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第五十三章 風雨如晦 (大碗,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日月 >>盛唐日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三章 風雨如晦 (大碗,求訂閱)

第五十三章 風雨如晦 (大碗,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0年08月07日  作者:酒徒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酒徒 | 盛唐日月 
請安裝我們的客戶端

看更多好書離線下載無網閱讀

第五十三章風雨如晦

夜間模式

第五十三章風雨如晦

冬雨夾雜著雪粒子,打在御書房的窗子上,“噗噗”作響。

如果換作往年,雪粒子在將融未融時刻,就會與周圍的雨水重新凝結成冰,將糊窗的綢布凍得宛若琉璃。但是今年,這種有趣的景色卻不會再出現了。水爐子通過特制的生鐵管道,將熱水源源不斷地送往暖氣片中,又源源不斷地將冷水帶走。把整個御書房,變得每天十二個時辰都像晚春時節一般溫暖。

應天神龍皇帝很喜歡熱水通過管道的聲音,這讓他感覺非常寧靜。

當年他被從皇位上趕下來,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廬陵安置。而廬陵的冬天不但寒冷,并且潮濕,將他折磨得經常痛不欲生。

所以,每當天氣變得寒冷潮濕的時候,那些不愉快的記憶,都會出現在他腦海里,讓他的心情變得煩躁而又消沉。而今年,水爐子管道里流淌的熱水,卻將寒冷和潮濕一起驅散,留給他的,只有干燥和溫暖。

這套水爐子,和皇宮里其余三十多套水爐子,都是他向軍器監少監張潛“勒索”來的。還有十多套“勒索”來的水爐子和銀火鍋,則被他賜給了弟弟李旦,妹妹太平公主和其他幾個皇親國戚。

凡是被賜予兩件物品的皇親們,都專門寫了表章向他謝了恩。并且在表章中對水爐子贊不絕口。而據他所知,如今長安城內,水爐子已經迅速取代了火盆,成為達官顯貴們冬天取暖地首選。

這東西可以將爐膛安在室外,或者安放在另外的一間屋子里,將柴碳和煙氣,都與居住者隔離。而熱水,則將溫暖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既溫暖,干凈,又有效避免了碳毒被人吸入之憂,贊一聲“巧奪天工”,也不為過。

在內心深處,應天神龍皇帝李顯對于此物的喜愛程度,甚至遠遠超過了風車、機井和水門。后三樣東西組合起來,雖然威力巨大,為長安城內徹底解決內澇之憂。但受益者主要是南城百姓。大明宮從落成那日起,就沒受過內澇的困擾,有沒有風車、機井和水門,日子都一樣!

不過,這話,李顯心里想想就行了。無論如何不能當眾說出來。否則,肯定有一大堆言官會爭先恐后上本,噴他不知道民間疾苦。雖然,雖然那些言官們這輩子吃過的苦,未必有他這個皇帝多,并且很可能連韭菜和麥苗都區分不清楚。

“圣上,圣后派遣尚寢局女史過來請示,圣上今晚準備在何處安歇?”監門大將軍高延福的聲音,緩緩在李顯身邊響起,讓他的好心情瞬間消失殆盡。

不是因為高延福本人,而是因為皇后韋氏所問的那個問題。

屋子里頭溫暖如春,人也會跟著生機勃發。韋氏年齡比他小三歲,身體又因為經常練習瑜伽術,而柔韌強健。讓他已經連續兩年多,都覺得力不從心。雖然韋氏從來不抱怨什么,甚至還頗為賢德的推薦其他妃子為他侍寢。但是,每當歡愉結束之后,看到韋氏眼睛里不經意中流露出來的幽怨,他都倍感無力和負疚。

這種感覺,同樣不能宣之于口,更不能求醫問藥。他做皇帝,已經被親生母親趕下臺一次,被很多權臣污蔑說不夠格。如果連做男人也得吃藥來輔助的話,他這輩子就活得太失敗了!

“告訴女史,朕今天需要批改奏折,就在書房旁邊的寢宮里安歇了。讓皇后和尚寢局,不必安排任何妃子過來伺候。”偷偷在心里嘆了口氣,應天神龍皇帝背對高延福,笑著吩咐,唯恐被老太監看到自己臉上的痛楚。

而監門大將軍高延福,最稱職的地方就在于,從不窺探自己職責外的東西。聽了李顯的吩咐之后,立刻像平時一樣躬身領命,隨即,快步走出了御書房。

“朕只是累了,休息兩天,就會好起來!”如同以感覺往力不從心時一樣,李顯自己用語言麻醉自己。然后拖著肥胖沉重的身體,緩緩挪向書案。

今天書案上的奏折,被整整齊齊地分為兩摞兒。左邊稍高的一摞,是仆射蕭至忠、諫議大夫李景伯、監察御史裴漼等十多人所上,力數寺院奢華無度,僧尼泛濫之罪,勸李顯將少監張潛遇刺之事,交給有司一查到底。打擊佛門的囂張氣焰,并且從此制定下嚴格規定,限制寺院的數量、規模,以及度牒的發放。

其中甚至有官員列舉出了具體數字,敦煌一地,男女百姓總計不過二十二萬,卻有佛寺二百八十余座。當地半數土地,都被佛寺侵占,百姓全都成了和尚們的佃戶。而寺院從未給官府交過任何賦稅,反而以各種理由,讓百姓去為寺院白干活,美其名曰佛役。凡是有不肯遵從的百姓,輕者指使地痞無賴,將其從當地趕走,重者,則讓其尸骨無存。

