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略有點疑惑的眾人,張遠回憶著那時候的感覺,一邊說道:“如果沒有親自體會,真的很難描述”
“打個具體的比方,大家都有兩只眼睛,擁有著正常的視覺。那么,盲人呢?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盲人沒有辦法看見這個世界,所以看到的可能是黑色,是我們閉上眼睛時候的那種感覺,但實際上并不是……那種黑色只不過是光線被眼皮遮擋住,才產生的顏色。”
“盲人真正的感覺是什么呢?”
張遠眨了眨自己的眼睛,解釋道:“大家睜開自己的左眼,閉上自己的右眼。閉上的那只眼睛所感受到的,就是盲人的感覺,它不是黑色,而是一種虛無的狀態。”
是的,虛無。
這樣一解釋,幾乎每個人都明白了。
“虛無”是一種很抽象的概念,但它的的確確存在。什么都沒有,仿佛大腦中直接丟失了這只閉上的眼睛一樣。
還有的人正在眼睛一睜一閉地嘗試,這種感知徹底丟失的感覺,真正體驗到之后,簡直讓一些不明所以的人嚇了一大跳。
如果沒有親自體驗過,確實難以用言語描述。
同樣的道理,張遠目前也正處于好幾種感知丟失,由于不止一種感知丟失,所以他才會難受這么長久,一時半會間癱瘓了。
那么,感知有多重要?
它與智力相關,會徹底影響到一個人的思維方式!
先天盲的人類“眼中”,到底有沒有畫面?答案是肯定的,但這個畫面,與正常人通過視覺得到的畫面還是有本質上區別。
對于正常人來說,閉上眼睛,摸到一個蘋果,大概輪廓就是相對圓形的一個東西,帶了一個小坑,還可能有個小尾巴,初始輪廓形成后,會在腦海中形成一幅圖畫,還會自動腦補它的眼色。
“這種在腦海中形成圖像的本領,是視覺帶來的影響,也是一種對事物的初級認知。”
“但一個先天盲的人類觸摸蘋果的時候,在腦海里形成的可能是一個不是畫面的記憶,它還是局限在觸覺當中。”
“這就是感知,對思維的影響。”
那么,同樣的道理,所有的正常人類,對比高階文明,相當于都是“盲人”。
高階文明的感知更加發達,對待事物的認知方式,是完不同的。
在星際交易市場當中,有專門的這方面的學科,像什么“靈等級制度”、“種族值判斷”等等,評判的都是土著文明的智慧潛力。
感知是評判潛力的重要一環,如果某一物種擁有超級感知,放在星際交易市場當中能夠販賣很多很多阿米巴積分!當然了,這一類的物種,放在宇宙中也是鳳毛麟角。
而張遠是人類當中唯一與眾不同的人,他現在雖然也“目盲”了,但那種記憶仍在。
“張遠先生,您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方式,與正常人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了嗎?”一位大腦神經學家忽然舉手問道:“您還能夠記得那種感覺?不會忘記?”
張遠攤了攤自己的雙手:“我暫時不知道應該怎么描述……忘記當然是不會忘記的,就像一個后天失明的人,他永遠會記得那一段充滿光明的日子,記得各種顏色。他依舊知道昆侖山什么樣子,璀璨銀河號什么樣。”
這位專家點了點頭,坐下了。
張遠繼續道:“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憑借驚人的靈感,單槍匹馬發現了相對論效益,質量的存在導致空間的扭曲,而空間的扭曲,產生了引力。”
“這種空間扭曲現象,對我們人類來說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就連牛頓,也認為引力是一種超距現象。普通人更不可能感覺到空間的扭曲。”
“但是,如果我能夠直接感知到空間的扭曲呢?”
“是的,在那個時候,我真的感受到了空間的扭曲以及扭曲帶來的引力現象,這一些感覺非常完美地在大腦中融合在一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人類科學家能夠更加正確地感知到宇宙的本質,這對科學家來說是多大的進步!”
科學最重要的是什么?
靈感!
努力固然決定了下限,靈感卻決定了上限!
現在可好,愛因斯坦一輩子最大的靈感,某文明的三歲小孩,能夠通過自己的大腦直接感知到。如果某一個文明能夠天然地看到,空間中由于質量引發的曲率,這是多大的一種質變?!他們會認為人類文明的偉大發現,只是一些小兒科罷了。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深刻地知道,張遠所說到的內容,底意味著什么。
宇宙文明中,一定存在著這樣先天優越的文明。他們是進化的寵兒,每一次的進化都邁向了天然正確的方向,不必像其他文明一樣,需要苦苦思考宇宙的本質。在他們感知中的宇宙,本身就已經接近本質。
人類,或者更多的文明,對比這些先天極度優越的文明,就像洞穴里的盲魚一樣。
張遠看著沉默思考的眾人,說道:“解釋這么多之后,我希望能夠加入虛幻實驗室當中,研究這方面的東西。也希望政府能夠劃撥一些資源,成立一個特殊實驗室。特別是虛擬世界的操控權限,我認為利用虛擬世界中的生命,來研究這些東西,是不錯的選擇。”
“畢竟,這種感覺,真的很難三言兩語描述。只有親自操刀上馬,才能夠為整個文明做出更多的貢獻。”
“哦,對了,還需要一些相關的科學家。”
這件事很快就獲得了通過,還特別成立了一個實驗室——“超維感知實驗室”,因為要使用虛擬世界技術,分屬于虛幻實驗室下邊的一個部門。
有這種人才不用,那就是傻子行為了。
當然了,這一份工作可能曠日持久,難度巨大,就連具體的理論都沒有,短時間內肯定出不了太好的成果,這一點大伙心知肚明。
新人類文明有著足夠的耐心,去等待著張遠的慢慢研究。
再接下來,又臨時抽調了不少科學家。這些科學家囊括了大腦領域、智力領域的方方面面,是非常寶貴的存在,結果相關的領導負責人又不太愿意了。抽調了這些科學家,輔助大腦的更新換代怎么辦?張遠的工作重要,難道其他的工作就不重要嗎?
最后,只能按照自愿原則,把原先的“人體磁場感知研究所”歸并過來,總計30人。畢竟,人類對這門課程,
請復制地址到瀏覽器打開獲取:m.92wx/book/13249.html(長按三秒復制!!)或者點擊原網址。
小提醒:使用瀏覽器收藏網址,保存地址進入,最快的獲取,謝謝大家。
本書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就愛文學網手機版,每日更新各類好看的小說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