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311【君子報仇十年不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香港1968 >>香港1968最新章節列表 >> 311【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311【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更新時間:2019年10月31日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分類: 玄幻 | 奇幻 | 都市 | 歷史 | 軍事 | 汪公子在年 | 香港1968 
311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311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作為張婉君的第一部作品,《解憂雜貨鋪》在香港還是有大量書迷的,這也為改編的電影提供了不少票房,只上映一周就突破了十萬票房。

如此新穎的時空愛戀,單純而又美好,幾乎不摻任何雜質的情感。

那一封封代表愛戀的信件,那一行行漂亮的字體,那一句句充滿感情的段落,讓不少年輕男女向往和崇敬。

一向同霍耀文交好,又與張婉君是同事的林燕妮,在自己《文學世界》的專欄上,夸贊道:“以純愛聞名香港的知名才女張婉君的第一部小說《解憂雜貨鋪》改編的電影,近日在香港上映。就在昨日我同先生一起去影院買票看了一場,這本書的原著我曾經拜讀過,寫的實在是好。而經李瀚祥導演的拍攝,那書中溫馨、美好、浪漫、甜蜜,幾乎是展現的淋漓盡致,讓人觀影后欲罷不能……”

“耀文表哥,林小姐又夸我了。”

張婉君手上捧著《文學世界》雜志,面前的桌子上堆滿了十幾份報紙和周刊,這是她早上去報亭買來的,幾乎里面的內容都有報道《解憂雜貨鋪》電影的情況。

“你都看了一上午了,還沒看夠?”霍耀文一邊幫張婉君修改第二部的內容,一邊瞥頭敲了她一眼,不由會心一笑,畢竟是她的第一部小說改編成電影,興奮點也在所難免。

當初《風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映的時候,他也是買了不少雜志和報紙回來看。

“當然看不夠了,這可是我第一本小說改編成的電影!”

張婉君這幾日的心情特別好,不僅僅是因為電影上映,更多的還是從這些夸贊她的報紙周刊中,得到了一些虛榮心,這也是人之常情,哪怕是現在的霍耀文,看到那些夸自己的報紙,心里也是樂呵呵的。

聞言,霍耀文咧嘴笑了笑,便也沒再去管張婉君,開始耐心的幫她修改起文稿了,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將第二部的內容給精簡和略作修整了一番。

“哼!”

突然,張婉君悶頭一哼,氣憤的拿著雜志走到霍耀文的身邊說:“耀文表哥,你看這個文章!”

“怎么?”

“你看看就知道了,這人好討厭,說你寫的小說通通不好。”

聽到這話,霍耀文不由眉頭一皺,接過雜志看了眼封面,是香港雜志社出版的月刊《七十年代》。

“…近幾十年來,香港文壇多有變幻,自新文學運動新起,歐陽山、蔡元培、陶行知、薩空了、鄒韜奮、茅盾、夏衍等無數優秀文學大師匯集于香港,造成香港新文學運動的空前活躍和繁榮。

舊派文學作家們創作了一部又一部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也有許多層出不窮的新人為漸漸低迷的文學界帶來了不一樣的作品。

譬如劉以鬯先生的嚴肅文學《天堂與地獄》、《酒徒》,包天笑先生的兩本回憶作《釧影樓回憶錄》,近年香港章回小說的代表作品《金陵春夢》…這些無不是經典之作!

這兩年誕生的新人作家董橋著作的《憶》、《難忘》等優秀雜文,《明報晚報》的副總編輯林行止所著的《英倫采風錄》《從經濟談香港》等,都是不乏新穎之處。

這些新人才是香港文壇的未來,才是承繼先人文學作品的優秀作家,成然現今香港多被娛樂小說所霸占,但我相信優秀的文學作品和豐富的情感,始終不是那些靠賣弄離奇情節、雞鳴狗盜、怪力亂神的人所能比擬的。

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文人這個詞變的如此廉價,寫了一兩本娛樂大眾情節離奇,行文啰嗦的鬼怪小說,就能被人尊稱為大文豪?!

這類人寫的小說和作品,我只能說俗不可耐,如有必要文字最好通通作廢,因為他只是用文字來臨摹情節罷了,一點思想一點情感都沒有,渾然只是個賣弄文字的人,完全失了文學該有的靈魂。

或許這類娛樂小說可能在大眾的眼中趣味性很強,賣的銷量不錯,可文學作品不能只看當下的利益,優秀文學作品是引導大眾的關鍵,否則就落了俗套。”

這篇文章,沒有一字一句是提到霍耀文的名字,可其中幾個關鍵點,卻是很明顯的隱射了他,但凡是了解霍耀文寫的小說的人,必然能夠看出這篇文章的內容基本上就是在抨擊他的。

張婉君也是從那句“行文啰嗦的鬼怪小說”來認定是罵霍耀文的。

看完這篇文章,霍耀文皺起的眉頭倒是舒緩開來,心想寫這文章的人,無非就是眼熱他如今的作品當紅,幾乎本本大賣,故意拿他之前寫的《鬼吹燈》來說事罷了。

說實話,《鬼吹燈》在如今的確是有一些突兀,畢竟香港多有迷信風水之說,盜墓說白了就是挖墳,始終是不太好聽,娛樂性很強,但也難免會被那些“謙謙君子”所不屑和鄙夷。

當初天皇日報的那位孤舒子墨就是以此來抨擊他的。

霍耀文沒當回事,可身邊的張婉君卻是生氣的很,看她氣鼓鼓的樣子,掃了眼文章的署名叫“邱江海”,不認識沒聽過,想來不是什么知名人士,便忍不住笑了笑說道:“沒事,這人只是眼熱罷了,跟當初那個孤舒子墨一樣,都是無名之輩想要上位。”

“我知道了,我就是心里有點氣。”張婉君看表哥盯著自己,也是臉一紅,小聲的說道。

“嗯,沒什么好氣的。”

霍耀文是個后世來的人,說實話這類隱晦罵人的文章,生氣肯定是有的,但他根本不在意,錢都賺了,被人眼紅罵幾句也很正常。再加上現在不比幾年前跟孤舒子墨打筆仗的時候了,他如今的名氣可比那時候大了不知多少,再去跟這些無名之輩爭辯,純屬是為他人做嫁衣。

霍耀文不在意,可外界卻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從69年霍耀文的科幻作品在美國大賣以后,他已經成為了香港新代作家代表,后來的多本小說,無論是在港臺,還是海外,都是通通大賣,已經尊定了他大作家的名頭。

這會兒卻有人直接在雜志上擠兌他,說他的作品都是俗不可耐,只知賣弄文字娛樂大眾,渾然沒有思想和靈魂。

倒是引起了許多讀者和文人的關注。

跟霍耀文可以說是仇深似海的鐘偉舜,自兩年前被天皇日報辭退,繼而失去了獨家撰稿人的稿費后,便開始四處謀生,多以在小報上寫寫文章,或者跟風寫一點武俠小說什么的來謀生賺錢。

當他看到《七十年代》月刊中有人竟然敢直接駁斥霍耀文的作品垃圾時,心里別提有多暢快了,高興的他當夜都沒睡好覺,半夜便爬起來坐在書桌邊,提起鋼筆就是一通揮灑。

暢快淋漓的寫了一番,鐘偉舜吹了吹還留有墨跡的稿紙,看著上面一氣呵成的文章,頓時嘴角狠笑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上一章  |  香港1968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