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兩家就敲定了定親的日子,就在十月那,只等明年開春就成親。
但暫時沒有散出消息去,只是倆家走動的近了,自然是會有人發現了苗頭的,到時再順水推舟將這好消息散出去就是。
現下是都忙著秋收而已,若是換作平時,這群婦人們早就跟聞著腥味的貓似的坐不住了。
畢竟林立這個小子,他們也是替自家或者親人家適齡的姑娘們暗中看著呢。
只是瞧著江氏沒動靜,林立又是個愛玩的,便以為她沒打算這么早替林立討媳婦,想等他大些性子沉穩些再說。
可這回等他們反應過來時,人家早就成了別人的女婿咯。
那時可把他們悔的啊,怎么就沒聽見消息呢?不然也能趕緊上去替自家姑娘說說好話,說不準也來得及不是?
當然這些都是后來的事了。
隨著農作物都收了上來,平攤在村里各地平穩的石板路上晾曬著,也就到了七月中旬了。
雖然天氣炎熱,但至少不用擔心糧食被雨水打濕,可人們還是累的夠嗆。
今年跟往年比起來可是費了不少功夫的,但產量還是少了些,但也比原來預想的要好很多了。
隨著糧食晾曬好進了糧倉里,人們也終于松了口氣,但提著的心還不能徹底放下。
只因老天一直不下雨,河里井里的水位也開始下降了,人們又如何不憂心?
但日子還是得過的。
糧食收上來后,便要去繳糧稅了,人們一大早趁著天還沒亮時就分了好幾日,用牛車拉著糧稅去了鎮上。
只是為了避開中午時最猛的太陽。
今年不出意外,梨花村又是這周遭最早上繳糧稅的村了。
梨花村的人們也清閑了下來,只因他們還在觀望
等著林大伯拿主意。
這天不下雨,他們地里的作物要不要再種下去。
種的話又怕水不夠到時農作物干死,也是白費力氣,既然這樣倒不如省水省力氣,養好身子好熬過不知會有多難熬的旱災。
可不種的話,來年的糧食又怎么辦?再說萬一過段時日就下雨了呢?
所以人們猶豫不決,不知如何是好。
林大伯倒是直接開口讓眾人都休息一段時日,養養身子,再做打算。
而這回林豐押送最后一批糧稅,也是再去碰碰運氣去問問消息,看看這大人回來了沒有。
他前幾日就聽了林大伯的話想去探消息,但是奈何大人帶著手下去別的村子里探訪去了,并不在。
衙門里也只留下了幾位衙役管著,他們也說不知道,得等大人回來,或許會有好消息吧,所以前幾次都是問不出什么的。
只能盼著這回去,大人能回來了吧。
那邊林豐帶人押送著最后一批糧稅去了鎮上,這邊閑下來的婦人們又湊在了一起聊八卦。
有些時候,總是有似曾相識的場景再次發生。
正在說著話的婦人堆里,一婦人正巧抬眼朝前邊望過去,就瞧見一隊人馬朝這邊緩緩而來。
只把那婦人看的瞪大了眼睛,驚呼道:“誒,你們快看,這是又來什么人了??”
其他婦人顯然也聽到動靜了,不等那婦人說完,就已經抬首都朝村前看去了。
這一看,可不得了,紛紛驚呼出聲,眼里都閃著八卦的光芒。
人群中的一婦人不禁驚嘆出聲:“哎喲,這馬車可比上回凡升回來的那輛好看喲!!!”
這話一落下,就跟打開了話匣子似的,其他人也是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氣氛高漲。
只見前方一輛豪華的馬車打頭陣,隱隱看見后邊還跟著一隊車輛,但由于車隊離著還有一段距離,所以看的不是很清楚
后邊一些的婦人們都朝前邊擠了過來,直嚷嚷道:“哪呢?哪呢?我看看。”
旋即也不禁都紛紛驚訝出聲,道:“哦喲!還真是!!”
“這又是找誰的啊??”
“不會是梁家的小子考上秀才了,這是來報喜的啊??”
“哪跟哪呢?你不懂就別瞎說了,這成績不是說一個月后才出的,這才過了多久,哪那么快的。”一婦人聽見立時就翻了個白眼,不屑地反駁了道。
惹地開口的那婦人訕訕地不敢再多說什么了,隱入了人群中,看樣子也是個臉皮薄的。
婦人們注意力都在車隊那,倒也沒時間取笑那婦人,而是都在不停的猜測著,
“那之前不是說有什么獎賞的嘛?莫不是上邊送獎賞過來了?!”
“誒,有可能有可能,這話靠譜,我都看見后邊拉著東西,難不成要獎賞的是物件兒?”
“喔唷,那樣可真不得了,若是有好布料,我可得先選上兩匹。”
說著還自己樂出聲了,想的可謂是十分的美了。
“想的你吧,哪來的好事兒。”雖然嘴上笑罵著那婦人,但臉上的笑也是止都止不住,顯然也是希望是送獎賞的人了。
“那可不一定,若是真的,你們說有沒有胭脂水粉,首飾那些個!?我聽說那些大戶人家跟大人們不都喜歡獎賞那些個東西?”
一小媳婦也雀躍道,眼里帶著期盼,顯然也是一副想要獎賞的模樣。
她這話一出,周圍的婦人們心都翻滾了起來,激動不已。
只能說她們這些婦人到底是沒有見識的,梨花村雖然比旁的村子要好。
準時繳糧稅不說,還自我管理的好,不給衙門添亂,還能反過來幫忙抓了一批難民,是有功的。
但即便是獎賞,也無非是獎金或是什么衙役名額還是免稅什么的。
又哪來的胭脂水粉,好布料這些,又不是大戶人家后院里的主子打賞下人的。
但這邊也沒人懂這些,所以聽見身旁人猜想著的,可不是心都滾燙了起來,也盼著是這些。
婦人們激動的心情在看到車隊后邊滿滿當當的布料箱籠時達到了頂點,都以為他們猜對了,個個激動的不行。
直到打頭陣的豪華馬車在他們面前停下,馬車前室車夫旁的一小子利索地下了馬車朝她們走了過來。
只把婦人們激動得心都忍不住砰砰砰地直跳,又是緊張的不行。
可直到那小廝模樣的小子在她們面前笑盈盈地詢問道:“各位嬸子們可知道林凡升林家還有胡山胡家往哪走??”時。
這話就猶如一通冷水,澆滅了婦人們心頭的火,呲的一聲,連氣都不帶冒的。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