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三十五)
過多了肆意妄為欺上瞞下的日子,突然過渡到謹小慎微,難免反叛。
“子尚年幼,易被煽動,你著人盯著點兒,莫到時候措手不及。”
劉楚玉不放心的囑咐道。
宗室人心不穩?百官心慌不安?正常啊。
不過,他沒死之前,宗室那幫親族這個位置誰都不許碰。
最簡單的法子不就是抓起來關著?
皇宮這么大,廢棄的宮殿那么多,好吃好喝養著就是。
放在眼皮子底下,總不至于還能興風作浪吧。
讓阿姐擔憂,就是他們最大的不是。
“皇上,太后娘娘薨了。”
這個時候的劉子業正在學著劉楚玉的樣子逗弄著小外甥,便聽到了太監尖細嗓音的通稟。
太后娘娘薨了……
劉楚玉怔在原地,眼眶有微微的濕意,而劉子業則是神色莫名。
親情什么的,他早就不渴望從母親那里得到了。
這么多年,他和太后也一直都是水火不容。
若說難過,倒也顯得虛假。
不過,倒是可以趁此機會,把宗室王爺一鍋端留在宮里。
劉子業連太后的葬禮都沒有出席,就好死這個人,于他而言微不足道。
病人身邊鬼怪多,很可怕,不能去。
群臣百官愕然,饒是向來荒誕的劉家,也沒有出現過似劉子業這般離經叛道之輩。
可偏偏劉子業一手掌握著朝政,一手緊握虎伏,一聲令下,莫敢不從。
群臣也只敢私下嘀咕,長吁短嘆。
就連言官,也不敢動不動的死諫,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坐在皇位上的君王,說一不二,真的回成全了他們的死志。
不過,也幸好,劉子業的決策從無大錯。
在他們的提心吊膽下,百姓的生活反而越老越安居樂業。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似這幫被劉子業敲打慣的官員一般識時務。
宗室族老,自視輩分高,便出言頤指氣使的職責劉子業不尊孝道,不敬先輩。
本來劉子業還發愁尋個什么由頭,軟禁了這幫宗親,經過對方這么一鬧,劉子業大手一揮,宮中荒廢許久的宮殿迎來了新的主人。
太后葬禮上的哭聲好似更加真切了幾分。
劉子業的名聲好像越發差勁了,誰提起劉子業都會說一聲暴君。
夜幕之下,房間中夜明珠散發著幽幽的光。
劉子業的眼睛充血,青筋爆出,褪去身上一層一層繁重的服飾,劉子業瘦骨嶙峋。
頭疾折磨著他,夜不能寐,食不下咽,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劉子業心想,他會不會是劉宋歷史上最短命的帝王。
十幾歲,未及冠就死,倒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活著的每一天,他都得忍受著劇烈的疼痛,性子也一日比一日暴虐。
他想控制,卻控制不了。
可是如果他死了,沈琛,阿姐,還有那個奶呼呼的小娃娃怎么辦呢?
他們的榮辱和身家性命,皆系于他一身。
若不能為他們鋪好路,他著實難安。
“把沈公子請來。”
劉子業重新整理好衣服,打開窗,站在窗前,看著窗外郁郁蔥蔥的竹子。
沈琛被推著過來時,看到的便是這樣的背影。
疏離,冷淡,與世隔絕,又充滿一種暮年死氣。
明明圣上還是個未行及冠禮的少年啊。
都道他殘暴,可是他何曾真的殺過一個無辜之人。
道他不孝,可那樣的母親,要圣上如何孝。
跟在圣上身邊多年,他漸漸也知曉了其中那些不能為外人道的事情。
越是清楚,便越是能夠體會圣上的不易。
若當年,先帝和王太后能夠多護著些圣上,莫要讓圣上那般絕望慘痛,圣上定然可以成為驚艷眾生流芳百世的明君。
而劉宋王朝,亦能國力鼎盛,再上一個臺階。
只可惜,這一切都是假如。
“圣上。”
沈琛擰著眉,抬手關好了窗戶。
勁風凜冽,殿下的頭疾越發嚴重,還是少吹風為宜。
“沈琛,我知道你從古籍上發現了一種治療我頭疾的法子,我想試試。”
劉子業轉身,面對著沈琛,面色蒼白,聲音泠然。
沈琛的手一頓,眉頭蹙的更緊。
“圣上,那種療法無異于是飲鴆止渴啊。”
“沈琛,沒有別的選擇了。”
“朕不想有一天真的變成了毫無理智的野獸,更不想置你,置沈家,置阿姐,還有何家為死地。”
“太傅曾對朕寄予厚望,自朕即位后,太傅也越發沉默,不久前更是乞骸骨辭官。”
“朕也曾讀遍了圣賢書,習盡了帝王術,體會過百姓苦。”
“不論是阿姐,還是太傅,他們都希望朕能成為傳世明君。”
“沈琛,你該知道,朕的頭疾,幾乎無藥可醫。”
“沈琛,朕只是想做一個正常人。”
“朕想保沈家,保阿姐一生歡喜周全。”
“所以,請你務必成全朕。”
劉子業的聲音清冷,帶著不易察覺的哀求。
哪怕沒有這飲鴆止渴的法子,以他如今的身體,也不可能天年。
所以,倒不如破釜沉舟。
漫長的沉默,沈琛的眼角忍不住酸澀。
只是想做一個正常人……
他想脫口而出說,說圣上比絕大多數人都要正常,可是他卻說不出來。
他見過圣上犯病時的痛苦掙扎,一次次靠著自殘來緩解頭疾,遍體鱗傷的圣上,過的比任何人都艱難。
“圣上所求,臣當竭盡全力。”
沈琛沒有再勸阻。
一直以來,殿下的身體都是由他請脈,狀態他最是清楚。
殿下注定是英年早逝的命。
倒不如,倒不如隨了殿下的心思,讓那些謾罵,質疑殿下的人看看,殿下究竟能夠多么耀眼奪目。
他清楚,既然殿下知道了古法,就算他拒絕了,殿下也會尋旁人。
“沈琛,朕知道你是懂朕的。”
劉子業伸手拍了拍沈琛的肩膀,沉聲說道。
“你的腳……”
劉子業眼神有些晦澀,這是他的虧欠。
沈琛的磨難,因他而起。
“殿下,好多了。”
“再過些時日,應該就能緩慢行走了。”
“殿下,那些都不怪你,你莫要自責。”
明明都是受害者,可這么多年,殿下卻總在內疚。
小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