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模擬
第174章模擬
妙書屋小說:、、、、、、、、、
這一小插曲過后,顧成讓他通知第二代外骨骼動力甲的開發團隊成員,大部分的原班人都叫了過來,只留下了五分之一的團隊成員繼續負責動力甲的后續工作以及動力甲2.0的補充設計。
半個小時后,顧成望著眼前四十多個人組成的核心開發團隊成員,環視著禹奉賢、周煌等一眾科學家、工程師團隊們說道:
“小周通知大家伙的時候,應該已經大體上跟你們說過了,那我就不多啰嗦什么了。這次的任務雖然不需要像二代動力甲那么趕時間,但既然有任務了,那就早點做,所以今年上半年的開發任務我們要……沒錯,這次開發計劃的代號索引就叫……玩球兒,怎么稱呼無所謂了。”
周煌旋即把一份整理的資料分發到每一個人的手里,整個團隊分為若干個模塊,都是根據他們自身的專業分工不同而各司其職。
比如,禹奉賢就負責材料這一塊。
顧成對球形戰車的初步設計方案很粗糙,甚至可以說只是一個設想,真正的設計開發需要團隊成員參與逐一論證,然后確認這一設想是否可行,通過了論證便執行,不通過重新設定新方案,再論證。
接下來的日子里,顧成把公司的事情交代給邱石明全權處理,今年可以說是天擎科技全球化業務的元年,和北美的談判有了緩和的跡象,就算北美市場難以準入,但是打開歐洲等其他海外市場在今年是大有可為的。
今年注定是天擎科技業務大爆發的一年,老邱給公司定下今年達到將近7000億營收的業績目標并非是過度膨脹,而是有現實基礎的。
不過這些對于顧成這個甩手掌柜來說,他并不關心。
須臾間,新開年來到了2月份。
天擎工業區研發中心。
球形戰車項目開發部,此刻的時間已經下午17:45分了,而顧成仍然在項目部和開發團隊成員一并工作。
這時,低頭專注手中平板顯示的周煌來到開發大廳,在上面調閱了一會兒便將目光投向開發大廳,當看到顧成坐在一張電腦桌前認真工作著。
這一幕看得周煌有些越來越好奇了,再看了下平板上的時間,現在已經快到18點。
老板居然還沒有下班,還在工作?
最近的日子都是這樣。
這是怎么了?
周煌走了過去,心中憋了很久,終于忍不住問道:“老板!”
顧成:“嗯?”
周煌猶豫了片刻,弱弱的道:“這段時間,老板我發現最近兩周你幾乎天天工作6個小時,這不科學啊,到底是啥原因,讓你如此的努力?”
對于每天雷打不動工作3小時的顧成而言,周煌覺得這算是破天荒的事情了。
聞言,顧成暫時放下了手頭的工作,瞥了眼周煌:“你想知道原因?原因就是……撩妹是最大的動力來源。”
什么鬼?
顧成見他一臉茫然的表情,慢條斯理的問了他一句:“我問你,球形戰車的開發目的是什么?”
周煌不假思索的回道:“針對美國人的XB185戰車。”
顧成再問:“那B185的誰主導開發的?”
周煌再次飛快的回答:“按照你給我看的資料內容,是洛馬公司的一位年輕的女科學家主導重啟的項目,叫什么來著…洛茲…洛佩……是維拉·洛佩茲,對!我還特意谷歌了一下她的資料,發現她也是個大神級的人物,還長得特別贊……等等…??”
說著,周煌驚愕的看向了顧成:“老板,你……”
顧成望著他揚嘴一笑,淡淡的說道:“用純粹的思想和知識的力量,徹底擊敗她,最終征服她,這就是動力的源泉。”
周煌張著嘴巴凝望著顧成,正準備發話時,后者已經回頭看向了顯示面板,一臉無奈欲言又止,只好把將要出口的話重新咽了回去。
唯有感慨,真是活久見啊。
顧成不說明原因,周煌是做夢都想不到,合著他的動機居然是為了撩妹?
這說出去誰敢信?
這種泡妞方式太過高端,周煌表示自己學不來。
小青:「第48次調整修正設計,已經準備就緒,計算模擬10秒后開始。」
隨著研發大廳響徹小青的提示音,禹奉賢等三十多號科研團隊都放下了手頭的工作,周煌也收起了心思,顧成和眾人整齊一致的將目光投向大屏幕。
主屏幕畫面中顯示球形戰車三維模型,其外部裝甲呈現出五花八門的花紋,這是為了獲取更好的抓地能力,而在那些花紋條理之間還有大量的一些噴氣口,成陣列式布局。
第一輪模擬測試是球形戰車以410千米/時的最高速度沖向了一個大坡,結果是球形戰車直接飛向了空中,十幾噸的大家伙最終呈現一個拋物線狠狠的墜落在地面,砸了個大坑。
模擬數據顯示,裝甲結構沒有任何破損跡象,和上次測試一樣,完美通過。
第二輪模擬測試是球形戰車陷入泥潭、深坑等復雜地形或陷阱,最終戰車通過自身的間歇性的輔助噴氣推進系統從泥潭、深坑等陷阱中成功脫身,這套噴氣式推進系統是副引擎裝置,除此之外它的作用還會被由于緊急減速,原理自然是施加一個反作用力來起到輔助急剎車的效果。
第二輪模擬測試也順利的通過了,接著是第三輪也是最后一輪模擬測試,眾人不由得再次緊張了起來,顧成也默默的凝視著。
當兩大球形戰車都以最大的速度在同一直線上相互撞擊,結果立馬就出來了。
顧成無奈的一攤手:“第48次收獲失敗的果實……結構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兩列模擬的球形戰車相撞的部位直接癟了,防御裝甲和結構徹底破損,不可修復,連內部的成員也顯示當場斃命。
“顧總,這一次的測試結果遠比上一次好很多,裝甲結構上更加完善了,上一次模擬測試可是連帶整體結構都直接散架了,這次居然能撐住,只是撞擊部位癟了。”看到測試結果的數據后,主導碳炔合金材料的禹奉賢笑說道。
“老板,我覺得已經可以了,這樣的測試環境已經夠苛刻的了,在真實環境中很少會遇到這種情況,復雜的地形不可能以四百多公里的時速持續狂飆,兩百多公里都頂天了,而在開闊地帶這種情況發生如此極端情況的的概率也不足3的數據。”周煌如是說道。
球形戰車的整體標準重量達到了4.7噸左右,再以如此恐怖的速度相對碰撞,根據動能公式Emv/2,其攜帶的能量之大,血肉之軀在它面前是不堪一擊。
“再調整改進一輪,應該差不多了,拿到49次模擬測試的數據就造原型機吧。”顧成倒也沒有那么死腦筋,天底下根本就沒有絕對無敵的防御,極限會一直被打破,關鍵在于能否合適與當下的環境,合適即可。
如果這次測試,另一個球形戰車換成老美的M1主張坦克,結果必定是老美的坦克徹底報廢而球形戰車無損。
顧成環視眾人:“OK,時間不早了,還有半小時下班。小周,你總結一下。”
相關
第174章模擬__科幻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