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名稱
小說作者
關鍵字
崇禎九年五月三十日,皇太極派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饒余貝勒阿巴泰、額駙揚古利率八旗兵十萬繞道蒙古大舉攻明。
六月二十七日,阿濟格兵分三路入喜峰口、獨石口、北京嶺諸堡。
七月四日,清軍于北京延慶縣集合,連敗明軍七次,大明巡關御史王肇坤拒降,兵敗戰死,明軍退保昌平。
清軍沿途但凡遇到城鎮就大肆洗劫,俘獲人畜一萬三千二百三十,糧草財物等不計其數。清軍入關的消息傳到京城后,滿朝震動。
在得知皇太極稱帝,崇禎皇帝鼻子都氣歪了,又聽說建奴將要進攻昌平直取京城,連忙召開廷議,連身為皇太子的朱慈烺也被傳喚進宮。
在回宮的路上,朱慈烺向傳話的小太監打聽情況,小太監只道是邊關軍情,其他的并不知曉。
進了紫禁城,在經過通報后,朱慈烺被宣進皇極殿內。一般的朝會是皇極門外御門聽政,今日卻在皇極殿內舉行廷議,可見事情的重大。
此時朝堂上站著的都是一些重臣,有內閣幾位大學士,六部九卿等朱慈烺叫得出名字的,還有一些是叫不上名字的。
廷議已經進行了好一會,大殿上氣氛沉悶,崇禎皇帝鐵青著臉坐的龍椅上。
朱慈烺這次沒有了特殊的待遇,乖乖地站在了百官最前面,一些大臣只是偶爾投來幾眼目光,已經對這位皇太子聽政見怪不怪了。
自從朱慈烺奉旨撫民成功的解決掉京城流民之患后,崇禎皇帝龍顏大悅,大大嘉獎了一番,并準許朱慈烺參與朝會,在一旁聽政學習。
朱慈烺進殿站了一會,看到很多人都是面紅耳赤,估計剛剛進行了一番如火,崇禎皇帝不想理會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在憤怒之余思考了一會兒后最終同意了姜逢元的建議。
如今盧象升、洪承疇等能戰之臣,此時都在中原剿匪,一時間不容易召集回來,只能選京城附近的一些總兵出兵勤王。
提到各地總兵,朱慈烺心中暗恨,建奴十萬大軍千里繞道蒙古破了獨石口,現已進關直入京畿。按照行軍的速度推算,應該在五月底出的兵,整整一個多月消息才傳入京城,九邊的總兵是干什么吃的?
說到勤王的事,大臣們總算有了話題,在經過一番報?他上次截留了從兵仗局馬獻祥家中抄出的四十萬兩銀子,用于李廷表發展情報,就發展成這樣?
李廷表跪伏在地,連忙解釋。他也很郁悶,最近時間他一直把精力放在京城,配合朱慈烺的撫民,已把京城內的情況了如指掌。
近半個月才布局派人前往流寇泛濫的幾大省份以及遼東一帶,情報才剛剛展開,誰能知道建奴居然千里繞道蒙古直撲京城。
朱慈烺知道清兵的六次入關,也大概知道年份,只是不清楚具體幾月幾日,想想也不能怪李廷表,畢竟時間太短來不及布置,李廷表自從投靠自己后已經做的很不錯了。
朱慈烺努力平復著自己的心情,這才道:“派人去打探建奴軍隊的動向,我要知道詳細情報!”
李廷表告退后,朱慈烺又傳令龍驤夜不收,向昌平一帶運動,偵察軍情。
朱慈烺很清楚,不管是軍事還是政治,想要擊敗敵人立于不敗,知己知彼是最基本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