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1980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有氣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國潮1980 >>國潮198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有氣魄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有氣魄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04日  作者:鑲黃旗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鑲黃旗 | 國潮1980 


津門港,地處渤海灣西端,海河入海口,地理優勢十分明顯。

不但輻射東北、華北、西北等內陸腹地,還聯接東北亞與中西亞。

既是京津冀的海上門戶,也是共和國北方地區首個郵輪母港。

從清咸豐十年(1860年),津港對外開埠,成為通商口岸。

1952年10月17日,津門港重新開港。

1984年,津門港被選為共和國首個港口體制改革試點單位。

如今的這里雖然還未能像后世那樣成為30萬噸級的碼頭等級,盡管還不能和東京港這樣的亞洲第一港口相媲美。

但因為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時代紅利,這里終于開始變得欣欣向榮起來。

這幾年來絕對稱得上是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充滿了勃勃生機。

在這里,不但能夠感覺到帶著咸味的海風迎面撲來,撲在人的臉上,撲在人的鼻腔里,那種特別的滋味。

在這里,更是永遠繁忙,能看到別處看不到的壯麗景象。

萬噸船,千噸船,每天不知道有多少艘遠洋輪船停靠在這里。

不知有多少奇怪的貨物和各個國家的人在這里停靠上岸。

尤其是港口的倉儲場上堆滿了從世界各地運送過來的集裝箱。

那些通過吊裝機摞放在一起的五顏六色的鐵箱子,密密麻麻,一個個挨著停放在碼頭旁邊的空場上。

那一望無際的油漆色澤和金屬反光,幾乎覆蓋了這里的每一片土地,成為了一片閃著富裕光彩的集裝箱海洋。

也許,只有當代這些真正經歷過貧窮和落后的人,才能體會到這個港口展現出的生命力,以及蘊藏著的財富之美。

也只有在這里辛勤工作的人,才能真正懂得這個港口與日俱增的貨物吞吐量,對于共和國北方經濟發展有著多么重要的意義。

1990年5月11日,周五,看似尋常的一天,但對于津港D區貨場的負責人汪海,卻成為了畢生難忘的日子。

早上臨近八點,當他這個場站管理辦公室的科長騎著自行車來單位上班時,遠遠的,就明顯感到了今天的情況有點反常。

不為別的,他騎著自行車還沒到港區的范圍,就看見數不勝數的大貨車一輛輛排起了長隊。

從距離上,他估計,要是排到貨場的大門口至少上百輛車,這樣的陣仗,他負責的貨場還從來沒有遇到過。

都是等著提柜的車嗎?

毫無疑問是的。

可平時開閘放貨之前,每天早上他來上班時,最多門口也就能排個二三十輛,大多時候也就十幾輛而已。

何曾有這么多車一起排隊,而且排到了那么遠的時候啊?

這是怎么回事啊?

是不是某個超大型企業的進口貨物運到,今天都要運走啊?

可要是這樣,不是上級應該提前給他打個招呼嘛。

所以這異常的情景登時就讓他緊張起來了。

此時再一看表,差五分就要遲到。

他趕緊加速蹬車,想要快點到辦公室看看怎么回事。

不用說,就沖這么多車,今天也是忙得飛起的一天。

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信息傳遞出了岔子,有什么重要的任務或者大人物出現在貨場,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俗話說,不打饞的不打懶的,就打不長眼的。

別看平時遲到幾分鐘不算事兒,可要是應了景,弄不好就得出大事啊。

不過實際情況似乎比他想象中要好,等他急匆匆騎車趕到了目的地,倒是稍微松了口氣。

因為他隔著大老遠就觀察門口,沒見著什么公安局,海事局,海關方面的領導,雖然等在門口的人也比平日里多了一些,足有五十多人。

但看著這些人的外貌倒還正常,好像就是普通的人。

“您是場站管理辦公室的汪科長吧,我叫齊彥軍,是大刀國際貿易公司的總經理,今天帶人帶車過來提柜,給您添麻煩了,實在是過意不去啊。”

