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江山第六百六十八章 臣下認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不讓江山 >>不讓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六十八章 臣下認罪

第六百六十八章 臣下認罪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27日  作者:知白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知白 | 不讓江山 

《》

金州不算大城,可按照大楚規制來說,府治也是正五品的官員。

原本寧軍南下的時候,金州官員大多數聞風而逃,不敢留下,唯恐被殺。

只有周啟喜一人,身上掛著所有官員的印信,站在城門外迎接大軍。

那孤身一人的身影,曾經很多人都看到過,也曾為之唏噓。

有人就因此而說他,是投機之人,善于鉆營。

可無論如何,正因為如此,此人得以被留用,升為金州府治。

金州下轄九個縣,從前兩年的政績來看,周啟喜在金州應該做的很好。

李叱這次北巡不是他第一次查地方上的官員,暗中已經分派過三批人。

關于周啟喜的回報,是此人能力很強,行事穩妥,燕先生給此人的年評也是優。

按照李叱定下的規矩,一個地方官員,如果連續三年的評結都是優,就要著手安排晉升的事。

周啟喜已經連續兩年評優,再有一年評優,就可報李叱斟酌調任升遷。

可是就在幾個月之前,李叱派往各地暗查的人說,問詢金州本地百姓,有數人說周啟喜有問題,需謹慎使用。

燕先生在幾個月前和李叱提到過此人,當時燕先生的原話是......

此人連續兩年評優而無事,今年第三年,突然有事,當慎重處置。

燕先生還說,有些人,是會眼紅的。

隊伍到了金州城門外,這八百黑甲紅披的隊伍一到,在城門的百姓們和廂兵就全都嚇了一跳。

黑甲廷尉軍,一下子出現這么多。

“寧王到了。”

廷尉軍的人將令牌取出來,遞給守門的廂兵隊正:“請去告知府治周大人,就在府治衙門等候。”

隊正不敢耽擱,連忙放行,然后一口氣跑向府治衙門。

等廷尉軍隊伍到了府治衙門外邊,周啟喜帶著衙門各級官員,已經緊張的在門外等候了。

馬車一停,所有官員立刻上前。

在李叱從馬車上下來的那一刻,所有人整齊的俯身一拜。

“拜見寧王。”

李叱笑道:“都起身吧,突然來了,是不是把你們嚇了一跳。”

府治周啟喜俯身道:“確實是把臣下等人都嚇了一跳,未能遠迎......”

他后邊的話還沒有說出口,李叱笑道:“又不是你們的錯,是我故意沒有讓人知會你們,本是要去燕山營看看,只是路過。”

他邁步向前,所有官員紛紛把路讓開。

圍觀的百姓們也都有些害怕,更多的則是好奇。

百姓們習慣了對高位者懼怕,這是根骨里的東西。

更何況還有人皇的傳說,所以他們對于寧王李叱,更是又害怕又尊敬,也好奇。

“寧王怎么突然來了?”

人群中有人壓低聲音說話。

他身邊的一個老者搖了搖頭:“不知......是不是咱們做的事,有了作用,寧王是來查辦高大人的?”

之前說話的中年人沉思片刻,然后說道:“不管是不是起了作用,寧王此來,都是咱們的機會。”

老者點頭道:“只要想辦法讓寧王知道,周啟喜就別想調任冀州。”

中年男人拉了他一下:“郭老,咱們現在回去,召集大伙兒商議一下。”

被稱為郭老的人隨即轉身,他們擠出了人群。

走到人群后,兩個人同時回望,大街兩側都是人,密密麻麻人頭攢動。

“希望這次,寧王不要讓我們失望

老者輕嘆一聲:“希望把,咱們回去。”

金州府治衙門。

李叱往四周看了看,若是坐在這大堂上,所有官員都站在下邊聽著,這場面李叱就有些不喜。

“周大人,后院大不大?”

李叱問。

周啟喜連忙俯身道:“后院不小,只是......只是沒什么地方落腳。”

李叱笑了笑道:“既然不小,又是為什么不能落腳?咱們就去后院吧。”

他邁步走出去,所有人就都彎著腰緊隨其后。

李叱回身看了一眼,搖頭:“不用彎腰,下級官員見到上級官員,習慣了彎著腰的姿態,那是大楚的遺風,不好。”

他一邊走一邊說道:“規制禮數上的事到了,那就不必再彎著腰駝著背,不心虛,就不用害怕,站直了走,哪怕是在我的面前,亦或我的身后。”

“是是是......”

一群人點頭哈腰。

周啟喜挺直了身子后說道:“遵王命。”

等到了后院,李叱才明白過來周啟喜說的后院沒什么落腳的地方是什么意思。

這后院雖然不小,可是種滿了東西,這邊種著韭菜,那邊就是豆角,還有其他莊稼。

按照左右劃分,左邊種的都是蔬菜,右邊種的都是糧食。

李叱一下子就想到了在書院的時候,燕先生那個菜園。

他回頭看向周啟喜笑著問道:“這是誰的主意?”

周啟喜俯身道:“回寧王,是臣下的主意。”

李叱問道:“怎么想到種這些?”

周啟喜道:“當初這后院破敗,本想收拾出來,可是請了工匠詳細看過,又做了預算,大概要花費上千兩銀子才能修好,臣下有些心疼銀子,所以想著干脆就種菜,又不用花費銀子把地面平整重鋪,還能解決衙門里的人吃菜。”

李叱嗯了一聲,指了指其中一種菜:“這是什么?”

他自然認得。

可是李叱對于這些官員的手段,也早有知曉。

跟著師父行走江湖的時候,師父就給他講過一些這方面的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楚早期時候的補丁官衣。

說的是大楚皇帝暗查地方,走到一處,發現此地官員身上的衣服居然還有補丁,心中有些懊惱。

以為是故意如此,來羞辱朝廷體面。

于是派人探查,才知此人是一等一的好官,俸祿多用來修繕學堂,救濟老人。

因為沒錢,又不舍得,所以這一身官服縫縫補補的穿。

大楚皇帝回去之后,在朝堂上對此人大加贊賞,并且破格將此人從地方調入京城,直接升為戶部侍郎。

戶部這個地方,要多重要有多重要。

戶部就是一個國家的大管家,錢糧物資進出,都在戶部掌握。

一下子從地方官提拔為戶部侍郎,二把手,這一下官員們全都驚了。

心說原來這樣可行啊,于是紛紛效仿。

結果從那開始,從朝廷到地方,每個為官的人,身上都穿著一件補丁官衣。

以至于到了后來,連那些富戶豪紳,雖然沒有功名,但只要出門也都要穿補丁套補丁的衣服。

甚至以誰身上的補丁多為榮。

李叱的愛好之一就是種地,這是冀州上下官員很多人都知道的。

李叱為寧王后,大力恢復農產,在冀州不止一次親自下田,與百姓們一起種田種菜。

再往前說,李叱在燕山

 新書、、、、、、、、、


上一章  |  不讓江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