筆收入將全部捐贈給小紅馬公益基金,劇院分文不拿。
張嘆和譚錦兒她們幾位家長們商量了,小白榴榴等閨蜜團一人只拿1000塊錢的紅包獎金,不參與收入分配,其他的全部轉入小紅馬公益基金,由基金會保管,作為小年、小舟、小杜、筱筱、小薇薇她們這些小紅馬的孩子們的讀書基金,今后她們每個學期的學費從這筆基金中支取,此外每個月有一筆固定的生活費,一直持續到這筆錢全部用完為止。
二是作為對浦江劇院的支持,小紅馬授權給他們可以表演《梁祝正傳》。因為小白她們不可能經常去劇院里表演,這部劇這么出彩,只演一次太可惜了,所以就授權給劇院,由劇院安排演員們表演,可以為劇院增加一大筆收入。但需要從每一場表演的純利潤中拿出20,存入小紅馬公益基金中,作為小演員們的讀書資金。
三是院長希望授予小演員們“浦江劇院榮譽演員”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