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省糧食行業協會的第四批放心糧油示范企業認定大會上,熟人各成小圈子,一個個豎起耳朵交流著行業動態。
老侯嘆氣道:“今年又少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啊。”
“可不是,這兩年,大大小小的面粉加工廠相繼倒閉,雖然有的加工廠還在經營,但前景堪憂,快熬不下去了。”
“面粉加工業日子不好過啊!”
閑著也是閑著,一聲抱怨起,其他人也跟著抱怨起來。
“現在是麥子漲價像坐飛機,面粉漲價像坐拖拉機。小麥買不到,面粉賣不出。而大公司則是形成了種植、收購、生產、銷售一條龍,誰的日子好過了?”老侯心有戚戚地感慨道。
話音未落,一位滿面紅光的熟面孔,進入了幾人的眼簾。
“老張的日子就好過嘍。”有人打破了沉默。
“聽說老張接受了嘉谷的條件,他的面粉加工廠進入了嘉谷的小麥供應體系?”
有知情人點頭:“可不僅僅是接受了嘉谷的條件,老張還主動請求嘉谷入股,花費了上千萬進行技改,引進了先進的制粉設備,產能從每天250噸提高到800噸……”
“臥槽,老張這么狠?”
“要不怎么說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呢?老張夠絕夠快,好像是第一批向嘉谷投誠的面粉企業吧,哪怕是為了豎起他這‘馬骨’,嘉谷都會力捧他的,日子能不好過嗎?”
最近這段時間,大家的心情可是一點都不輕松的。
受行業巨頭大舉布局上下游的沖擊,周圍已經出現很多倒閉的同行。暫時幸存的,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堅持還是放棄,是很多面粉廠老板面臨的共同困惑。
老張憑借著抱上嘉谷大腿,又是引進資金又是引進設備,很是羨煞了一些人。
眾人口中的老張,正在精神抖擻地和熟人打招呼。
剛剛敲定了與嘉谷的全面合作,技改路線已經確定了,嘉谷的投資也都支付了,他自然是一身輕松,渾身舒坦。
不過,他的得意,落在老侯眼里,就有些刺眼了:“老張的公司以后都要受嘉谷轄制了,說不準哪天還說不上話了,他得意個啥勁啊……”
因為嘉谷農產品供應鏈嚴格的準入條件,能“擠上船”的公司并沒有想象中的多。而且,也不是誰都想“擠上船”。
至于為何反對,理由就多種多樣了,有的是擔心公司易主的,有的是覺得還能得過且過的,有的是打算轉型的,當然,最多的,還是那些知道自己就算想抱上嘉谷大腿,也無法通過嘉谷審計的。
就像老侯,他的小麥加工廠,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