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大宋第三百六十八章 書攤偶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食在大宋 >>食在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八章 書攤偶遇

第三百六十八章 書攤偶遇


更新時間:2022年04月30日  作者:古藜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古藜 | 食在大宋 
賬號:

密碼:

熱門:



古藜:

不不不,肯定是她多想了,那只金鎖是哥哥的,爹不賣,只是因為要留個念想。在喧嘩熱鬧的街上走了一圈,文舒的心漸漸的靜了下來。

爹待她這么好,她就是親生的!誰說也沒用。

“阿寧,阿寧,你看。”

正想著呢,忽然感覺王玲在扯她胳膊,順著她的視線往前看去,卻見是一方書攤。

書攤不大,上面卻堆滿了成摞的書籍,好些書頁都卷邊發黃了,應該是從哪里收來的舊書。

攤前背對著他們站著一個襕衫的書生,看背影來年紀應該不大。

“你不是喜歡讀書么,要不要去看看?”

文舒看了眼她,又看了眼那書生,好笑的點點頭。

反正她也是要找書的,看看也無妨。

雖說那小攤子上有《夢括筆談》的可能性不大,但世事無絕對。

若是趙大公子所言當真,《夢括筆談》的上冊真是他在街邊撿的,那她從小書攤上淘到中冊和下冊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網址ps://m.wmx.

“古書舊寶三十文一本,隨挑隨選,兩位小娘子可需要推薦吶?”二人剛走上前,就迎上了攤主熱情的招呼,

“可有筆記閑談?”文舒開門見山。

“有有有,小娘子可是來著了,我這最多的就是筆記閑談。”攤主將右手邊兩摞最高的書籍搬掉上面幾本,便露出了下面成摞的筆記,“喏,這些都是,小娘子可以慢慢選。”

一番動靜,驚動了旁邊看書的小郎君,對方好奇的朝這么看了一眼,然后發現竟然是熟人。

“文家妹妹?”對方一臉驚訝。

文舒也沒想到書攤前站的人竟然是孫興,早知道她就不過來了。

“原來是孫郎君,好巧。”她禮貌的點點頭。

“文家妹妹也來買書?”

“嗯,隨便瞧瞧。”文舒不欲搭理他,回答的十分敷衍。省得他那個娘又要發瘋,以為誰都喜歡她兒子。

那邊孫興還想再說什么,文舒卻已經從攤主指的那摞書里拾起了一本在看。

孫興見狀只能將話咽了回去。

見對方不再說話,文舒松了口氣,認真的翻看手里的書頁。她看書的時侯,一旁的王玲也沒閑著,也裝樣子隨手抽了本書在手里翻看。

實則卻在觀察一旁的孫興,聽他們剛才說的話,似乎認識?

可阿寧為什么從來沒跟她提及過。

觀他衣著,應該是讀書人。就不知入的是正經太學,還是算學、律學這些雜科。看長相也算斯文俊秀,若不是阿寧喜歡的人,她倒是可以好好接觸接觸。

相比于嫁給普通的市井商戶之家,這日后可能中進士的讀書人更得她心意。

她這邊暗自思量,那邊文舒已經快速的翻完了所有筆記書籍。讓她失望的是此處筆記雖多,卻沒有多少有價值的東西。

別說她的目標《夢括筆談》了,就是能兌一兩百積分的書也一本沒有。

看來,想在小攤子上找到另外兩冊,希望十分渺茫。

將最后一本書合上,文舒腦海里突然回響起出門時,她爹的那句‘出去啊’不禁心頭一凜。

她爹怎么知道她們要出去?

他不會都聽見了吧。

想到這里,文舒扔下書就跑,把還在觀察孫興的王玲嚇了一跳。

“哎,你干嘛去?”

“有事,回家。”文舒頭也不回的道。

說話間,人已經跑到了街對面,拐進了一條巷子。

“文家妹妹走的這么急,是發生什么事了嗎?”望著文舒遠走的方向,孫興問一旁的王玲。

“不知道啊。”王玲茫然的搖搖頭,旋即問旁邊的孫興,“郎君與文舒認識?”

她平常都是喚文舒的閨名阿寧,但現在對面的是外男,在不知道他們關系到底有多好之前,隨意透露文舒的閨名,對她來說是一種危險。

“嗯,我家二叔住在蕭茶巷,與文家是鄰居,我與文家妹妹見過幾面。”

“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文舒剛才對他的態度并不親熱,甚至還有幾分避嫌。

原來只是泛泛之交,怪不得沒對她提及。

“不知小娘子是.....”

“我與文舒是手帕交,自小一起長大的。”

“小娘子也住在蕭茶巷嗎?怎的以前從未見過。”

“哦,我不住蕭茶巷。不過也不遠,在隔壁巷。”

知道防人之心不可無,王玲留了個心眼,沒將自己家的具體位置報出來。

“小娘子也喜歡讀書。”孫興看了眼她手里的書。

王玲今日狀態十分好,她本身五官也不差,在好氣色的加持下,更顯得面若桃花,青春活潑,看得孫興心里一陣激蕩。

再看她翻書,以為也是識字的,心里又多了一層歡喜。

可王玲其實根本不識字,怎么會喜歡讀書?

不過在外男面前,特別是讀書人面前,也不想跌了份,讓對方看不起。便支吾道:“看得少,也就看些識字的書。”

說著,將手里的書遞給攤主,“就要這本吧。”

孫興以為她是不好意思,再看她遞過去的書是《詩經》,更覺得她是在謙虛。

王玲不知道,她隨意拿的一本書,會在孫興眼里留下了這么一個“美麗”的誤會。

實際上,她買書也不是純為了在別人面前掙面子,也是真想認真讀讀書,識識字。

雖然她不認得,但阿寧認得啊。回頭她把書買回去,每天讓阿寧教一兩個,她定然不會拒絕。

事實上,阿寧曾多次提出要教她識字,只是那時她一門心思的研究胭脂水粉,又覺得單識幾個字沒什么用,就拒絕了。

如今想來,真是大錯特錯。

讀書識字雖然費腦,但學好了,用處也不少。

遠得不說,就說近的,不僅能夠記帳算帳,就是嫁人,這認字的小娘子怎么也比大識不字一個的小娘子吃香啊。

更別提,她自己還想嫁讀書人。這大字不識一個,日后如何跟夫君溝通。

隨著年齡漸長,王玲是越來越知道讀書的好處了,特別是文舒讀書后,她覺得她都厲害了不少。

之所以拿這本書,也是因為她曾經在文舒的書箱里看過這本書,阿寧當時還跟她說過,這本書叫“詩經”。

只是,她當時對書本并不感興趣,所以也沒有追問過書里講的是什么。

要是她當時追問了,恐怕眼下還不一定有勇氣拿這本書。

小說相關

《》是作者:古藜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


上一章  |  食在大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