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頂流的誕生第346章 假謙虛,真清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一個頂流的誕生 >>一個頂流的誕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6章 假謙虛,真清高

第346章 假謙虛,真清高


更新時間:2020年09月29日  作者:白豆角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白豆角 | 一個頂流的誕生 


“實話就是……”

在眾人聚焦下,周牧偏頭想了想,表情逐漸變得認真,在一群記者驚喜的注視下,開口道:“電影的質量,真的不差啊。“

一群記者真想吁一聲。

如果電影真的好,票房怎么會失利。

今天……

不對,應該是昨天,當日票房不足七千萬。

特別是專業的機構,也紛紛修改了預測,覺得這電影的總票房,最多在八億、九億之間徘徊。

號稱十幾個億的投資,才只有八、九億票房。

這是虧到吐血。

與之相反,則是周牧的三笑。總票房已經破三十三億,但是每天還有四五千萬的營收。

一個個機構預測,等延期結束,票房應該有三十六億。

這意味著,一部電影的凈利潤,至少有十億。

十億啊。

多少娛樂公司,一年的流水都沒有這個數。

更不用說,這是凈利潤。

當然。

結算周期,那漫長的時間,記者不會去管的。

要知道,去年青紅文化拍攝的電影,利潤還沒有結算完成呢。一些院線、影院,由于種種原因,習慣拖著不給錢,不催幾個月,不會把余額打過來。

記者不甘心,決定換個問法,“周老師,這是好電影,為什么票房失敗了?關鍵是,口碑也不行。”

“嗯……”

周牧又擺出了認真思索的表情。

沉吟了好長一會兒,他才慢條斯理道:“我覺得……對于類型電影,大家應該多包容一些……市場要多元化,這樣才能健康發展下去……不然的的話,總有那么一天,大家在市場上,經常看到千篇一律的電影……”

一群記者懵了,有一些失神。

依稀之間,他們似乎看到了,很熟悉的官樣文章。

他們總編、社長開會,就是這樣拿腔作調,啰嗦講了一堆廢話,沒有任何重點,卻挑不出毛病來。

官話、套話,很空洞。

崔吉想笑。

這是他教周牧的,在應對記者的時候,不想透露自己的想法,就可以顧左右而言他。看來周牧練得很到位,一群記者知道他是故意的,卻拿他沒有辦法。

這么不配合,不怪他們祭出大殺招了。

一個中年記者開口道:“周導,我收到消息,由于《張博》的口碑與票房失利,上頭有意向取消它海外上映的安排。”

“不過這畢竟是提前安排好的行程,直接取消了也說不過去。所以有人提議,拿你的《三笑》頂替。”

“對此,周導你怎么看?”

中年記者眼神有幾分得意,他就不相信,面對這么重要的事情,周牧還穩得住。

畢竟這是邁向國際的第一步,多少導演求之不得的榮耀。

這種情況下,如果周牧有追求的話,肯定要改變口風,貶一貶莫懷宣的《張博》,捧一捧自己的《三笑》。

況且,說句實話而已,又不是污蔑。

“拿三笑頂替?”

果不其然,周牧語速,恢復了正常,還有幾分意外,“我怎么不知道這事。”

“……你失蹤了,大家聯系不上你。”

有記者忍不住吐槽,“如果不是青紅文化的楊總,一口咬定你休假去了。恐怕會有人報警,讓警察確認一下,你究竟是不是出了什么狀況。”

“我確實是休假。”

周牧微笑道:“拍電影太累了,先休息一段時間再說。”

看樓要歪了。

那個記者急忙把話題拉回來,“周老師,《三笑》頂替《張博》在海外上映,你是什么想法?”

“沒想法。”

周牧很淡定,“首先,這事不確定真假。其次,如果是真的,我會拒絕。”

“什么?”

其他人呆住了,瞪大了眼睛。

這到底是假謙虛,還是真清高啊?

