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農業強國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超級農業強國 >>超級農業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

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


更新時間:2020年08月06日  作者:凌煙閣閣老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凌煙閣閣老 | 超級農業強國 

作者:凌煙閣閣老書名:更新時間:2020/06/1201:32字數:3920

本站域名(菠蘿小說)m.boluoxs

嘉谷在桂省因地制宜地推廣蔗豆間種技術,大規模培養“新型蔗農”的舉動,慢慢地引來了政府的側目。

引進嘉谷,原意就是為了探索糖料產業的發展新路徑。

如今眼看著動作頻頻,不但是當地政府,連競爭對手都好奇嘉谷的成效。

于是,在得到嘉谷的同意后,桂省糖協組織了一批專家和業內人士,實地考察嘉谷糖業的制糖產業鏈。

國糧屯河和光明糖業兩家的負責人都加入了隊伍中,希望借此一窺嘉谷糖業的實力。

沒有甘蔗原料,糖廠什么都不是。因此第一個目標當然是甘蔗田。

其實,無論是隊伍里的專家,還是其他業內人士,對甘蔗種模式都談不上陌生,他們唯一感興趣的,就是甘蔗和大豆的產量。

雖然還沒到成熟期,但單看甘蔗和大豆蔥郁的長勢,就讓人對其產生極大的興趣了。

隊伍里有人就直接問嘉谷農資的技術人員何勁松了:“看這長勢,大豆預測產量有多少?”

何勁松平靜道:“大概是平均畝產干黃豆200公斤吧。”

“真的?”馬上有專家驚呼問道。

按照他們的經驗,大豆和甘蔗種,最高畝產不會超過150公斤。嘉谷這個產量如果落實,那絕對是本省作大豆高產的典型了。

國糧屯河和光明糖業兩家的負責人對視一眼,心里默默算了起來,按當地的干黃豆市場價格,那就是說,嘉谷種了黃豆的蔗田每畝可增收600元左右,這都趕得上一畝甘蔗的收益了,但這只需短短三個月。

這對于蔗農來說,吸引力不可謂不大看看旁邊笑開了花的老蔗農楊福堂就知道了。

至于甘蔗產量?

看看蔗田里拔的甘蔗,兩人在心里暗暗踱量,自家甘蔗區里的甘蔗長得有這么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還有含糖率等重要指標,也有可能會出現高產低糖的況,但那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

隨后專家們的測產也顯示了何勁松所言不虛:“嘉谷充分利用了高矮錯落和早期空間,既抑制了蔗行間的雜草生長,又減少了土壤水分蒸發,提高了甘蔗的抗旱能力,從而提高甘蔗的產量,最終實現甘蔗、早黃豆雙豐收……”

專家組一致認為:嘉谷在應用大豆與甘蔗等作物間作效果顯著,是目前桂省大豆與甘蔗等作物間作方面水平最高的企業。

這個結論一出,隊伍里心思各異。

榨糖廠倒是沒有什么好說的,各家都是大同小異,真正吸引了眾人注意力的,是嘉谷糖業對甘蔗資源的綜合利用。

大家都知道,嘉谷糖業在澳大利亞擁有最先進、附加值最高的蔗糖產業鏈,但明顯可以看得出,嘉谷糖業沒有在國內照搬這個模式。

譬如澳大利亞的蔗糖產業一般用蔗渣發電和為蒸汽機提供燃料,這是澳大利亞政府最支持的產業。

但在國內,沒有政府的補貼,這顯然是不經濟的。

國糧屯河和光明糖業的負責人對此還有些遺憾。

何勁松介紹道:“我們探索用甘蔗制糖產生的廢液制造有機肥還地,甘蔗梢用來養牛,牛糞入池發酵產生沼氣,沼液還田,即使是甘蔗渣也用來育菇……”

展現在眾人面前的,就是正在建設的一個中型養牛場;以及已經建好的育菇棚。

出乎眾人意料的,是育菇棚里已經開始種植蘑菇了。

何勁松解釋道:“在甘蔗渣、甘蔗梢中添加牛糞,經過堆積,發酵,翻堆,可制成適合姬松茸生育的最佳培養料。現在甘蔗渣有限,我們只是試生產……”

“松茸?”不少人大吃一驚,這里能培植珍貴的松茸?

“哦,雖然是一字之差,但姬松茸與松茸是完全不同的菌類,它又叫巴西蘑菇,價格比松茸便宜多了。”何勁松連忙解釋道。

姬松茸原產地就是巴西,后來被島國人證實,有抗癌、提升免疫力的效果,因而聲名大燥。

“有抗癌作用?那價格肯定也不會低吧?”有人不淡定了。

何勁松輕描淡寫地說道:“還行吧,按照我們公司培育的姬松茸品質,加工后價格大概在每斤150元左右。”

因為姬松茸的產地、品質、市場的不同,所以它的價格天差地別。當然,嘉谷培育的姬松茸,品質基本是達到了頂級,價格自然也是最高。

一個占地僅為02畝的菇棚,一年可采十茬菇,每年可產菇三千公斤,年產值四十多萬……看著眼前并排的上百個菇棚,眾人默了。

這哪里是育菇棚啊,簡直就是“金窩窩”啊!

都不用看其他項目了,單單是甘蔗渣作為原料培育姬松茸,就能看到,嘉谷糖廠的甘蔗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能帶來多大的附加效益了。

國糧屯河和光明糖業兩家的負責人心莫名沉重。

何勁松沒有說,他們也不知道,除了傳統白砂糖、赤砂糖外,嘉谷食品實驗室還通過合作研發了精制糖、高端藥用紅糖、液體糖漿、低聚果糖等產品,準備謀劃著與韓進口糖漿展開競爭。

就拿低聚果糖來說,市場價是普通蔗糖售價的三十多倍一根甘蔗中可以“榨取”的價值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但兩家國內大糖企的負責人同時想到了,如果是像今年這樣糖業效益好的行市,他們和嘉谷糖業的差距,無非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但如果是往年那樣糖價低迷,行業虧損的況,可能就是生和死的區別了。

畢竟,哪怕嘉谷糖業在制糖業務上同樣虧損,但在產業鏈的其他環節上是大賺特賺,霸氣地說一句,人家虧得起。

隸屬國糧集團的國糧屯河還好,光明糖業的負責人卻從來沒有如此清晰地意識到,未來的競爭,已經從產品之間、企業之間甚至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升級為產業生態圈的競爭。

現在的問題是,面對嘉谷已經初具規模的產業生態圈,自己該如何戰勝他們呢?

新書、、、、、、、、、、

網站地圖導航:


上一章  |  超級農業強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