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銀票,奶奶可不能要。”高氏收了大孫女送的東西,已經是勉強了。在拿大孫女給的銀子,就覺得說不過去。如果讓沈家人知道了,大孫女的日子恐怕不好過。
“奶,您放心,重言他不會跟我鬧脾氣的。這是我自己開店,掙的銀子。”
微涼怕奶奶不信,就把開店的事兒,跟奶奶說了一遍。
“那也不成,這不是那么回事兒。聽奶說,快把銀票裝起來。”
“奶,瞧見小漓剛才的樣子,我就想起來自己沒嫁人之前。何氏看上我的東西,不管是啥她都要。我娘十次有九次會隨了她的意,讓我把東西給她。我不想給,我娘就在我手里搶過去給她。您不知道,我當時心里多難受,就覺得自己是個沒人要的孩子。”
“你娘啊!也不知道她是咋想的。”
“奶,三嫂子還沒嫁過來呢!小漓就要受這些,您說:啥時候是頭呢!”
“唉!”
“奶,您把這銀票拿著,咱們鎮子上的布莊里,二兩銀子一匹的布,就滿夠用了,干嘛要動小漓的。我給妹妹們買的布,可都是五六兩銀子一匹的。”
“啥,五六兩銀子一匹?我的小祖宗啊!那要是買糧食,夠咱們一大家子吃一年。”
高氏因為激動,聲音就大了一點兒。把旁邊的樊氏,都給驚動了。
樊氏瘦弱的身子,渾然不勝衣,要不是微涼他們來了,她都不會出屋子。
剛剛樊氏,以為婆婆和大侄女在說體己話。所以,也沒好意思細聽。
可是,婆婆一抬高聲音,她可是聽的清楚。心道:這姑奶奶也太敢下手了。不過,她也知道,小微對兩個妹妹是真的好。
可是,一想到是五六兩銀子一匹的布料,他們這種人家,還真的不適合做聘禮了。
二兩銀子一匹的料子,在他們這地界,都算是高高的。
微涼望著奶奶慈祥的眼睛,以及滿頭的白發,鍥而不舍的,試圖說服奶奶,總算是在嘴皮子都要磨破了的時候,才讓奶奶改變主意,把銀票收下。
帶著孩子不適合走夜路,在二叔家吃完晚飯,葉老爹就帶著微涼三口回去了。
送走了大兒子和大孫女一家三口,回到上房,高氏跟二兒子和媳二婦兒說道:
“小微,給了我三十兩銀票,明個兒拿去換了銀子,拿這銀子去買布,十兩銀子肯定是用不了,你就別再惦記小漓那兩匹布了。”
“娘。”樊氏也是鬧了個大紅臉,誰有銀子,也不會惦記孩子手里的東西。這不都是家里沒銀錢鬧的嗎!
“娘,你怎好拿孩子的銀子。”葉二叔,因為長年累月的勞作,略比哥哥顯老的臉上,滿是不自在。
“老二,你不用想多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小微是啥性子。她一看小漓的臉色不好看,她就看不下去了。”
“娘,可是…。”
“行了,小微惦記兩個妹妹,給兩個妹妹買的布料子,可都是五六兩銀子一匹的,你們可不能給糟踐了。”
高氏一說,微涼送給兩個妹妹的布料,可是五六兩銀子一匹的,當時屋子里就鴉雀無聲。
半晌之后,才聽見小漓不確定的問道:“奶,你說我微姐給我們買的布料那么老貴呀!”
“當然貴了,一匹布的價錢,都夠咱們吃一年的,也就你微姐舍得花錢。”
小溪和小漓聽了,都差點兒驚掉了下巴。
“我就說,摸著那料子跟普通的料子就不一樣。”
“奶,那么貴的料子,我都不敢下剪子了,咋辦!”
“那還不好辦?實在不行,咱們拿去布莊換便宜的料子。”高氏開口逗小孫女。
“那可不能換便宜的,這么好的料子,可是微姐給咱們的,咱們這兒可沒有,大不了,我留著將來做…。”
“做啥呀?”
“奶!”
“哈哈哈!”小孫女的囧樣,惹得高氏一陣開懷大笑。“哎呦,我的小孫女,居然會害羞了。”
“奶!人家不理您了。”說完,葉小漓拎著裙角,跑回自個兒與姐姐一起住的廂房。
一旁,一直沒說話的葉濤,想說點兒什么!可是不善言辭的他,終歸是什么都沒說出口。
臨睡前,劉氏終于逮著個機會,跟微涼說幾句話。
“小微。”
“干嘛!”
“小微,你還在恨娘?”
“娘,您想多了。”微涼嘆了一口氣,想盡快的結束這場,沒有任何意義的談話。
“小微,你得體諒娘,娘得看你哥哥嫂子的面子,所以才…。”
“呵呵,所以您就讓自己的閨女,任一個惡毒的老女人隨意的輕賤了去?
“我?”
“娘,咱們還是別提這件事了,我爹不是都已經解決了嗎!咱們說點兒別的成不。”
“小微,你還是不肯原諒娘。”
“娘,您還是別在跟我提這件事了。您一提這事兒,我就想起來那個惡心的老女人,一口大黃牙,一張嘴吐沫星子滿天飛。嗯?臭死了。”
微涼一想起這個情景,就覺得自己的胃里面翻江倒海的難受。在也顧不了許多,跑到外面是一陣干嘔。
西屋里,沈重言正在給乖寶脫衣裳,聽見微涼的干嘔聲,急忙扯過來一條被子,把乖寶包上,抱起來就往外面跑。
“微微,微微你沒事兒吧!”
“娘。”聽見爹爹焦急的詢問娘,乖寶就知道娘很難受,撇著小嘴兒,就要下雨。
“乖寶,娘沒事兒。”微涼蒼白著一張臉,有氣無力的先安撫兒子。
聽到這邊的動靜,宋嫂子也帶頭跑過來。瞧著大奶奶的樣子,宋嫂子福靈心至的說道:“大奶奶,您是不是有喜了。”
“不會吧!”
微涼一臉茫然的看著大家,沈重言反應的最快,“長河,去請郎中。”
“是,大爺。”長河得了大爺的吩咐,大步就往外面跑。跑到大門口才想起來問:“郎中,住在哪里?”
“還是,我去吧!郎中家里離咱們不遠。”葉浩說完麻利的跑了出去。
不到半盞茶的工夫,就見葉浩領著一個五十多歲,留著一縷山羊胡的老者,走了進來。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