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大宋第五十七章 夜半伐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食在大宋 >>食在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七章 夜半伐木

第五十七章 夜半伐木


更新時間:2020年07月15日  作者:古藜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古藜 | 食在大宋 
正文卷

正文卷

倒計時開啟,距離傳送時間還有三分鐘就在文舒揮汗如雨的砍下第五截樹枝的進候,腦海里突然傳來的了小星的提示。

這是她上樹前特意設置的時間提醒,也是前不久她才發現有這個功能,想起以前,時刻拎著口袋,一刻不敢放下,唯恐突然間被傳送走,而來不及撿東西的她,文舒默默的替自己掬了把同情淚。

小星這個“人”啊,什么都好,就是太冷了!

很多事情只有你主動開口問,她才會回答,否則絕不多說一個字,文舒不明白,這樣的“人”到底如何長大的,她有朋友嗎?

時間只剩三分鐘,她也不貪多,當即麻溜的爬下樹,將丟在樹下的棉褲棉襖穿好,然后又用隨身帶來的繩子將砍下的樹枝牢牢捆好。

等這一切做完,時間只剩下了十幾秒,而小星的聲音也在腦海深處不斷的響起.......

十,九,八,七,六,五,四.........

隨著時間越來越近,文舒忽得有些緊張,左手緊緊拽著兩個口袋,右手提著捆樹枝的麻蠅,抿唇等待著最后一刻的到來。

重新回到閨房,昏黃的燈光中,再次傳來重物落地的聲音,這次卻不是文舒摔到了,而是她帶過來的丹樹枝因為太長,將桌椅給碰翻了。

文舒嚇了一跳,緊張的望向房門,生怕她爹聽到動靜又提燈過來了。

好在這次許是真的睡得沉了,直過了好一會,她都沒聽見對面傳來動靜,重重的舒了口氣,她又面現難色。

房間就這么大,這些丹樹枝要藏到哪里才不會被她爹發現呢?

五根大腿粗的樹干上生有許多分岔的枝葉,堆在一起足足占了半個房間,不管是寬度上還是高度上,文舒有些無力,當時光想著砍了,卻沒想過這些東西運回來藏哪。

她在房間掃視了一圈,最后她將目光放在了床底,不過,那床底的高度顯然是不可能全部塞下這些樹枝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先將樹干上的樹枝全部砍下來,然后將長長的樹干也砍短些,再排排整齊,才有可能塞得進去。

只是,這大半夜的動刀動斧,真的不會驚動她爹嘛!

文舒有些猶豫。

可不動,明天只要一開房門,她爹都不用過來,只需站在他自己房門口,往這一撇,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到時她要怎么解釋。

我的天爺啊!

文舒為難的頭發都要抓禿了!

這時,院外突然傳來幾聲巨晌,也不知是哪個守歲的頑童點了炮仗,不過這聲但是點醒了文舒。

對啊!今天是除夕,像這種偶然間突然晌起的聲音經常會有,那么她是不是可以趁著這股東風,趁勢趕緊將樹砍了,有炮仗聲的掩護,她爹就算聽見動靜,應該也不會在意吧?

打定主意,她當即動了起來,沒得一會,寂靜的夜里便傳來了“咔,咔”的伐木聲。

東屋的文泰翻了個身,卻沒醒,因為夢里他也正滿頭大汗的揮舞著斧頭做壽材呢。

另一頭的西廂,文舒卻一直提著心,雖然手上不停的砍著枝條,但卻還時刻豎起耳朵聽對面有沒有動靜。

就在這種擔心受怕的情況下,等所有枝條都處理完后,已是半個時辰后。

這時,夜也深了,外頭傳來的更夫打更的聲音,她清楚的聽到梆聲響了三下。

將所有木頭整齊的碼到床下,又把腳凳推過去擋嚴實了,文舒才舒了口氣,將碰倒的桌子扶起來,然后坐在桌邊,思索如何售賣這些丹果。

直接賣給藥鋪肯定是不行的,她相信丹果可以治療黃疸病,可那些沒見過的大夫必然是不相信的。

至于病人.........倒是有可能,不是有句話叫病急亂投醫嘛。

經過一番思慮,她心中已有了方案,只等初二過去再具體實施,這般想著想著,已到四更。

眼看離五更還有一個時辰,而勞作了半夜的文舒也有些困了,只是不能睡啊,她還要守歲呢。

站起身,文舒伸了個懶腰,瞅著窗外的萬家燈光,從書桌上撿了本論語讀了起來。

不過這實在不是什么好主意,像論語這種讀物平時讀讀還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簡直就是催眠神器,文舒看了還不到一刻,便感覺上下眼皮困的直打架。

她掙扎著不讓自己睡過去,為此不惜狠狠擰了自己一把,同時心中喟嘆,還是書里的內容不夠吸引她呀,這要是來本山海經,她能看一整夜都不帶眨眼的。

說到山海經,她心里突然冒出一個念頭,要是李夫子能把山海經借她抄譽一份就好了。

只是山海經乃上古奇書,存世極少,其價值不言而喻,若非通家之好又或是故友至交是不好開口的,她一個只讀了一年私塾的學生,哪來這么大的臉。

想了想,她只能將念頭摁下。

好不容易挨到五更,文舒立馬放下書,跑到東屋將文泰喊醒,接來下開門放炮的事情,她爹會操持,用不著她操心,是以她很放心的回房補覺了。

這一睡,便到了大年初一的辰時,又稱元日。

文舒醒時,文泰已經貼好了新的灶神像,并且煮好了的熱騰騰的餃子,簡單洗瀨一番后,父女倆吃完餃子,便提著東西去了孫家。

大年初一走親戚拜年,是約定成俗的規矩,只是文家在京城并無親戚,所以只能去訪友了。

孫家算是文泰這些好友里面走的最近的,因為孫家在京城也沒親戚,老家都離得遠,所以每年便相互走動著,也添著熱鬧氣,又因孫和平比文泰年長兩歲,所以每次都是文泰先登門,然后孫家再回門。

拜年的東西也都是有定例的,一般是兩盤自家做的花饃,再沽一壺酒和兩樣果子便成了,果子可以是干果也可以是鮮果,酒一般都是腳店常賣的三黃酒。

父女倆到時,孫家的院門正開著,遠遠的便能聽見里頭傳來說話聲,其中一道陌生的女聲猶為響亮。

“二弟,二弟妹,這事件就拜托你們的,興兒若是能高中,你們面上也有光,是不是。”

孫家這是來親戚了?父女倆同時一怔。

如有侵權,請聯系:##gmail(##)


上一章  |  食在大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