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都平靜而樸實,讓穿越之后習慣了轟轟烈烈的和馬有點不習慣。
北葛氏高中吹奏部在全國吹奏大賽上拿了個三等獎,不過作為自選曲目的《星之所在》獲得了廣泛好評,和馬也因此被捧成了音樂天才。
不過,和馬總感覺那些吹捧的音樂家和評論家,都維持了一種默契,吹捧完了就完了,并沒有人跑過來說什么“期待您的新作”這種話。
說不定他們都像橫山顧問那樣,認定了《星之所在》是南條家從落魄作曲家那里買來給和馬鍍金用的曲子。
對此和馬也沒什么辦法,畢竟現在他的音樂方面是真的菜,除了親眼看著他弄出了星之所在的幾個妹子之外,沒人相信他真能寫出曲子來。
只有和馬再當眾當一回文抄公,抄一首新的曲子出來才能改變這種狀況了。
和馬也不急,現在先考上東京大學再說。
等考上東大,解除了危機,再去當文抄公抄曲子不遲。
現在就先每天早上和晚上各抽一點時間來練口琴,一方面調節一下生活節奏,另一方面為將來做準備。
說不定口琴練到一定程度,會獲得口琴技能方面的稱號,到時候就能吹口琴給自己加BUFF了。
七月很快過去,到了八月,對日本來說重要度僅次于元旦的孟蘭盆節就要來了。
其實日本人的元旦就相當于中國的春節。
當年明治維新的時候,日本人取消了農歷,把傳統農歷節日的習俗都強行移動到了公歷對應的日子上。
于是原本日本人在農歷春節時才干的事情,比如初次參拜啊、玩百人一首啊,發紅包啊,都移動到了公歷的元旦去了。
這孟蘭盆節也是一樣,本來是農歷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日本人給挪到了公歷七月十五,后來又往后調整了一個月,放到了公歷八月十五。
日本到孟蘭盆節這一周,有法定假日,叫“盆休”,然后各地都會舉行不亞于新年的慶祝活動。
有大型神社的地方,比如京都、奈良,就會在山上點火寫字——用火盆在山上連成巨大的文字,在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到那種。
而煙火大會這種常規慶祝方式,更是在各個地方都有。
對于日本人來說,看完孟蘭盆節的煙火大會,就意味著夏天的結束。
這已經成了青春文藝作品中,非常有象征意義的文化符號。
&(第1/3頁)
Copyright頂點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