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630看書網,最快更新!
巨舟乘風破浪,在碧海中,數百艘船只競帆而行,場景蔚為壯觀。
靜海號甲板上,陸寧靜靜站著眺望遠方。
開城和議,最終還是韓地三分,按照陸寧的構想,樸守卿被封北韓王,王昭被封南韓王,只是慶州金氏的封號和預想有點出入,慶州金氏的族長金于正,被封新羅公。
然后,在平壤過了新年,鎮東軍和“宣撫營”士卒,新年期間,都是各個大快朵頤,大塊吃肉大口喝酒,歡慶幾天后,登上戰船,踏上了前往東瀛的征途。
此刻,看著前后左右密密麻麻的艦船,遮天蔽日的帆影,陸寧心中,也不禁微微泛起絲激動。
現今時代的大洋,對每個后世人來說,都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久久的,陸寧矗立,不得不站在他身側相陪的光頭僧人,甚至打起了寒顫。
陸寧看著他笑了笑,說:“海風有些大?”
僧人忙微微低頭,“小僧的身體,比不得總院。”聲音,略有些僵硬。
他是日本僧人容真,本來領著弟子侍從十幾人,來到中原交流禪宗,卻都被硬抓來做隨軍通譯,容真,被派到了文總院麾下。
陸寧其實懂幾國語言,日語也是其中之一,雖然今古發音略有不同,但也足夠用了,只是現今,陸寧并不想展示出來。
總得到了東瀛廝混些時日,才看似漸漸掌握了東瀛語言。
何況,如無必要,陸寧自也不想用東瀛話與人對話。
另一側,傅潛慢慢踱步而來,四大隊主他是唯一一位跟隨陸寧東征之人,被授“征東宣撫營”統領。
陸寧這個宣撫使,從名義上,自然還是文官。
到了近前,站了會兒,傅潛又慢慢踱步而去,就好像在這汪洋大海上,也怕突然冒出什么海怪,驚擾到了圣天子。
陸寧心下一笑,又看向遠方碧海藍天一線,看前方白云駒逝,風云變幻,心有所感,吟道:“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突然,搖了搖頭,不再吟下去。
現今,奉天九年正月。
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已經過去了十年,立國,已經是第九個年頭,自己的年紀,實則不算大,剛剛二十六七歲,但不知道為什么,心境,卻好像已經漸漸變得蒼老,只是,偶爾仍舊能感受到少年熱血的沸騰。
征東瀛,自己心底,便隱隱有一絲激昂之意。
領眾甲卒、部族諸軍橫渡重洋擊東瀛,后世史書,想來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是雙方史書都會大書特書的驚天之戰!
甚至,有一些張狂,望著遠方,東瀛諸島輪廓雖然還未出現,卻很想喝一聲,“以吾之眾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
當然,戰略上蔑視,戰術上重視,這是兵法的不二法則。
旁側容真和尚,垂首合十,“總院大人年華正茂,何來許多惆悵?”
陸寧望著遠方,淡淡道:“殺戮人命,有傷天和,難道大和尚不惆悵么?”
容真和尚心中猛地一凜。
跟隨齊國商貿船只來中土前,除了感慨中原商船越來越平穩,海航比傳說中安全了許多外,也沒別的心思,就是正常的來中原取經,回去后也算鍍了層金,在招提寺的地位必然大大增加。
但怎么也沒想到,中土一行,令他和隨從弟子們大開眼界,隱隱覺得,現今的中土,和傳說中大大不一樣。
以往便是盛唐時,中土強盛,可遣唐使帶回去的東西,本國終究還能消化吸收,但現今,中土便如換了人間一般,甚至聽聞科舉各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朝在百年前,已經漸漸由唐風轉為“國風”,并且也不再派出遣唐使,聽得唐朝滅亡,中土混亂,一些新貴便更認為,本朝自有本朝天運,不需學習一個覆滅的王朝。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