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外來物種應限制(第三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帶著系統來大唐 >>帶著系統來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外來物種應限制(第三更)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外來物種應限制(第三更)


更新時間:2021年02月04日  作者:農家一鍋出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農家一鍋出 | 帶著系統來大唐 
歷史軍事


“像這個就留種,留這一個黃瓜。主干粗,而且高度正好,它長得又大。”

李易指著一個黃瓜說,這個黃瓜距離地面有六寸左右,應該摘了。

還能長,因為緊貼主干,養分供給最足,同時這個秧子比其他的看上去粗。

屬于留種的好苗,如果有需要,得單獨搭小架子,為這個黃瓜搭,然后系上個紅色的繩子當標記。

藍色的繩子和其他的顏色的繩子布條也一樣,好識別。

像趕山的人找人參,發現了之后,用紅色的繩子給綁住。

并不一定非得紅色,在樹林里,紅色顯眼,這么個原因,跟人參長腿跑路沒關系。

除了紅色,其他顏色都不適合,黑色,土地就是黑的。

藍色和黃色,與周圍其他植物的顏色容易混淆。

色差越大,越容易辨認。

趕山的人不可能一次就找一個,人參現在還在大唐還比較多,念頭久的。

東北的地方,后來是種植,要在陰破,有的已經三十多年了,結果被人給偷挖。

現在大唐沒人種,不存在偷的情況,眼前是留種的問題。

留種的黃瓜和茄子盡量別貼地,貼了會爛。

豇豆就不用了,生菜和茼蒿,在大棚種植的時候同樣無須等著躥桿子。

小丫頭青黛不會種菜,她現在看著師傅跟個種地的人似的講解,感覺好神奇。

等李易從大棚中出來,過了足足半個時辰,一個小時。

他不停地看,然后講解,豇豆都咬一咬嘗嘗。

“等過兩年,咱們種大櫻桃,就是比較酸,北方即便櫻桃品種好,也比不上南方。”

李易拎個籃子走出來,說著櫻桃的事情。

北方沒有大櫻桃,來不及長,必須適應環境才行。

最好的大櫻桃在南美,就是智利,狹長的海岸線與領土,阿根廷的也不錯。

在李易那個時候,實際上秘魯也沒問題,但是秘魯人家不愿意種櫻桃,人家中可卡因與大麻。

包括哥倫比亞、厄瓜多爾,這叫銀三角。

金三角后期李易那時種得就少了,因為中國政府出手。

而瓦罕走廊連接的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等地方,那叫金新月地區,同樣是海洛因。

所種植的是罌粟,京兆府今年種了不少,告訴百姓這個是藥,種在路邊,誰愿意主動幫著收就收一下。

要割漿,然后把那個大煙葫蘆也帶過來,這樣李家莊子給一兩漿和一斤葫蘆都給一塊香皂。

今年就收了不少,百姓們愿意幫忙,知道是藥,就不敢自己隨便吃。

李易吃,用那個割完漿的葫蘆鹵東西吃,提鮮,吃這個基本上不成癮,除非天天吃。

但要說戒不了,不存在的。

曾經民國時期,那么多的人在抽大煙,突然就不讓抽了,難道都活不起了?都因為這個死了?

無非是難受一段時間,沒有了,買不到,能咋辦?

“煙草不行,這個不允許傳過來,要比罌粟限制更嚴格。”李易思維一發散,想到了煙草。

現在大唐還沒有,大唐的百姓沒說抽不了煙就不活了,根本不曉得。

既然如此,別拿來了,哪怕李易以前抽煙。

這幾年沒抽,沒問題。

“還是應該種一點,單獨提取尼古丁,當藥用。”

李易又猶豫了,他不想抽,卻知道煙草中的尼古丁多。

李易想的是中醫,任何東西都可以入藥。

尼古丁在醫療方面有沒有用?當然有用了,煙堿啊。

只要對生物有刺激和影響,這個東西就是藥。

啥?氰化物?這個也是藥,看怎么用,多大的劑量。

介入手術還得吃線呢,對不對?

這種醫學和中醫有什么區別的?砒霜也是藥啊。

區別就在于人家的實力強,某一個時期的實力強,然后人家制定規則。

中醫不能按照中醫的理論,得符合別人的理論才行。

規則和意識形態的問題,對,意識形態最重要,有的種族就像鲇魚,帶有侵略性。

人類社會需要它們,日不落是代表,它們就是這樣,跟人類的癌細胞一樣,始終存在著。

“今年的大雪,估計不會給百姓造成太多的損失。”

李隆基聽到李易在那嘟囔,關心的卻是百姓。

遠的他弄不到具體數據,近處的就是京兆府。

換成歷史上的記載,李隆基現在會以為是開元盛世,太厲害了自己。

有李易在,盛世?呵呵!大唐的百姓都像李家莊子一樣生活?

到達了,是盛世。

達不到,臉呢?

李隆基現在就很低調,不敢宣傳自我。

“不會。”李易認同,然后他看到了冰糖葫蘆,用馬**葡萄制作的冰糖葫蘆,還有山藥的。

“聞恬你看,這個好,在大棚里種葡萄,賣出去一畝的葡萄,十畝的本錢都賺回來了。”

李易拿起一個非主流的糖葫蘆,用葡萄來做,而且還劃出了大片。

是的,冰糖葫蘆大片的糖是劃的。

一抹,就出現一個大的片,用的糖并不多。

就跟用糖稀作畫賣的人一樣,糖按照重量酸,一個糖人和糖畫,一點點糖就夠了。

之所以賣那么貴,賣得是手藝,你買糖還不容易么,你買糖畫,你自己能畫不?

還有吹糖人的,一個十元起,有的三十多元。

讓孩子自己吹,然后喊著口號捏。

曾經是為了賣糖而吹糖人,到李易那時,糖是個啥呀?大家不是應該看藝術么?

“李郎,地瓜能做糖葫蘆不?”永穆公主的心思也不在價格上。

沒遇到李易的時候,她對錢很看重,怕吃不到肉。

現在她不在乎賺多少,紅燒肉想吃就吃,李郎可以做出好多種。

“能做,其實地瓜烤著吃最好,以前很便宜,哦,等咱們弄回來,我烤給你吃。”

李易又懷舊了,地瓜的價格越來越貴。

以前六分一斤,之后就是不八分、一毛二、兩毛、兩毛五、三毛、五毛、八毛、一元、一元五、三元……十五元。

一斤,都是一斤,說明材料成本無所謂,人工成本增加。

關鍵是在縣城和城市,自己烤不了,在農村,烤地瓜屬于副產品,燒灶就成。


上一章  |  帶著系統來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