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翻頁→鍵
熱門、、、、、、、、、
日子過得飛快,自他們回到臨安不過兩月便是已近年節了,這一日丑奴過去同燕韞淓請安,進了書房便行禮,
“阿爺,大安!”
燕韞淓笑瞇瞇的瞧著丑奴,招手讓他過來問道,
“這幾日同先生在學些甚么?”
丑奴應道,
“先生說是年節要到了,同我們說了年節的來歷,又各地是如何過年節的……”
燕韞淓便問,
“那丑奴可是知曉了為何要過年節?”
丑奴想了想道,
“依孫兒瞧著多半這是前人覺著日子過得太無趣,就變著法子弄一個節出來,大家伙兒好湊到一處玩玩,后人見這樣好……便年年照著下來,因此才有了年節!”
燕韞淓聽了哈哈大笑,
“我們家丑奴此解倒也有些道理!”
又問他道,
“今年乃是在臨安過的頭一個年節,丑奴可有想玩的?”
丑奴想了想歪頭問他,
“阿爺,我在西寧時便是大家湊到一處吃頓飯,又有阿爺送的煙花可看,倒也是熱鬧的!”
他這般一說,聽在燕韞淓心里卻是一酸,
“可憐我的小孫孫生在西寧,在那偏僻地方呆了兩三年,竟是沒有見過真正的熱鬧!”
他這么一想,立時生出大操大辦一番的心思,當下連正事也不辦了,便吩咐人將燕大叫了起來,
“爺喚小的,可是有事吩咐?”
“嗯!正是有要事!”
燕韞淓抱著丑奴道,
“今年乃是丑奴在家里過的頭一個年,怎么也要操辦一番……”
這家里從長青那里起孩子們生辰都不操辦,過年節總要讓他歡喜歡喜才成的。
當下對燕大一通吩咐,燕大接令回去,五位管事都忙了起來。
今年的年節里,這臨翠園還是像往年一般開了園子,讓人進來游園不說,還請了皮影戲的班子,雜耍的班子,講雜劇的班子,傀儡戲的班子等等。自大年前頭三天已開始,一直要鬧到初七,每晚天一黑便要放煙花,一直放到亥時末,還請了人搭燈樓,在那湖邊上搭了高高的七層燈樓,上頭各式花燈掛的滿滿地,晃得整個湖面都明亮絢麗了起來,最上頭是個巨大的那吒鬧海的走馬燈,夜里遠遠在湖上泛舟時便可見著上頭不停變幻的畫面。
又蒲國公他老人家,還怕只一個走馬燈孫子看得膩煩了,便每隔兩日換一個,先是哪吒鬧海,后面又是沉香救母,然后又有玄奘西游等等。
又覺著光看燈看戲看煙花太少些,便又專讓人擺了木馬、木牛、花燈、陀螺等小孩子兒家的玩意兒,又專僻了一處蹴鞠的場地,分成人小孩兒兩場,還將獸園開了一部分給人瞧,但凡入園的百姓家小孩子可自在玩耍。
這一年的年節,涌金池臨翠園成了臨安城中百姓必去之地,不但能游園,還能見識不少稀奇好看的玩意兒,引得一眾小販們聞訊都是多多備貨,年節前十日便守在園子外頭等著蒲國公府的人登記。
入臨翠園不用繳納攤稅,只要走時將自家小攤一丈見方的地面收拾干凈,蒲國公府任你來去,有那好心的侍衛大哥還要幫忙扶擔子。
有此一舉,臨安百姓倒是交口稱贊蒲國公乃是大大的善人!
只卻不知這都是蒲國公老人家疼惜孫子的一片心意,他們也是跟著沾光,燕岐晟與穆紅鸞卻是相視苦笑,
“那小子只怕是玩兒瘋了!”
“可不是么!往日里在家里只領著一幫下頭的小子丫頭便罷了,如今連外頭百姓家里的小子丫頭們都勾得不肯回家了,每到晚上便領了幾十號人在這園子里上竄下跳,左右奔跑,有時還去湖里劃戰船……”
開放了園子,百姓進出的又多,還帶了不少小孩兒,這般跑來竄去,倒是將一干侍衛們累得夠嗆,又要維持次序以防人群擁擠踐踏,又要顧著這小祖宗莫受了損傷,還要防著百姓家的孩子出了意外又或是被人拐賣,壞了蒲國公府的名聲,實在是三頭六臂都不夠。
燕岐晟見勢不成,立時將能調的暗衛都調了出來,扮做百姓混在人群之中,這才將這個年關給平安保了過去,穆紅鸞便來做了這個好人,卻是一個個都包了大大的紅封,也算是犒勞他們的辛苦了!
如此一個年節算是熱熱鬧鬧的過去,過了年天氣已是回暖,到了三月三便要到郊外踏青,只燕岐晟越發忙碌起來,卻是無暇陪伴妻子與兒子出來踏青。
穆紅鸞倒也不在意,卻是呼朋喚友叫了人去江邊的琉璃小筑玩耍,這一回也請了黃夫人與崔夫人,又有四丫和二丫帶著小妞妞,素圩娃、方娘子,又有綠繡帶著楊家的芊芊,自己又有丑奴和秀兒,還有那養得白胖了些的楚靈均。
說起這小孩兒的名字,穆紅鸞也曾問過那霍岐熹,
“霍先生,這孩子的名字可是要改過?”
這孩子的名字是滅家的仇人所取,也不知他長大了得知此事是何心情,倒不如改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