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不允許我低調1948 樂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最新章節列表 >> 1948 樂土

1948 樂土


更新時間:2021年09月05日  作者:落寞的螞蟻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落寞的螞蟻 |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 


其實放眼全球,在各個國家,哪怕是那些發達國家,其實做一個地產開發商,都還是蠻賺錢的。

只不過人家的規章制度比較完善,而且也不像咱們這邊這樣,開發商都是想著大干快上的方法來賺快錢。

其實人家那些開發商,走的大多都是小步快走的路線。

而且在發達國家玩地產的那些公司,很多都是重資產公司。

和我們這邊比較喜歡輕資產的開發商完全不一樣。

當然國內這些‘輕資產’開發商,也是相對而言哈。

如果和那些互聯網公司比起來,他們還是重資產運營的。

可是如果和他們國外的同行比,他們卻實打實都是輕資產運營。

因為國外那些開發商,雖然也會從銀行貸款,但就是在老老實實的蓋樓搞地產。

而國內的開發商就大膽的多了。

為啥?

因為國內有個不太好的現象,就是壓工程款,地產企業賬期都比較長。

至于鏈條嘛,那就更不用說了…

人家國外,都是現用現結,可咱們這邊,周轉率都得半年起步。

長的甚至都有兩三年的。

這也是國內地產商名聲不太好的一個主要原因。

而名廚集團這次進軍地產,自然是不打算這么玩。

既然要玩,那就正正經經,規規矩矩的玩。

反正咱也不差錢,犯不上為了那點錢砸了自己的名聲。

肖鋒此前開發濱城體育新城板塊,其實就是玩票的性質。

最開始他是沒打算進軍地產的,只不過因為某些原因,接手了濱城足球隊。

球隊經營方面欠了別人二十個億的外債,沒辦法,用一塊地皮抵了債。

既然地皮有了,那也不能空置著扔在那啊!

剛好市里,也在制定城市北擴的規劃。

畢竟隨著名廚集團和第九實驗室的發展壯大,還有濱城醫科大學這樣的明星學校的崛起。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入這座城市,原本七百萬人口的城市,短短幾年人口就突破了一千萬。

而且給名廚集團,和第九實驗室做配套產業鏈的企業也是越做越大。

還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來創業,連帶著越來越多外資公司也來這里開設分部。

這就導致了城市人口進一步增加……

在這樣的環境下,在全國其他城市,都開始出現發展停滯,后勁乏力的情況下。

濱城這邊反而成了后發制人的全新動力。

而且隨著這里管理者制定規劃,嚴抓房價,力保實業,鼓勵創業。

歡迎年輕人的到來,這里更是成了很多年輕人一個新的選擇方向。

以前很多擠在北上廣深的年輕人,都紛紛喊著逃離北上廣。

可實際上呢,逃離了那些一線城市,他們又能去哪里?

綠城,蓉城,漢江成了他們的新選擇。

可實際上,這些城市適合年輕人的正經工作崗位也都不算多。

大多數都是什么搞網紅直播的,吃的都是青春飯,而且能從千軍萬馬里殺出來的,最后又能有多少。

恐怕大多數人最后還是很難安家立業。

最可恨的是,年輕人們發現,即便是逃到了這些城市,他們一樣是買不起房,安不上家。

這些城市原本一萬多的房價,可隨著他們的到來,蹭蹭蹭都漲到了兩三萬。

一些核心區域的房子,更是漲到了七八萬,甚至有些學區房都漲到了十萬。

這尼瑪……

那時候很多人算是看明白了,想在大城市生活,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很多人,干脆選擇躺平了。

直到這個時候,原本不怎么起眼的濱城突然出現出現大家的眼前。

咦!這濱城什么時候悄默聲的起來了呢?

原本就是靠兩家國家級名片的企業撐場面而已,可隨著這兩家企業越做越大。

那些在他們后面做配套的產業鏈也是越來越長,一些原本的小企業,也是越做越大。

甚至很多都成長成了中大型企業,而且隨著企業越做越大。

這些企業也開始多元化經營,而且還越來越正規化。

這些企業的成長和發展,也給那些年輕人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會。

這些還都不是關鍵。

最關鍵是隨著第九實驗室和名廚集團的發展,在濱城,形成了一套以生物制藥為主要科研方向的研發產業鏈。

其中第九實驗室和陽光醫院帶頭,在新醫學領域不斷研發拓展。

后面還有一些中小團隊不斷從這兩家公司走出來,然后靠著勸業基金的扶持,開始自主創業。

這些科技導向型公司的出現,就給這座城市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以前我們國內最頭疼的就是留不住真正的高精尖人才。

為啥?