搞不懂。

幸好這時,周牧主動解釋,“因為我這《三笑》不合適。”

他直言不諱道:“《三笑》在國內上映沒問題,因為國內大家都知道張博是誰,再不濟也聽說過張博這個人,知道他一些事跡。所以取材于民間故事的《三笑》,大家知道是虛構的,不會扭曲大家的對張博的印象。”

“但是拿到國外上映……”

周牧不禁搖頭,“在多數人不知道張博是誰的情況下,我擔心他們會先入為主,以為電影的主人公張博,就是這么輕浮的存在。所以海外的推廣,應該以正劇為主。”

“《張博》傳記片,故事講的四平八穩,條理清晰。拿到外國上映,或許無功,但是絕對沒錯。”

周牧由衷道:“再者,你們也不用整天挑事,我剛才講的話,那是真心的……”

……才怪。

一群記者撇嘴,壓根不信。

不過只是不信周牧最后的補充而已,卻相信他清晰認清《三笑》與《張博》之間的差異,毅然放棄了榮耀舉動。

因為這話,可是要登報的。

相關部門的人,聽到了周牧一席話,肯定有所觸動。大道理之所以是大道理,因為這是事實,很有道理。

拿《三笑》作為文化推廣,肯定很多人反對。但是上級部門有了決定,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可是周牧卻光風霽月,坦言不會接受。一群記者目光中,自然充滿了欽佩之色。

其實他們想差了……

真正的原因,周牧沒講出來。

他主要是擔心,《三笑》的笑點,外國人根本看不懂。

如果《三笑》的笑點不好笑了,就是普通的電影,哪里還有什么吸引力?

國內票房大爆,國外票房凄涼。這樣的反差,絕對引發記者的連篇累牘報導。那時候,肯定沒好話。

他甚至覺得,這絕對是有些人,看不過眼他的風光得意,所以故意使了小手段,想看他的笑話。

妄想。

周牧陰暗的想法,一群記者自然無法得知。在感嘆周牧的胸襟氣度的時候,他們也收斂了一些小心思。

有記者良心發現,暫時放過了周牧,改問旁邊的余念,“余導,電影你也看了,感覺怎么樣?”

事實上,這個記者清楚,余念更圓滑。如果不想說實話,肯定套不了什么猛料。

果然不出所料……

余念開口,就嘆氣,“這電影怎么樣,我且不說……我要告訴你們,其實在我們這個行業,最難拍的就是歷史人物。”

“對此,周牧應該最有感觸,他為什么不拍一個,大家印象中的張博,反而另辟蹊徑,完全顛覆了張博的形象?”

余念侃侃而談,“說到底,他是害怕。或者說,他沒有把握,拍出張博存在的復雜的社會屬性。”

聽到這話,其他人不禁轉頭,看向了周牧。只見周牧臉帶微笑,一點反駁的意思都沒有。

這相當于在默認呀。

一些記者急忙低頭,匆匆記錄下來。

“難道他不知道,把張博的形象完全顛覆了,肯定會招罵?”余念搖頭道:“他知道……為什么知道會挨罵,還要這樣拍?”

“這就涉及到了,我們行業中一個恒久的問題。如何在銀幕上,表現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英雄豪杰?”

余念慢聲道:“著名的歷史人物、英雄豪杰,記載在書本里,我們只能通過文字的敘述,憑感覺幻想他們是什么模樣,什么性格,什么脾氣。”

“問題在于,每個人的想法,都有所不同。”

余念無奈道:“所以大家也看到了,在評價古人的時候,許多人持有不同的觀點,根本無法統一。”

“連教課書里,也只能大而化之告訴大家,這是好人、壞人,干了什么事,為什么這樣干……這是固定的標準。”

余念聳肩,“所以我們拍這類電影,為了照顧大多數人的感受,一般會以最平庸的方法,最保守的手段,小心翼翼制作。”

“所以這樣保守的作品,呈現在大眾面前的時候,多數人不會有什么驚艷感,只會覺得這是一部平平無奇的電影。”

“《張博》就是這樣。”

余念不客氣道:“莫懷宣采取了最笨的一種辦法,不敢破壞‘約定俗成’的張博的形象,只能通過側面的描述,也就是一個個配角的表演,展現張博的悲喜哀怒。”

“哇!”

一群記者呆了呆,旋即驚喜交集。

這是在抨擊嗎?這才是他們凌晨三四點不睡覺,冒著冷風跑過來采訪的最大的動力啊。

猛料,來吧!

