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王龁等果然收到了樊於期的傳訊。
其中所言的意思很簡單,意思是說樊於期受了王令,前往伐趙,因為輜重的原因,在屯留停留了兩日。
因為停留了兩日的原因,導致延緩了行軍,內心里是萬萬不敢耽誤克邯鄲的良機。
愿意先行一步前往邯鄲圍城,但是,闕與被燒了,肯定糧草會出現問題,請王將軍趕往晉陽籌備糧草,大家在邯鄲城下見。
樊於期這么做的用意和起因是什么呢?
用意不用多說,我要去邯鄲,但是打邯鄲,也不足以讓秦軍開始農耕戰。
實際上,現在的秦國還有兩項巨大的工程沒有做,所以掀起戰爭時,糧草的策略,一般都是搶奪,和后方運轉,秦軍在攻陷了城池之后,首要任務,就是奪糧食。
有了充足的糧食做后盾,大軍才能緩緩往前,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
糧食決定了你的路程,按照這個道理,先前的戰役,大家應該搶了闕與的糧食,然后用闕與晉陽的糧食支持我在邯鄲的軍隊。
但是,闕與被燒了啊,糧食沒了,那能不能去晉陽調遣啊,我怕耽誤了時間,我就先走一步了,大家邯鄲見!
蘇劫看了幾眼手里的信件,朝著王龁道:“將帥,看來樊將軍已經準備好了說辭!到是有心了。”
王龁冷哼道:“此等作派,枉顧小人!”
王龁不滿的怒吼了幾句,不過卻沒聽到蘇劫答話,這才轉過身去,看到蘇劫居然拿起了筆墨在桌案前,書寫起來。
王龁走了過去。
“蓋聞樊將軍圖危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強秦弱趙,奸妄執柄,專制朝權,終有邯鄲之敗,宗室焚滅,樊將軍誅殺逆暴,替王行事,可名義矣!劫豈有不助之理!”
蘇劫的意思是。
我蘇劫聽說,你樊於期會以即將面臨的危機來制定策略,用以應付還沒有出現的變化。
就像你這個忠心的臣子面臨問題了,又在艱難尋求對策,來確定自己的地位。
是以你有非常的能力,做非常的事,然后立下非一般的功,這些都是我能預見的。
如今秦國強大趙國衰弱,趙國的奸臣把持著朝堂,專橫的占有了權力,邯鄲就一定會敗亡,宗室也會被焚燒,樊將軍誅殺了這些人,就是替大王行了義事,我蘇劫怎么會有不相助的道理。
緊接著。
蘇劫繼續寫著破敵的良策,總體表述的意思是就是,邯鄲現在特別的空虛,城中也沒有大將,將軍只要圍城了,一定可以輕易的將邯鄲攻打下來,我等就在后面替將軍搬運糧草,等邯鄲下了城,分我一份功勞就行了。
蘇劫滿意的看了看手中的書信,道:“將帥,來而不往非禮也,想必樊將軍看到這封回信一定會非常的愉悅的。”
王龁看了看蘇劫的信件,內心都不由顫粟,嘴角也不自覺的抽搐了起來。
半刻后,才問道:“既然蘇將軍這般決定,本帥自然沒有異議,只是蘇將軍要陷這樊於期于不義,那我大秦十五萬將士豈不是跟著受戮?”
王龁此時的意思是,蘇劫準備來坑樊於期,那豈不是連帶著十五萬大秦男兒也要跟著遭殃嗎,畢竟邯鄲是非常危險的。
蘇劫哈哈笑道:“將帥多慮了,樊於期不明敵勢,必定會讓我軍損傷,我豈會棄之于不顧,若要破邯鄲,關鍵便在墨家矩子和兵家巨首二人,他豈會是對手,不過,我若是暗中潛伏于軍中,探清這二人抵抗我軍的策略,便可想辦法破除二人的威脅!”
“暗中潛伏?你準備怎么做呢。”
見王龁相問,蘇劫道:“請將帥稍等片刻!”
蘇劫轉身便出了軍帳,讓王龁摸不著頭腦!
