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覺,小允珵已經學會滿宮里跑了。現在玄云宮里聽得最多的三個字就是“大皇子”。
“大皇子,您等等小的!”
“大皇子,不能拽,這是娘娘的草藥!”
“大皇子,快下來......哎呦,我的小祖宗!”
自從打壓了湘親王,那些外封藩王也消停了,漸漸也得正眼看這位看似和善,卻也不缺狠辣手段的新皇。
對栯世子,皇上恩威并施,加上皇后醫好了世子妃的病,年里還生下個精神的小子,皇上反倒收了栯世子的一顆忠心。
日子過得好好的,皇上的帶刀護衛凌雪最近卻有些憤憤不平。
是燕十一立場不堅定?還是戴月太執著?說好了一起單身,戴四姑娘才進軍營一年,燕十一就全面投降了……哼!不義氣!凌雪憤憤的想。
暗青這小子,居心叵測,經常主動幫凌霜出宮買個啥,替他們兄妹倆傳遞個啥……哼!又是個不義氣的!
如今,小允珵已經一歲半了,他最喜歡去摸舅母的大肚子:“舅母,生弟弟!”
青瑤笑著問他:“生妹妹不好嗎?為什么要弟弟?”
允珵只見過懷信哥哥,沒見過妹妹啊!他認真的說:“懷信哥哥打毛蟲,老虎哥哥打毛蟲!”
霜兒算是聽明白了,便解釋道:“那天孫小公子來宮里,兩人在香樟樹下玩,結果一直野蠶掉下來,孫小公子便說要幫弟弟打毛蟲!大皇子就記住了。”
青瑤摸摸允珵的頭說:“所以允珵當哥哥了,也要為弟弟打毛蟲對不對?”
允珵高興的點點頭。
“可惜丹陽郡主不在京城,要不還多一個孩子一塊玩。”采芹有些遺憾的說。
“不用可惜,徳親王和親王妃,已經帶著郡主在來京路上了。丹陽郡主也有一歲三個月了,走的時候才剛出生,時間過得可真快!”海棠笑著說道。
她和謝睿樘兩人也從屋里走到院子里來。
“等他們到的時候,咱們就一起到明溪山莊去避暑,省得在宮里拘束!”海棠蹲下來,拉著允珵手問:“老虎想不想和懷信哥哥一起去玩?”
允珵點點頭,又說:“凌護衛也去玩。”
凌雪會做竹蜻蜓,會做小弓箭、小彈弓,會用竹槍叉魚。懷信和允珵一致認為,凌護衛是天下最厲害的人。
“你們都去玩了,留下父皇怎么辦?”謝睿樘一臉委屈的問兒子,允珵想了想說:“父皇,去上朝。”
看見海棠拼命憋著笑,謝睿樘心都碎了:當皇帝有什么好?還不如個護衛有面子呢!
于是,等到皇后帶著孫夫人母子、程夫人、徳親王妃母女一起去明溪山莊的時候,皇上也堅決同去。
明溪山莊是皇家避暑山莊,反正離京城不遠。有急事,大臣就到明溪山莊去見皇上。
丹陽郡主比允珵小三個月,看上去卻像是小姐姐。一群人里,她只要凌雪抱。
“父王,我喜歡凌護衛,我們把他帶回成都府好不好?”丹陽郡主一手抓著竹蜻蜓,一手摟著凌雪的脖子,扭頭對謝元榠撒嬌道。
“不行,凌護衛是我們的!”懷信大聲說道,他看了一眼自己雙眉倒豎的娘,又小聲更正了一下:“凌護衛是皇上的。”
凌雪笑得鼻涕都要出來了,他雖然沒有女人緣,但是他有孩子緣啊!
老徳親王身體不好,這大半年差不多都躺在床上。謝元榠已經完全擔起了照顧一個家族的責任。只是這一年多來,他也時時惦記著京城的伙伴,這次趁著進京謝恩,帶著妻女回京小住。
既然皇上去了,凌風帶著羽林衛、燕十一帶著京衛也去了,沈從曦要管皇上的公事,也去了,謝元榠、孫彥晞當然也去了。就這么多人,也沒把明溪山莊住滿。
女人孩子都住在內莊,男人們都住在外莊。
因為不是在宮里,規矩也都省了,大家也樂得自在。凌雪每天被皇后抓去陪允珵、懷信和丹陽玩,丹陽郡主已經正式成為凌雪的腿部掛件,連爹娘都不要了。
一群人正在感慨“女生外向”,常喜忽然看見,在外莊值班的常樂帶著一個人匆匆忙忙往里跑。
皇后也看見了,知道有事,便帶著女眷們退了下去。
“啟稟皇上,戶部尚書張重光張大人有要事求見。”常樂稟道。
皇上本來坐在亭子里,他站起來往外走。走過張重光身邊,皇上說到:“講。”
張重光便跟在皇帝身后,他邊走邊稟道:“皇上,自從前些年黃河改道,中下游連年洪災,如今又到汛期,今年洪水來得兇猛,大有大水漫灌之勢,治水迫在眉睫啊!”
皇上登基才一年多,確實一直沒有騰出手來解決這個問題。他還在做端王的時候,就總是聽說黃河泛濫,良田盡毀,兩岸的百姓也都成了流民。
“治水,你們有什么好的法子嗎?”皇上背著手,回頭看了一眼張重光和沈從曦。
他們兩人還未想到如何回答,走在后面的趙慕哲卻道:“啟稟陛下,微臣薦一人,此人叫阮恩,是多年的水工,曾經主持過漕運的設計與施工。只不過他的南方口音重,到黃河一帶,語言溝通起來可能會有些困難。”
皇上微微一笑,問趙慕哲:“你能聽得懂他說話嗎?”
趙慕哲笑道:“我在粵閩待的時間不短,說得不流利,聽卻沒有問題。”
“那好,朕就任命你為欽差大臣,與戶部……阮恩同去治水。張大人,你要予以他們大力支持,派一隊熟手給他們,治好了,朕也記你一大功!”皇上對張尚書說到。
他又吩咐燕十一:“京衛派幾個身手好的跟過去,山窮水惡的,要好好回來。”
于是趙慕哲便辭別皇上,從明溪山莊出來,與張尚書同車,快馬直奔京城。
趙慕哲一邊翻閱歷朝歷代治水的書籍,一邊和戶部找的水工熟手探討,初步紙上談兵的做了預案。
按以往的經驗,到了當地,很多事需要他們自己動手,趙慕哲便向張重光和燕十一提出,在他自己的軍隊和京衛中,招募一些有治水經驗的士兵。二人覺得可行。
一來二去,趙慕哲的治水軍,招募了五十多人,加上水工熟手和趙慕哲的家將,這支隊伍出發的時候,有近八十人。
趙慕哲積極組建治水隊伍的時候,阮恩也從福建趕到了京城。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