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若你安離分類:
笙歌越發神秘了
他的一切她都知曉,可她的過往呢
他不知。
關于笙歌最初的記憶,就是笙歌在變成豬八戒之后。
他尤記得當時的笙歌是多么稚嫩膽小,遠不如現在的厚臉皮和圓滑。
當初的笙歌不會登云駕霧,就連演技都粗糙的很。
當時他還嘲笑過豬八戒究竟得有多蠢,才會找了一個這樣的小白來替他完成心愿,重返天庭做天蓬元帥。
難不成豬八戒真以為玉帝是吃素的嗎
若不是他突發好心,指不定笙歌在那個世界得受多少磨難呢。
無論是玉帝,還是如來都不是好相與的。
取經一途本就是玉帝和如來無聲的默契,難道豬八戒單憑一個笙歌就能顛覆了兩位的想法,扭轉了取經一事嗎
現在回想,他已經記不清了當時為什么會出手相幫。
罷了,不重要了。
“記得就簡單多了。”
笙歌吧啦吧啦的把這只野猴子的宏偉心愿詳詳細細的說給大圣聽,中間還夾雜了幾句她自己的吐槽。
大圣,你確定你不是在帶壞小孩子嗎。
說的口干舌燥,笙歌接過大圣遞過來的清冽山泉,一飲而盡。
透心涼心飛揚。
笙歌的理智在一杯冰涼泉水的刺激下也漸漸回籠。
你不能因為大圣擺出了傾聽的友好姿態就忘乎所以啊。
不過,大圣端茶倒水,倒是讓她分外喜歡呢。
“你的意思是本大圣當年迷弟太多,所以才有了你這一遭來此世界”
大圣似是讀懂了笙歌的心聲再一次倒了一杯甘泉遞了過去。
不想揍笙歌的時候,他不介意對笙歌好一些。
畢竟這么多年,他只有笙歌一個小弟,自己手把手教會的人,太怕他,也有些不爽啊。
“嗯。”
“我本來以為這只野猴子只是想當猴王,可事實證明我還太年輕,想的太簡單。”
“他想重復大圣當年的威風凜凜。”
這個猴王當的還真是不容易啊。
“這么說還是本大圣的鍋了”
孫悟空伸了伸懶腰然后慵懶閑適的窩在石椅上,瞇著眼睛,頗有幾分睡意。
笙歌眨眼,那一剎那她竟從大圣身上看到了矜傲。
假象,一定是假象。
“怎么會”
笙歌假笑著,實在有些違心。
好吧,她就是覺得這是大圣的鍋。
只可惜,她不敢說啊。
“你要重走本大圣當年走過的路嗎”
“怒毀生死簿,大鬧天宮,被壓五指山五百年,然后走上那條西天取經之路嗎”
“如果你想的話,也可以試試。”
對于笙歌的任務,孫悟空從不會多加干涉,亦不會左右笙歌的決定。
那是屬于笙歌自己的成長。
大不了在笙歌性命攸關之際他出手相救。
不死,便有無數種可能。
“為什么一定要被壓五指山呢”
笙歌反問道。
野猴子看到了大圣威風凜凜,以一人之力對抗萬千天兵的豪情,可并不知道大鬧天宮的大圣其實是敗了。
那個時候的大圣更像是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不知天高地厚。
“誰說自立為齊天大圣就得與天庭不死不休呢。”
笙歌凝著眉,靠在石椅背上,思索接下來怎樣才能以一種不傷己的方式完成野猴子的心愿。
五指山的盒飯,她真真不想吃。
兩之法
難啊。
經歷了這么多個世界,她早就擁有了數張面孔。
唯一不變的就是厚臉皮欺軟怕硬。
花果山與天庭對抗,本就是傷人傷己的事情。
她不是大圣,沒有一往無前的豪情。
該怎么做呢
其實,說起來她根本不知野猴子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野猴子自己其實也是一頭霧水吧。
無論如何,總是離不開一個利字。
她可以與天庭對抗,前提是她有足夠的實力,有足夠的利益,能夠讓這場對抗在她最希望的時候戛然而止。
金蟬子嗎
金蟬子會不會是她這個任務的一個關鍵點。
如今的金蟬子還在輪回之中,還在重復著他被分食的噩夢。
一個是金蟬子
一個就是蟠桃園
若是她手中握有金蟬子和蟠桃園,那么她就有與如來和平談判的資格。
至于能不能守住蟠桃園,就看大圣的了。
有金大腿在,不抱白不抱。
打不過就是打不過,有什么還丟人的。
笙歌從來都不是那種自持身份,覺得一己之力可以擺平所有的人。
她只要想著法子完成野猴子的心愿,貪生怕死就貪生怕死吧,慫就慫吧。
蟠桃園畢竟是王母娘娘的私產,王母娘娘待她不錯,明搶搶不過,暗偷又過意不去。
笙歌再一次吐槽,為什么她不能把良心這種東西扔了呢。
當然,她是不敢利用大圣的,實話實說。
“大圣,你想不想師父”
既然暫時肖想不了蟠桃園,那就去看望下大和尚吧。
大和尚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所以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把能拉攏的都拉攏到身邊,這池水自然就會被她攪渾。
渾水才能摸魚。
“那個大和尚”
“你確定你會想他”
大圣的表情說不出的扭曲。
誰都有可能想那個大和尚,唯獨笙歌不可能。
這是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這是準備把他和大和尚都算計進來了嗎
說好當個智障,為什么又開始籌謀了呢。
好吧,也許笙歌不習慣五指山的荒涼。
能動手就別bb不好嗎
動腦子多,容易得老年癡呆。
笙歌黑臉,大圣這是什么表情
再怎么說都有師徒之名,辯機的世界又曾給過她庇護,雖說看戲成分居多,但她其實也是能夠感念一下的吧。
“別想了。”
“大和尚在清醒過來之前對如來和西天佛界可是別無二心的。”
“你可別指望著大和尚能夠隨你犯蠢。”
大圣輕飄飄的說著。
這個世界他的的確確是輪回重修,可不意味著大和尚也換了人。
這個時候的大和尚應該還是個慈悲為懷,拈花一笑心中只有佛祖的小弟子。
世代為僧,信奉佛祖。
“人都有親疏遠近。”
“于我而言,佛祖只是陌生人,大和尚卻是兩世的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