汪海剛騎車騎到門口,都沒容他主動詢問情況,一個穿著西服,打著領帶的人,帶著兩個隨從迎面向他走來,主動伸出手來打招呼。

“哦,你好你好。齊經理,別客氣,你叫我老汪就好了。”

汪海連忙下車與齊彥軍握手。

他和齊彥軍屬于初次見面,但以貌取人是必然的。

對方樣貌出色,風度翩翩,西服一看就是名牌貨,雖然公司名字沒聽過。

但對方居然是組團來的。

他頗有點懷疑對方有幾分來歷,自然也不好拿大。

果不其然,對方是不是“二代”不知道,但起碼對港口取貨的事兒門清。

要知道,來貨場提柜手續繁雜,不但需要準備有效的提貨憑證,如提單正本或電放提單副本,以及身份證明文件。

而且進口貨物還需提供報關單和進口許可證等海關放行文件,確保貨物已清關。

此人雖然嘴上還在客氣,說“不敢不敢”,可手腳卻一點不停頓,相當利索地從包里翻出一大摞手續文件來。

“汪科長,我們的手續都在這里了。我們這批貨一共二百四十個標準柜,今天我們打算先運走八十八個,剩下的咱們改天再說,您看可以嗎?”

跟著還回頭一比劃,繼續介紹道,“這些人都是我們公司對口單位的。他們今天來只是等著提貨的,手續方面他們不管,一切都由我和您對接。您有事問我就行。”

沒想到對方居然還是組團來的,汪海一聽就愣住了。

“原來一面都是一起的呀,只是……今天你們就要一下提走八十八個標準柜?這也太多了!敢情那些排隊的車都是你們的呀。我說,既然要提這么多的貨,你們怎么就不能提前打個電話,跟我們預約一下呢?”

齊彥軍趕緊道歉,“對不住啊。實話跟您說,我們原本今天也就是想拉走五十標準柜的。可有些事情的確是意料之外的情況。原本約好的對口單位,有兩家冶金廠因為原料不足都要停工了,聽說我們的貨到了,這不急著弄回去嘛。好幾百號工人就等著這批原來呢。所以人家就提前過來了。還得請您多擔待,下回我們一定注意。”

跟著,還讓人拿過來一個手提袋,里面是四條玉溪香煙,足夠整個辦公室的人分的了。

如此,汪海才算做罷。

不過再一翻材料的具體內容,他又吃驚了,甚至忍不住叫出聲來。

“什么?你們這公司是民營資質?我還沒見過民營企業有搞進口貿易嘛?你確定你這些材料都是屬實的嘛?真的沒有弄虛作假嘛?”

說起來這還真不是他故意難為,或是大驚小怪。

主要還是這個年代特殊。

哪怕改革開放這么久了,可國家的進出口業務仍然幾乎完全掌握在外貿部門的手里。

目前只有很少的企業才能從外貿部門的手指縫隙里撿點漏兒。

但無一例外要么是合資企業,要么是有強大背景的國資三產,他還真沒見過一個民營企業資質就能搞進出口貿易的,還帶來這么多車,帶來了這么多所謂的對口單位的同志。

事實都透著反常,他又豈能不擔心遇到了騙子?

只是話說回來了,萬事無絕對,真金終究不怕火煉。

特批的手續齊彥軍可是帶著復印件的,一看居然是管著外貿局,“第一部委”的紅章,汪海就有點傻眼了。

而且完稅證明,海關安檢、清關手續什么的都齊全,完全合法合規,汪海也真挑不出什么毛病來。

再加上那些對口單位的同志們也都帶著工作證呢,各自拿出證件來,居然不少都是有頭有臉的單位,汪海就更無話可說了。

實際上到了這個地步,他就是想不放行也不成了。

因為處處都透著這個齊彥軍身上蹊蹺,來歷不一般。

汪海頗有些自知之明,他不認死理,不跟自己不理解的事兒較真。

反正只要對方手續是真的就行,他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就好,就沒什么責任。

于是再三確認過手續真實有效,開具提柜單,注明集裝箱位置、箱號等詳細信息,就讓人開閘放行了。

而且為了方便對方提柜取貨,還額外多給齊彥軍他們多找了幾個調度員和現場管理,去安排現場工作。

不過即便如此,他的好奇心終究難以熄滅,在會計給齊彥軍算需繳納相關碼頭費用,如堆存費、裝卸費等的時候,他忍不住還是出言問了幾句。

“齊經理,你們這公司到底是做什么業務的啊?居然一進口就是二百多個集裝箱,比好多國有企業貨都多呢?”

