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中小
第065章獨角獸公司
第1/3頁
果不其然,不到一個小時就已經談妥了B輪融資,接下來便是簽約儀式。
當地時間傍晚,B輪融資的簽約儀式在數家北美主流媒體的見證之下完成了簽署,羅晟與一眾投資者完成合影,并向媒體公開披露。
此次B輪融資,藍星科技投前估值29.25億美元,融資后估值32.5億美元(¥270億元),出讓公司10的股權融資3.25億美元(¥27億元)。
羅晟當天就在華爾街出名了,到了第二天《華爾街日報》用頭版頭條針對此次融資進行了全面報道,包括《彭博社》、《紐約時報》、《衛報》等西方主流媒體報社都紛紛引援報道。
消息一出來,驚掉了業內人士無數眼球,這一輪融資說是堪稱華國互聯網公司的融資神話也不為過,不少的互聯網公司連IPO都拿不到這么多錢。
這也讓藍星科技成為了資本界的寵兒,引得無數人研究到底是如何捕獲VC使其如此青睞。
完成B輪融資之后,藍星科技成為了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后的第一家獨角獸級別的互聯網科技公司,
所謂的獨角獸公司便是新創公司未上市前被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而藍星科技在B輪融資之后更是被估值達到了32.5億美元。
相較于A輪融資階段被估值¥50億,短短的三個月時間,估值暴漲了5倍以上。
一家成立還不滿一年的初創公司,已經頻繁的進行了四輪的融資,而且一次比一次夸張,就連北美本土不少的科技界業內人士都覺得華爾街是不是瘋了?
憑什么?
好吧,藍星科技的發展勢頭的確無人能擋,可憑什么現在就被估值32.5億美元?
甚至讓不少人有種幻覺,仿佛回到了那個互聯網泡沫還未破滅的瘋狂時代,藍星科技的B輪融資神話在那個時代,也許能夠出現。
但現在可是互聯網泡沫破滅后的時代了。
華爾街真的瘋了?
憑什么對一家已經連續三輪融資了,還沒有創造一分利潤的公司如此瘋狂砸錢?
但不論如何都無法改變藍星科技B輪融資3.25億美元的事實,而一看投資者的名單也是讓無數創業者再一次震驚。
軟銀資本、紅杉資本、高盛資本、摩跟大通、創投基金、IDG、華金證券,任何一家單一拿出來都是世界頂級VC,卻同時為一家公司背書。
難怪羅晟和藍星科技會登上世界頭條,看了這些名單一點也不意外。
此次B輪融資依舊是高盛領投,華金證券、摩根、紅杉作為新進資本,軟銀、創投、滕訊等跟投數額不等。
完成B輪融資后,藍星科技的股權結構為:
期權池預留:11.05
羅晟:57.6
滕訊:9.45
高盛:6.148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左右滑動可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