一炷香之后,帳外忽然跑來了一個士卒,道:“將帥,我有一計可破趙軍邯鄲城啊!”
看裝束,是個很普通的士卒,面色黝黑!
王龁眉頭一皺,心道,“怎么敢如此放肆!就是蘇劫當年,也是被他召喚而來。”
王龁頓時怒道:“成何體統!軍中大事,豈敢隨意胡夸,出去領二十軍棍。”
只見士卒嘿嘿一笑,頓時聲音一變,道:“將帥,你怎要鞭打末將,末將可是真有破敵之策啊。”
王龁一聽,這不是蘇劫的聲音嗎,幾步上前,圍繞著蘇劫看了一圈,咋舌道:“你還有這本事,你不會是想混入到樊於期的軍隊里去吧。”
蘇劫道:“有末將在,還能讓我這十五萬男兒無故送命不成!”
實際上,蘇劫真正這么做的打算可謂是深遠。
其一,一旦兵臨邯鄲城下,墨家矩子也好,兵家巨子也好,必定會擺出大陣,用以拒敵,他便可藏匿在軍中,以他的身手,自然可以保證萬無一失,還能暗中摸索這些大陣的規律。
如果蘇劫以真身陷入大陣之中,是擔心孫云孟起二人不額外招呼他的?
可是若是以小兵的身份混進去了,那就簡單多了。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十五萬大軍的兵權,他是一定要奪回來的,要奪回來,首先就是要擺平樊於期,若是潛伏在軍中,找個機會,就把樊於期給賣了,樊於期估計都還在云里霧里,一旦主將被趙軍抓了,還擔心他不死?
想想都爽啊。
關于樊於期,蘇劫為什么一定要弄死他。
并不是因為樊於期攜帶私心,要奪兵權的事,這些不至于讓蘇劫起了殺心,而且,樊於期本身卻是大將之才。
可偏偏,樊於期居然對嬴政行了叛變之事。
嬴政是子楚的兒子,這個作為后世人蘇劫來說是清楚的。
但是,關于嬴政的血脈問題,在樊於期這里,被其做了大文章,還借此發動了屯留兵變討伐嬴政。
事情發生在秦王政七年,五國合縱秦國反攻之際。
兵變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憎恨和編排呂不韋納妾盜國的事。
那個時候,成蛟已被封為了長安君,樊於期對成蛟說:“今王非先王骨肉,惟君乃是嫡子,而君手握重兵,若傳檄以宣淫人之罪,明宮闈之詐,臣民誰不原奉嫡嗣者。”
不僅如此,他還將此事編造了一篇檄文,將檄文四下傳布,大秦上下百姓皆知!
可是歷史謎團出現了。
要知道,呂不韋相贈姬妾的事情,在開始是鮮有人知道的,因為特別的敏感,容易被有心人抓住利用,于王室不好看。
但是,又是誰故意將這件,秦王和呂不韋都有意要隱瞞的事情告訴了樊於期,并促使樊於期借此為由而發起叛變呢?
百姓一旦知道,你可以想象后世的噴子,加上信息不通,謠言一起,必成千古之謎啊。
所以,蘇劫想著,干脆借此次機會,把這樊於期給忽悠死算了。
樊於期一死,就不會再出現兵變,更不會出現荊軻刺秦。
王龁看了半天,嘆道:“哎,本帥都替這樊於期起了擔憂之心啊。”
王龁自然暫時還不知道,蘇劫要弄死樊於期,只是知道了樊於期不肯交出兵權,他二人強逼是沒用的,只能用些怪招。
但是蘇劫這么做也是可以的,至少,可以第一時間探清邯鄲的反攻情況,以蘇劫的謀略,到時也可以給樊於期諫言。
有蘇劫在,十五萬大秦男兒的性命,才有了保障。
蘇劫道:“將帥放心就是了,到時候等樊於期大軍入城,將帥只需說分出一千士卒挪運糧草,跟隨大軍同去邯鄲便可,他樊於期如何會拒絕呢,我等到了邯鄲后,便充入軍旅,這樣,末將也就安心的潛伏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