一群人目光灼灼,似要把余念熔化。

余念十分淡定,繼續說道:“以情動人,這想法不錯。”

“問題是,他鋪墊不足,忽略了許多細節,導致了觀眾與戲中人物,產生了一種割裂感。這種情況下,觀眾對電影中的悲歡離合,根本沒有任何的觸動,自然不會覺得電影好看。”

余念直接道:“不客氣的說,這是一部藝術電影,但是莫懷宣總琢磨著,怎么把電影朝商業片靠攏。”

“在去掉了電影中,大量的鋪墊、支線內容之后,只留下了張博‘跌宕起伏的一生’,還有戰爭和美女。這樣電影,看似逼真,實則虛幻,最多看個熱鬧,打動不了人心。”

余念笑容中,多了兩分嘲諷,“反正這電影,我打五分。”

一群記者沉寂了幾秒鐘,就直接瘋狂了。他們紛紛擠過去,七嘴八舌問詢。

“余導,你打五分,是不是意味著,電影根本不及格?”

“余導,你是不是覺得,電影的失敗,純粹是莫懷宣導演的原因?”

“余導,你這么會說話,多講幾句呀。”

余念在嘴邊,比劃了個拉鏈手勢,這是要禁言的意思。他不開口了,一群記者十分失望,又把矛頭指向了崔吉。

但是崔吉多聰明呀,看形勢不對,立即鉆著空隙溜了。他是編劇,又不是導演、演員,沒有任何包袱可言。

再沒形象,記者不會寫,寫了讀者也懶得看。

一群記者無奈,又看向周牧。

“……各位朋友,差不多就行了。”

周牧笑了笑,又看了眼時間,雙手輕輕一拍,“你們大半夜還要工作,真是辛苦了,我請大家吃個宵夜,務必賞臉啊。”

“這個……”

一群人面面相覷,最終沒有答應。

時間就是效率,明天的頭版頭條,在向他們招手。這關系到資金與升職大業,區區一頓宵夜,可收買不了他們。

走了,走了。

一群記者也知道,再采訪下去,也問不出什么東西來,當下紛紛撤退,風風火火疾奔。

周牧嘖了一聲,看向了余念,“謝了啊,麻煩你出來頂雷。”

有些話,他說和余念說,影響不一樣。

畢竟兩部電影,還在打擂臺呢。

這些記者,無風都能起浪,更不用說有了他的話柄,不知道怎么編排、挑事。如果解讀太過分了,對他來說不是好事。

但是余念說,就完全沒問題了。不管記者怎么挑事,讀者先加一層防護濾鏡,不會那么容易上當。

這也是事實。

第二天……

一家家媒體,紛紛推送自己的頭條消息。

大家一看,驚訝的發現,失蹤了差不多一周的周牧終于現身,同行的還有余念與崔吉。

“看,我猜對了,就知道他們混在一起了。”

“好基友!”

“這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還是余導霸氣啊,直接說電影不及格。不像別的人,包括周牧在內,扭扭捏捏的,不敢說實話。”

“周牧是避嫌,避嫌……懂不懂?”

“余導講的有道理,我也覺得《張博》這電影,拍得太規矩了,沒有半點驚喜。相比之下,還是《三笑》打破了陳規,讓我從頭笑到尾,差點笑死……”

“支持《三笑》海外發行。”

網上十分熱鬧,眾人都在探討這件事情,導致了《三笑》居然又逆襲漲了幾百萬的票房。

這就是關注力形成的流量,對票房的直接影響。

所以電影上映,導演、明星、制片方,總要搞一些事情出來,好讓大眾在茶余飯后談論。

這么一聊,熱度就上來了,進而拉高了票房。

只不過這關注力,對撲街電影基本沒用。撲街電影熱度越高,基本不漲票房,反而更拉低了票房。

所以就算看到了,余念站出來批評《張博》。不管是祁洪象,還是莫懷宣,都沒有站出來回應。

如果回應了,分明是送臉給人打啊。

反倒是輝煌影業,出人意料發聲了……

還在找""免費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簡單!


上一章  |  一個頂流的誕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