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農家科舉記第351章 年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歡喜農家科舉記 >>歡喜農家科舉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1章 年關

第351章 年關


更新時間:2019年09月03日  作者:鹿青崖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鹿青崖 | 歡喜農家科舉記 

魏銘次日回了魏家小院,一連沉默了好幾日。

待崔稚回來瞧見他這樣,嚇了一跳,小乙同她道:“哥哥說我以后可以不嫁人,能天天帶著墨寶花寶玩!“

田氏不讓小乙胡說,將她攆去郭婆婆家找小孩踢毽子,自己同崔稚把事情說了,“......小鶯懷孕了,走不了了,木子瞧著難受......你去勸勸木子吧,或許、或許生了孩子,小鶯日子會好起來......“

田氏說這話沒太有底氣,崔稚曉得她也知道所謂生了孩子就有好日子的話,八成是騙人的。但是還能怎樣,別說是在古代,就是在現代,很多女人也會為此再三權衡,再三忍讓。

崔稚去瞧了魏銘,順著窗縫瞧見他在案前刻印章。

每當他心里有事的時候,就會拿起刻刀,一刀一刀地刻印,越雕越精,越雕越細,慢慢地,人就從沉悶中走了出來。只是有時候沉悶得厲害了,能把一塊一指長的印石,生生磨成個花生大小。

崔稚沒有照著田氏說得去勸說他,當天去了一趟縣城,晚上回來的時候,塞了個小匣子給他,“魏大人,我偶得幾塊印石,也不會用,好孬更是不懂,你拿去吧!”

魏銘抬頭瞧了她一眼,接下了。

蘇玲問崔稚,“這樣行嗎?不用勸勸?”

“不用不用!等他把這幾塊石頭磨光了,人還不好,我再去勸!”

到了第三日,人就好了。

魏銘雕了一對兔子,托蘇玲打了兩根紅絡子,給崔稚和小乙一人一個。

小乙得了石雕小兔,栓在腰上,轉了兩圈,招呼墨寶和花寶往三桃河試冰去了。崔稚瞧著小兔嘿嘿笑,“魏大人刀功了得啊!”

魏銘道多謝,同她笑了笑,帶著書本往縣學去了。

崔稚私下里同蘇玲道,“瞧!送對路了吧!我落了個好,還同小乙一人落了一只兔子!要是這世上所有人心里不順,都能似咱們魏案首似的,不哭不鬧,還能順帶制造出些精美工藝品,那這世上可就太美好了!”

蘇玲笑得不行。

日子過得奇快,崔稚同馮老板商量了幾回五景釀售賣的事。雖然五景釀作為品牌也能合作地方酒水,但是名聲還是從景芝酒打出去的,想要把地位穩固住,景芝酒的售賣還是大頭。

這樣一來,運輸必不可少,好在現在收攏了一支匪友商隊,只是尚不夠穩固,因為袁大當家近來行蹤不定,段萬全尋了幾次都沒尋到,她手下的兄弟難免有些心浮氣躁。

這事還得另做計議,崔稚只同馮老板商量產量和質量的問題。除此之外,高矮生露了兩次面,把《食神飛升記》又講了起來,崔稚試著讓崔唐跟著小高矮生一道。

這孩子曉得這是個日后吃飯的本事,倍加賣力,瞧得崔稚一陣感嘆,遂請宋糧興和春芳兩口子給孩子們加餐,自不必提。

只有萬音和蘇家老兩口無事可做。或許都是揚州人的緣故,萬音同蘇婆婆走得很近,蘇婆婆針線手藝不錯,帶著萬音坐起來。

做針線比彈琴更是正經營生,幸而萬音從小練出來的巧手,蘇婆婆連聲道,比蘇玲當年學的快多了!萬音甚是高興,給崔稚做了一副毛絨絨的手籠,說等到手藝好些,開一家針線鋪子。

蘇玲是個手里有錢的主,不肯坐吃山空,崔稚當然萬分鼓勵,還道,“回頭我替姐姐在江南弄些時興的花樣子來,姐姐的針線鋪子可就能在北地拔得頭籌了!”

江南女子多愛美,時興的花樣子十有八九都是從江南發源的,這些日萬音穿的揚州來的衣裳出門,便有婦人來問了。鄔梨來的時候,見萬音笑盈盈地同小婦人們說話,一口揚州話同眾人說得滿頭大汗,越發襯得她臉色紅潤,嬌艷欲滴。

鄔梨一顆心砰砰跳,先前回家試了老娘的口風,娘是個一輩子都沒有出過青州的婦人,她不懂,只說怎么年歲這么大沒成親,鄔梨胡編了個借口,他娘便說好,“女大三,抱金磚!”

直道年底,鄔梨才依依不舍地回了青州,還拿走了大筆魏銘說好的給他的印書分成。

這個時代也沒有什么版權可言,他們將書原樣謄抄,作者一干人等保留不動,就已經是對版權的尊重了,更有甚者,直接改成了自己的名字,方正也沒有互聯網,隔了山山水水千百里地,誰知道呢?

崔稚覺得自己的《食神飛升記》肯定也被人抄襲了,這都是沒辦法的事,她僅代表廣大原創作者,要求魏銘和鄔梨兩個搬運工,請大家伙吃了一頓大鍋子。

臘月飄著雪花的天,圍爐吃鍋子,那是真的享受。

待崔稚還要再吃第二次,卻已經到了過年,等到從年勁里緩過來,正月十五都過了。

袁大當家除夕夜的時候頂風尋到了段萬全家門口。

段家爺孫嚇了一跳,段萬全早就盼著她了,當下見了人,鼻子都紅了,袁大當家罵他沒出息,端正給段老爺子磕了個頭,拜了個年,便道還有事在身,轉身匆匆又走了,身影消失在寒風里。

崔稚和魏銘已經把魏家小院擴展的圖紙備好,仍舊找了之前那一隊泥瓦匠,泥瓦匠一聽這才幾年又要擴建,還要蓋這么大的院子,嚇的不敢接。

“這么大的院子!滿安丘縣城也沒幾個,咱們哪里做過這樣大的活呢?算了吧,算了吧!”

“萬事總有第一回!”且上次這幾位泥瓦匠做活,魏銘和崔稚都覺得做得細,后來段萬全家翻新院子,也是找的他們。

“那、那我們就幾個人,也蓋的慢不是?”

“那就再招些信得過的,把活兒做好,做細。”

泥瓦匠們接了活,又高興又緊張,崔稚和魏銘帶著田氏小乙動手搬家,全都搬進了縣城的暫住院子里。

三桃河邊少了兩只狗叫,小乙在城里新鮮了兩日就厭煩了,日日想著三桃河和河邊的三片桃林,崔稚摸摸她的小鬏鬏,“到夏日的時候,就能搬回去了!到時候三桃河的水曬熱了,正好泅水。”

小乙一聽,又樂和了。

魏銘顧不得這許多,鄉試在即,只在縣學里唐僧講經一樣忙乎。

這日,他同桂志育在學堂里論文章,忽聽外面吵吵鬧鬧。有生員跑進來,“桂教諭,學里來了兩個人,沒名沒分地,非要往里闖,還說他們也是縣學的生員!”

小說屋


上一章  |  歡喜農家科舉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