卻沒想到齊彥軍說,“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就是來自日本的一些舊貨吧。什么都有,日用百貨,服裝家電,家具樂器,鐵錠銅錠什么的。反正這些我們報稅單子上都有。其他的東西,以后搞不搞我也不清楚。”

“啊,這么雜啊?”

汪海真的想不通,這都成雜貨鋪了,反正真沒見過這樣搞進口貿易的公司。

“那你們這些對口單位都是和你們合作什么啊?我看不光冶金廠、還有科研所,機械廠,電器廠和農業大學呢。難道他們來到這里,就是為了從你們手里搞幾個箱子的舊貨?再說了,你們進這些東西,也需要不少外匯額度吧?你們把貨大老遠的運回來,給海關交稅就不說了,光我們碼頭的費用就得收你們小二十萬。我就奇怪了,你們公司賣舊貨給這些對口單位,那能賺到錢嗎?何況日本貨就那么好?就連舊的玩意都讓人搶著要?”

他都沒好意思說是對方是收破爛的。

卻沒想到他這話一說,齊彥軍反而樂了,拿出煙來招呼他一起抽,同時給他揭秘。

“您覺得好奇吧,其實我一開始來辦這件事也摸不著頭腦,不過等我真正弄清楚我們老板的想法,我就不好奇,還有點小小的佩服了。”

“怎么回事?那你說說唄。”汪海接過煙來,跟著用齊彥軍的打火機點著了。

“是這樣的,我們老板啊,他本身是在日本經商的,日本就有賺錢的買賣。所以他弄回這些東西壓根不占外匯額度。關鍵是他弄回來的不少東西,他本身也沒想著賺錢。像那些冶金廠需要的金屬錠,都是不摻雜任何雜物的純錠。比國內的破爛可強多了。價格也比國內調劑價格低。我們運回來的成本能持平就不錯,要的就是支援國家建設,為平穩原材料市場盡點力。”

“還有你看農業大學要拉走的五個集裝箱,那里面不是別的,是日本的農業機械,我們老板也是低價收來的,送回來的都是還能用的。而且一分錢不要,白送給農業大學和機械廠,目的就是希望他們能有用,根據日本人的機械學習他們的思路,設計或者仿制出適合咱們自己用的農業機械來。”

“還有那些知名的家電廠,可是我們老板要我們搜集資料挨個打電話聯絡通知的。海爾,美菱,廈華,樂華,揚子,古橋,春蘭,金星,長虹,小天鵝,白菊……每家也是一個集裝箱的家電。同樣也是白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國內的家電行業盡快造出媲美日本的家用電器來……”

“什么?等等等等,你說白送?你別開玩笑了!”

汪海真的聽傻了,他就不相信天底下會有這樣的事兒。

“要是一件兩件好說,家電,農機,這都按照集裝箱送,這得送出多少錢去啊。“

然而齊彥軍卻仍舊堅持,“嗨,要不然說我們老板的本事和人品讓人佩服呢。我也不瞞您,我呀和我們老板原本都是皮爾卡頓公司的,我們現在算是單干了。可你別看他在日本忙著賺錢,而且賺了不少錢,但對咱們自己人,那真的沒的說。反正這事我懵不了人,是不是真的您去問問那些人不就明白了嘛?他們是不會幫我說瞎話的……”

這話確實到位,汪海立刻沒話說了。

但心里的震驚卻沒少了半點。

他雖然還一時無法置信,但對這樣的人,這樣的事,他是樂于見到的。

而且確實得承認,看今天來的那些人都是歡天喜地的,看著情緒倒是不假。

不得不說,人家要是這么干了,那真的有氣魄。

辦出這樣的事兒的人,到底是個什么樣子的?

皮爾卡頓公司?

外企出來的人就這么有本事嘛?

要是能見個面就好了。


上一章  |  國潮1980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