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若你安離
(五)
難不成又爬了誰家的墻,摘了誰家的杏,或是揍了誰家的人?
這大半年,盧氏早就習慣了隔三差五賠禮道歉。
“祖母說的什么話,孫兒像是那種無事生非為非作歹的人嗎?”
“孫兒可不忍心讓您勞心傷神。”
笙歌陪著笑臉,繼續殷勤的捏肩捶背,一副乖寶寶的樣子。
“嗯?”
盧氏可沒有被笙歌這樣乖巧的假象所欺騙。
知子美者,唯她這個祖母也。
“別打馬虎眼,說吧。”
“這邊重點,捏肩也要有捏肩的樣子。”
盧氏百無聊賴的打了個哈欠,不能打馬吊聽戲的日子實在無聊。
她技術高超,十賭九贏也怪不了她啊。
哼,那幫輸不起的老家伙。
不打馬吊贏銀子,她拿什么帶子美去聽戲喝茶,扔彩頭。
偏偏她小賭神的美名聲名遠播,近來都沒人跟她一起組局了。
不如,不如克扣下子美的月銀吧。
反正子美成天不著家,小孩子家家的要銀子也沒用。
畢竟身為一個拉風的老大,身后小弟一大堆,哪里還需要自己掏銀子。
盧氏心安理得的想著。
“祖母,圣人有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圣人還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還言……”
就在笙歌打算引經據典滔滔不絕開始洗腦時,盧氏擺擺手“停……”
“哪個圣人言的?”
盧氏雖算不上大家閨秀,但勉勉強強也是小家碧玉,自幼讀書涉獵甚廣。
圣人之言,還是耳熟能詳的。
“朱熹。”
笙歌下意識答道。
“哪門子圣人?”
“你是又尋到什么不問世的古籍了?”
盧氏皺眉,不解道。
笙歌:“(oДo*)
唔……
貌似說的嘴瓢了。
把后世朱熹的話都順嘴說出來了。
“祖母,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想入蜀游歷。”
笙歌一邊捏著肩,一邊小心翼翼的觀察著盧氏的神情。
若是連盧氏都說服不了,就不用去觸杜閑的霉頭了。
“你說什么?”
盧氏猛的坐直,不可置信的盯著笙歌。
她這孫兒的小腦袋瓜怕不是熱昏了頭。
“你可知滎陽郡和川蜀相隔多遠?”
“你個小蘿卜頭,滎陽郡放不下你了?”
別看杜閑對子美看起來兇巴巴的,但那只是表象。
子美可是整個杜家眼珠子般的存在。
這個主,她做不了。
“祖母,我想去。”
“老師即將辭官,他孤寡無依,而回川蜀路途遙遙,天塹無數,孫兒不放心,也不忍心。”
“再說,川蜀自古以來便是仙靈之地,孫兒也想去沾沾那里的靈氣。”
“祖母,孫兒不會松懈,亦會照顧好自己,不讓您和父親擔心。”
“祖母,孫兒求您了。”
笙歌又一次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盧氏:(′﹏`;)
盧氏此刻半分都不覺得笙歌貼心,什么捏肩捶背,分明就是來要她老命的。
“祖母不敢啊……”
盧氏也是個實誠人。
“你別折騰祖母了,就讓祖母打打馬吊聽聽戲安度晚年吧。”
“祖母還不想死。”
只見盧氏眼眶一紅,肩膀輕輕顫抖,眼淚似是不要命一般簌簌落下。
那演技要說有多精湛,就有多精湛。
笙歌:╮(︶﹏︶)╭
為什么劇情君沒有告訴她,杜子美的祖母是個逗比加戲精呢。
“祖母,再哭我就告訴父親聽戲時賞錢出手闊綽一擲千金。”
唉,笙歌有時候也總在想,盧氏是不是錦鯉體質,要不然怎么就能逢賭必贏呢。
可偏偏贏來的錢又被她吃飽喝足后聽戲賞人了。
所以,到頭來,盧氏還是窮巴巴的。
這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德性,倒真真有幾分李白大佬的感覺。
恐怕這才是真正的志趣相投。
聞言,盧氏登時不再抽咽,而是一臉幽怨的瞥了笙歌一眼。
好不容易醞釀出的情緒,真是對牛彈琴。
浪費……
“真的打定主意了?”
盧氏慢條斯理的拿出帕子擦干凈面頰上的淚水,狀若坦然的問道。
“祖母,您就讓孫兒任性這一回吧,我怕會遺憾。”
“祖母,孫兒不會荒廢學業的。”
笙歌爭取道。
“就知道你是個死心眼的。”
“你父親那里我去說吧。”
“對了,你走了之后,你的月銀,還有私塾的學費,還有過年過節族中長輩派發的紅包禮物,我就代為保管了啊。”
“你放心,哪怕你人遠在川蜀,祖母也會為你據理力爭的。”
盧氏一邊絮絮叨叨,一邊盤算著她約摸每月可以增加多少流動資金。
唉,打馬吊又能加大碼了。
她也想拋棄惡習,一心做個養生怕死的老太太,可奈何現實不允許啊。
算了算了,最大的養生就是順勢而為,順其自然。
她還是老老實實打馬吊,逛梨園吧。
這就是她與生俱來的使命。
她總覺得若是杜家哪天不小心落敗了,她也能靠著打馬吊發家致富。
“好,都歸祖母。”
銀子啥的不重要,誰讓李白小哥哥是個富二代,家財萬貫。
單單是游歷,就帶了數萬兩銀子。
唉,果然,古往今來都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底氣來源于銀子。
笙歌也不知道盧氏如何說服了杜閑,反正杜閑是黑著一張臉踹了笙歌一腳之后,惡狠狠的答應了笙歌離家,跟隨王老夫子游學。
當然,條件是有的。
每月的家書,還有王老夫子的成績考校。
“小弟們,你們的大哥不日便要遠行,去領略壯麗山河,品味百味人生。”
“唉,也不知道大哥我走了,你們會不會被別的坊里的小流氓欺負。”
作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大哥,必然是不能不辭而別的。
要不然,她真怕這幫小蘿卜頭天天爬杜家的墻。
咳咳……
不要問她這些天爬樹翻墻的本事哪里學的。
這都是不傳之學。
“大哥,我也去,我也去……”
“還有我,還有我,我這就回家收拾行囊。”
“對對對,大哥,我有銀子,帶上我咱們一起吃香的喝辣的。”
一群錦衣華服的小蘿卜頭,你一言我一語。
仿佛在孩童眼中,離家是件神秘又值得期待的事情。
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