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風流人物丁字卷 第二十四節 啟蒙經濟學理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數風流人物 >>數風流人物最新章節列表 >> 丁字卷 第二十四節 啟蒙經濟學理論

丁字卷 第二十四節 啟蒙經濟學理論


更新時間:2020年06月23日  作者:瑞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瑞根 | 數風流人物 

(1/2)

114www.114zw.la,最快更新!

林如海對崔景榮很熟悉,打交道無數次,甚至也起過多次紛爭。

每年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衙門都要和戶部對接鹽課銀子,少不了要交涉。

戶部一直對原來標準極為不滿,認為這個慣例是早年元熙帝時候定下來的規矩,現在雖然大周境內人口日增,民間百姓用鹽量大增,這歸屬于戶部的這部分鹽課銀子肯定也應該增長,不應當再延續原來的標準。

為此崔景榮也多次上書內閣,要求調整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衙門上繳戶部鹽課銀子數量,但是都是如同石沉大海,無論是內閣還是皇上那里,都是悄無聲息,但是崔景榮也從不氣餒,每年照舊要上書,不肯罷休。

這位戶部的“老朋友”林如海是了解的,是個做實在事情的人,絕無可能在揚州城里搞一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既然如此大動干戈,肯定也是和開海有相當大的關聯。

“這就不知道了,你說他們評估核查絲綢工坊和港口碼頭、船行的規模數量,這說得過去,畢竟開海之后,咱們揚州府這邊肯定也會有大量貨物要通過這里出去,比如運到寧波、漳州、泉州等地再出海,像咱們揚州府的絲綢、藥材都可以如此,但東翁你說像錢鋪銀莊、米鋪、布莊、木材行、南貨行這些,都要統計核查,這就太古怪了。”

汪文言也算是在下邊干過多年的熟手了,對縣里府里的情況都十分熟悉,歙縣雖然比不得揚州府,但是也好歹算是南直隸一個頗為繁盛的縣份,像歙縣的紙、墨、茶葉都是大宗外銷的物資,其中不少也要運到揚州轉運,可像米鋪布莊和錢莊木材行這些怎么看都和開海沾不上邊才對。

“文言,興許他們這一行就未必只是為開海而來。”林如海若有所悟,“或者說,朝廷心目中的開海,恐怕就不僅僅是是開海之后放開海貿那么單純了,沒準兒會覺得開海應該給咱們江南帶來更大變化,江南也應該給朝廷有更多的回報了。”

汪文言一怔,他是徽州府人,林如海是蘇州府人,都算是南直人,江南之地素來是財賦重地,朝廷素來抓得極緊。

這一次開海之策出臺這么快這么順利,讓很多江南士紳都為之驚訝。

他們都覺得按照大周朝廷的尿性,好歹也要拖上一年半載才能有一個說法出來,然后再來計議一年半載拿出一個條陳,最后可能還得要點兒時間再來定板,才說得上推行,這要算下來沒個兩三年是根本不可能執行下去的。

沒想這一次到這才一兩個月朝廷就把條陳拿出來,只是需要進一步核實調查,按照這架勢,弄不好明年間就要正式開海了。

“這么說來,朝廷此番所謀乃大啊。”汪文言也開始思索起來了,“這樣幾乎是全方位的覆蓋調查,已經不像是一個單純的開海,皇上現在登基六年了,或許是有一些想法了。”

這話卻讓林如海臉色微微一變。

無論如何元熙帝已經退位了,他在位時再有威望,但畢竟也是一個七十歲的老人了,就算是他現在還能說話算話,但這種局面還能維系多久呢?

他遲早也要退出舞臺的。

而自己姑且不論病情,都該考慮后路,而現在病情如此,就更需要考慮此事了。

可同樣,太上皇也不會不曉自己的病情,或許就等著自己的奏折。

龍禁尉中仍然有相當大的力量掌握在太上皇手中,便是這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衙門里,也有不少龍禁尉的人,這龍禁尉的人只怕一樣要分屬兩邊,同樣,自己的副手和下屬里邊,一樣也有太上皇和皇上的人。

只不過在自己尚未喪失控制力的情況下,大家都心照不宣,各歸其位,做好自己的事情罷了。

汪文言的話提醒了林如海,是該考慮一些其他事情了,雖然林如海早就有這方面的思想準備,但是卻沒有想到會來得這么快,不但太上皇可能在斟酌,永隆帝也同樣沒有閑著,而自己病重恐怕會加快他們動手的步伐和節奏。

“文言,看來我該介紹你認識一下馮鏗了。”林如海終于下定了決心,但這個決心也僅僅是指他要認真考察一下馮紫英是否可靠而已,還不沒有到離家就要推心置腹的地步,他相信以汪文言的能耐,應該很快可以摸清楚馮紫英的底細。

“固所愿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  數風流人物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