因為工作崗位有限啊!

誰都知道一個國家,真正想要科技進步,那就必須要在生化環材方面加大投入。

可問題是,現在我們國內,生化環材領域,就只是國家在主導。

除了國內那些大學之外,就只有國家級的科研所了。

至于我們的民營企業,呵呵,就真正應了那位俞總的話了。

很多人都只想著賺快錢,你讓他們踏踏實實啃硬骨頭,估計沒多少人愿意干。

所以很多企業的研發投入,真的少得可憐。

真正想要做企業的,根本就沒幾個。

現在國內除了H公司,第九實驗室,名廚集團,加上后起之秀的星火科技之外。

其他有幾家企業是真正搞科研的?

只要看企業每年財報,在研發上的投入就知道了。

他們搞個屁的科研,都特么是靠著國內的市場規模,想著壟斷來賺錢。

可是現在濱城就不一樣了。

除了員工已經超五萬的第九實驗室,還有員工超十萬的名廚集團之外。

這座城市里,現在還有林林總總,大大小小,幾乎覆蓋了全部生物制藥。

醫療器材研發幾乎所有方向,差多五六百家各種實驗室。

這些實驗室,有的是從兩大公司里出來,自己創業的。

拿著勸業基金的錢這樣的實驗室,那就是最吃香的。

這就代表著勸業基金很看好他們的前景,而這樣的公司,或者是實驗室的身后。

永遠不缺一大票的投資者,拿著支票在追趕他們。

還有些,就是做外包的,有的是做這兩家巨頭的外包。

有的是做國內其他藥廠的外包,還有的是給那些國際巨頭藥廠做外包的。

光是這些實驗室,可創業公司,就提供了上百萬個就業單位。

而且這里面,現在已經有五六家,成了國內知名的獨角獸公司了。

還有進五十家,在發展個兩三年,那也符合上市新三板,或者創業板的條件了。

另外就是睡著星火科技的崛起,很多大型國企,和央企也紛紛開始在濱城投資建廠。

隨著這些工廠的投產,這些工廠也創造里大概上百萬個就業崗位。

這些都養活著大大小小幾百萬的人口。

隨著城市管理者,對城市房價的嚴格管控。

這里簡直就成了國內所有年輕人最后的樂土。

甭管你是學什么專業的,甭管你是985,還是211,又或者是雙非學校畢業的。

只要你來這里,只要你肯付出,肯塌下心來苦干,你就能贏得一個出頭之日。

正因如此,無數年輕人,現在一畢業就選擇來濱城工作。

尤其是國內那些學生化環材方面的畢業生。

而這種情況,也讓上面是非常的開心,高興。

畢竟真正學生化環材的人留住了,那么我們今后的產業升級才算有了著落。

否者的話,這些都跑去米國,給米國的發展添磚加瓦去了。

那我們這不是給人家培養人才呢嘛!

所以隨著這座城市迅速發展,大家對城市未來的規劃也是越發清晰。

尤其是房價這一塊,堅決控制,因為這里是要真正做實體經濟的。

出了對房地產銷售市場出臺了很多政策管理,對于租房市場也是管理很嚴格。

另外就是市府還出臺了一系列的人才公寓,專門給那些來這里發展的年輕人。

而在濱城這種日新月異的情況下,名廚集團打算進軍地產界了。

么的辦法,因為他們開發的第一期的陽光海岸項目,實在太成功了。

甚至還被中樞電視臺,拿去新聞快播上,做了硬廣宣傳。

直接把他們這個小區給定義成了最新的第三代住房標準。

他們蓋的小區,已經不僅僅是房子了,而是節能減排的未來住宅。

最近一段時間,名廚集團的門檻都快被踩爛了。

出了本地管理者們,希望他們能夠繼續拿地,繼續建新的小區。

還有很多其他城市的招商團,也來不斷拜訪……

么得辦法,現在很多城市發展都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

前二十年,靠著地產大潮席卷,全國快速城鎮化。

很多地方每年買地都能有大把收入,可是現在上面要嚴控地產了。

那各地在沒有找到新的財政收入來源的情況下,又能咋辦?

只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深耕啊!住房升級就成了關鍵詞……


上一章  |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