還有地痞無賴,則以佛門的在俗世的“行走”自居,坑蒙拐騙,包攬訴訟,無惡不作。官府派差役捉拿,這些人則朝佛寺中一躲。和尚們自然會出來,以佛門乃是清凈之地,將差役統統堵在門外。

另外稍矮的一摞奏折,則是兵部尚書宗楚客、太府卿紀處訥和太常卿鄭愔等人所上。與蕭至忠等人針鋒相對。堅持認為佛門有教化百姓之功,且每年都會舉辦大型法會為國祈福,不可輕動。并且認定了對張潛的刺殺案,只是私人恩怨,與佛門整體無關,也不代表著佛門不尊重朝廷。

每當朝堂上出現這種爭執不下的情況,應天神龍皇帝李顯,向來是不會當場作出決斷的。哪怕他已經在心里頭,認可了蕭至忠等人的觀點,也必須緩上一到兩天,再于某次朝會之時,一錘定音。

這是他母親則天大圣皇后通過言傳身教,讓他領悟到的帝王之術。好處主要有兩個,首先,避免沖動之下作出錯誤決定,過后又出爾反爾。其次,則是讓群臣感覺到帝王的神秘,輕易不敢起把持朝政的念頭。

“這江山終歸是朕的!”將兩摞奏折全部推到一邊,李顯百無聊賴地將手探向書案下的抽屜。那里邊,都是他看過,并且感覺值得偶爾拿出來再看一遍,或者一時半會兒不急著處理的奏折,所以,每當沒有要緊事可做的時候,他都會找幾份出來翻翻。

信手抽出來的第一份奏折,就讓他眼睛彎了起來,嘴角緊跟著微微上翹。那是水爐子的進獻者,軍器監少監張潛的告狀奏折,無論行文方式和字體,都跟別人的奏折大不相同。“臣本一介草民,渭南種田為生,幸蒙圣上破格提拔……”

“你種田為生,朕就沒見過敢將一份藥賣十萬貫的種田郎!”輕輕將奏折丟在書案上,李顯笑著搖頭。

除了開頭部分模仿出師表,有些不倫不類之外。奏折上所羅列的功勞,倒是貨真價實。據李顯所了解,不算此刻正在他身邊“咕嘟嘟、”做響的水爐子,酒精、風車、水車、水門,還有眼下長安城中尋常百姓都用得起的鐵皮火爐,無論哪一樣物件,都堪稱利國利民。

而最近當眾展示的火龍車,更是讓李顯印象深刻。根據過后高延福拿回來的火藥(酒精)配方,李顯專門命令人動用火龍車做過試驗。所噴之處,烈焰騰空,水潑不滅,土壓不熄!

秘籍,其實全在添加了固定比例的硫磺、面粉和菜油的火藥(酒精)上。新式配方的火藥(酒精),不能再當藥物清洗傷口。但燃燒時的威力卻增加了不止一倍。絲毫不亞于西域諸國所產的猛火油,而對大唐來說,此物遠比猛火油容易獲取,價格也絕對能夠承受得起。

“卻不料惡僧欺臣家世寒微,竟登門相辱于前,當街行刺于后……”這句,寫得也好。再度抓起奏折,又掃了幾眼,李顯點了點頭,暗暗在心中做了決定。

無論與公還是與私,這口氣,他都必須替張潛出。

此人是他這個皇帝一手提拔起來的,即便真的與白馬寺的滅門案有關,也應該是他這個皇帝命令大理寺查明真憑實據,才能按律處置。幾個和尚不分青紅皂白當街行刺算什么事兒?朝廷的顏面在哪,大唐的國法又在哪?更何況,此事起因,還是和尚去堵門敲詐?

“高監門”想到慧岸和尚最初去敲詐張潛,很有可能是因為安樂公主而起。李顯心中的火苗就開始翻滾,抬起頭,高聲向門口呼喚。

平素一喊就會出現的監門大將軍高延福,這次卻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御書房的門,被兩個宦官輕輕推開,他的患難之妻,大唐順天翊圣皇后韋無雙,在七八名宮女的簇擁下,裊裊婷婷地走了進來。

“高延福被臣妾趕去休息了!”順手將一碗羹湯,從身后宮女手捧的漆盤上端起來,韋后如一個尋常百姓家的妻子般,溫柔地勸說,“圣上不要這么辛苦,有些事情,安排給蕭仆射做,遠好過自己勞心勞力。這份雞茸羹,是妾身親自下廚,按照你以前喜歡的口味熬的,圣上趁著熱,趕緊喝一點而補補身體。”

說著話,又從漆盤上取了湯匙。將碗里的雞湯,親手喂給丈夫吃。

“無雙,辛苦你了!”李顯心中的怒火,迅速被妻子的柔情澆滅。笑著道了聲謝,乖乖地張開了嘴巴。

湯里邊加了鹿茸,黨參等物,遠不是他曾經喜歡的鮮味。但是,念在是妻子親手熬制的份上,他也不忍拒絕。一口接一口,喝得酣暢淋漓。

尋常富貴人家,甭說做了公侯,恐怕一個開國縣男的夫人,都不會再親自下廚了吧!而韋氏,卻從夫妻兩個廬陵落難那時起,就為他做飯煲湯,一直堅持到了成為順天翊圣皇后。

請安裝我們的客戶端

看更多好書離線下載無網閱讀


上一章  |  盛唐日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