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冊三年,靖帝率軍西征,收服吐蕃諸部。
同年,靖帝頒下法令。
廢除孛兒只斤氏、乞顏、納古斯、汪古惕等異族姓氏,全部改為漢姓。
中書令耶律楚才身做表率,被靖帝賜姓郭。
久亂之下,如今天下百姓,人心思定,但改姓之事,除了已經漢化程度很高的女真、契丹等族坦然接受外,卻遭受很多漢化程度很淺異族之人的反對,尤其是剛剛征服的吐蕃諸部。
有人借此生事,靖帝大怒,揮兵掃滅,人頭滾滾之下,血腥鎮壓改姓風波。
留姓不留頭,留頭不留姓。
鋼刀壓頸,反抗的異族不得不服從。
同時,靖帝推令天下,識漢字,說漢話等一系列措施,有之前的血腥鎮壓在前,這一次倒是很順利。
從此以后,要想做官,必須會說漢話,識漢字,利益驅使之下,法令自然推廣。
靖帝從天冊一年,便成立“新物事探索司”,首先派人將玉米、馬鈴薯、番薯、花生、番木瓜、陸地棉找到,隨后直接推廣天下。
然而這一次卻是觸動了南方士族的利益,他們都是大地主,種植的都是一些珍貴的物事,怎么愿意去種這些便宜卻能填飽肚子的事物。
靖帝無法,只得派官員去協商,先進行試點。
但他低估了士族的膽子,竟然連試點也不愿意,能被他派去的官員,能力品性自然是上上,沒成想卻丟了性命。
消息傳回京都,靖帝怒極。
南方的那些士族忘記了現在是什么時候了,他們仍然是沉浸在“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前朝氛圍,低估了一朝開國皇帝,尤其是一刀一槍,踏著尸山血海登上帝位的皇帝的手段。
靖帝根本不怕再次天下大亂,也不再派官員,直接勒令手下將士,揮軍南下,順便給了主帥一張名單。
南方的那些士族有些發愣,怎么就發兵了?
不過他們也不怕,他們在南方的勢力盤根錯節,除非皇帝打算將南方士族連根拔起,到時候皇帝便會知難而退了。
大軍臨城。
事情遠沒有南方士族想的那樣簡單,此次靖帝派出的士兵全是北方人,根本不鳥南方的這些所謂權貴豪紳。
戰火又起,原吐蕃諸部也開始蠢蠢欲動,天下又有大亂之像。
靖帝再次御駕親征,直接到了前線。
南方士族雖控制了地方城池,但到底兵力太少,自然節節敗退。
靖帝也不做別的,每下一城,將城中士族以謀反罪論處,誅滅九族。
就這樣,半年兩個月時間,南方士族八姓族人,被他殺了個干凈。
后來,其他的士族一看,這皇帝來真的?首先撐不住,便要投降,同意皇帝的土地種植作物的政令。
靖帝同意了,但要南方士族支付大軍征戰之糧草。
南方士族無奈,只得同意,很是一番大出血。
但大軍卻沒有走,靖帝又頒布了一則法令,為了確保國家稅收正常收取,要執行“士紳一體納糧”。
士族看著頭上那明晃晃的鋼刀,無奈之下,只得同意。
天冊五年,玉米、馬鈴薯、番薯、花生、番木瓜、陸地棉等高產作物推廣天下種植,底層百姓的衣食之困得到了極大地緩解。
老百姓只要有口吃的,閑的蛋疼才會搞事。
他們不搞事,靖帝卻是要搞事了,不過他沒做別的,開始造人,僅僅到了天冊六年,僅僅六年時間,他便有了十七個兒子,六個女兒,而且還在繼續。
同時,靖帝對軍隊進行了改革,設立軍機處,牢牢地將兵權抓在手中。
之后,“士紳一體納糧”使得國庫漸豐,于是他開始設置常備軍,也就是職業軍人,同時以監察司監察天下。
監察司是他以之前全真教和丐幫的消息網,加以改良后,成立的監察組織,并且明確的昭告天下,監察司便是為了監察天下士紳、百姓的機構,為了防止有人暗地里生事、不尊法令。
同時完善法律,使得各個方面有法可依。
天下各個階層已經習慣了他們的這位皇帝陛下,領教過他的狠辣手段,所以不管他做什么,都老老實實受著。
但暗地里卻有不少人想著,等靖帝死了,再做打算。
靖帝倒是沒像他們想的那樣,天天搞事,他開始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鼓勵工商業發展,積極發展火器,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
海外的孤島上,這一天,一艘小船使來。
船上只有兩人,一身便裝的戴道晉還有如今的靖國國師馬鈺。
戴道晉仍舊面白無須一副二十來歲的樣子,馬鈺則老了很多,須發皆白,不過仍精神十足,很是仙風道骨。
踏上了這座孤島,四周突然出現了五六個黑衣人,來到兩人身邊,躬身行禮。
馬鈺扭頭環視了下,嘆了口氣,略有些感慨。
戴道晉擺了擺手,驅散了那些黑衣人,扭頭對馬鈺道:“行了,別嘆氣了,走吧。”
島上有幾座木屋,屋前種植了些番薯、花生等作物。
戴道晉兩人走到屋前,低頭看了看這些作物,隨后看著木屋道:“郭兄弟,別來無恙啊。”
未幾,一個中年男子走出木屋,圓圓的臉,有些富態,讓戴道晉看的也是一愣,他偶爾派人給島上送些東西,卻是沒來過,沒成想郭靖竟變胖了。
郭靖看著面前的這人,心中有些復雜,沉默半晌,不知說些什么。
“郭靖,誰來了?”一個聲音從屋內傳出。
隨即一個中年女子扶著一位老嫗走出屋子,不是華箏和郭母又是誰。
見他們身體都不錯,戴道晉笑了笑。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