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曉非
類別:
更新時間:0118
本章字數:2728
風從空曠的原野上吹來,吹得趙桓斗篷飛舞。
碎葉城也在楚河之畔,耶律大石在前方安插五萬精銳,意圖很明顯。
可以說,卡萬特戰役之后,耶律大石在西域一飛沖天。
連耶律大石本人都沒有想到。
然而,耶律大石的一萬大軍,將桑賈爾打得全軍覆沒,將突厥人打得懷疑人生。
就像西方那些異教徒,所有的抵抗都是徒勞無功。
曾經強大無比的阿拉伯人,還有無比狂熱的基督徒們,都在突厥的鐵騎下蹦碎。
這直接導致西線的戰斗力直線下滑,歐羅巴和東羅馬帝國得以茍延殘喘。
那群因為貧窮而東征的十字軍在這個縫隙中,找到了機會,才誕生了后面來來回回爭奪圣城的圣戰。
這一切都歸功于耶律大石,難怪后世西方的學者認為耶律大石就是《圣經》中上帝派來拯救基督世界的圣約翰。
就是想對意圖攻打碎葉城的宋軍形成雙向掣肘。
抵達此地,趙桓立刻兵分兩路。
韓世忠領五萬,兵臨楚河,安營扎寨。
趙桓則領了五萬,一路向上游而去,兵鋒挺進碎葉城。
大約半個時辰后,趙桓接到了最新的情報。
岳飛已經從右路渡過楚河,繞道而行,挺入碎葉城后方。
而吳玠,早已從左路急下,目標轉移到了伽色尼國。
早在半個月前,皇城司部署偽裝的商人就收到了密報,伽色尼王朝的蘇丹阿布·穆扎法爾就已經秘密投靠了耶律大石。
這件事連桑賈爾都還蒙在鼓里。
不僅僅伽色尼王朝暗中獻了殷勤,連北邊的突厥人也都開始向耶律大石稱臣。
當然,這里面也有這幾百年來,在七河和河中地區以墻頭草著稱的葛邏祿人。
當初,他們在東喀刺汗國挑起內亂,逼迫東喀刺汗國可汗尋求耶律大石援助,而壯大了耶律大石。
同時,他們也在西喀刺汗國煽風點火,讓桑賈爾率十萬大軍親征,導致大敗。
這個群體是典型的看見那邊強大就倒哪邊。
當然,他們也坑過中原王朝。
就是后世網友們都知道的恒羅斯戰役,高仙芝就是被他們坑慘了。
這些年來,這個群體一直活躍在七河地區,對中原發生的事情所知甚少。
最近突然聽說中原王朝打來了,也沒太當回事。
畢竟耶律大石在卡萬特戰役中擊敗桑賈爾這件事在突厥世界引起了海嘯,天崩地裂一般的效果。
葛邏祿人自然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跪舔了。
為了表示對耶律大石絕對的忠心,葛邏祿人派了三萬大軍,愿意助耶律大石擊退東方來的華夏人。
這些葛邏祿人此刻就在北邊百里之外,作為耶律大石的左路軍,安插在那里,對趙桓西渡北襲碎葉城造成掣肘。
只要趙桓敢抵達碎葉城東邊并西渡楚河,葛邏祿的三萬大軍就會隨時沖過來,對宋軍進行包抄。
這是耶律大石的布局。
這個布局對耶律大石來說橫豎都是贏。
若是趙桓不西渡楚河,與葛邏祿人糾纏,自然可以利用葛邏祿人消耗宋軍。
若是趙桓西渡楚河,葛邏祿人的鐵騎會立刻沖下來。
別看葛邏祿人在諸強爭霸的時代一直是墻頭草,但軍隊的作戰實力不容小覷。
但是,趙桓卻完全不講葛邏祿人放在眼里。
眼下七河地區的各國被耶律大石的威信征服,愿意跟隨耶律大石,來抵抗大宋。
這是好事!
趙桓從來不怕敵人多,就怕自己不夠狠!
一小隊騎兵飛快向北邊的葛邏祿人軍帳答應沖過去。
“報!華夏人即將到楚河,抵達碎葉城東岸。”
葛邏祿人首領艾亞爾道:“好!很好!兒郎們,都抄起家伙,一起去教東方來的這些華夏人做人!”
他一聲令下,麾下的將軍們齊聲道:“是!”
葛邏祿人行動非常快,即便楚河地區有農田,但他們也不會去種田的。
他們是標準的游牧民族,常年居無定所,馬背上生活。
所以他們的騎兵非常強大,戰士們上馬后,人與馬仿佛是一體。
艾亞爾道:“兒郎們,今天,咱們就用華夏人的血,向古兒汗表達咱們葛邏祿人對他的忠心!”
碎葉城位于楚河西岸,它背靠群山,土地肥沃,又有楚河水道,是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也是當年唐僧西行古道。
更是唐朝時西域最西垂的重鎮。
楚河從這里往東流,兩岸是巨峰,中間形成平地。
這個地形很特殊。
趙桓領著五萬御林軍精銳,抵達了此處。
他眺望楚河對岸,湛藍天空下,微小的黑點。
那就是碎葉城,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自古華夏不可分割的軍事重鎮。
當年安史之亂后,中原王朝元氣大傷。
直到今時今日,已經過去了近四百余年。
終于,漢家鐵騎再次推進到了楚河之畔。
便在此時,趙桓看見前方山脈連綿起伏,山脈之間尚有小道。
探子們飛快而來:“報!北邊的葛邏祿人向這邊殺來了,有三萬大軍!”
“葛邏祿人?就是當年在高仙芝背后放冷箭的?”趙桓眉頭挑起來了。
當年被桑賈爾強行統一的內部,各地總督們終于坐立不住了。
桑賈爾的戰敗對世界格局到底產生了多大的影響,這個時代的人并不知道。
這是對世界觀和神權的沖擊。
對于阿拉伯和突厥世界來說,神的勇士們是戰無不勝的。
只有像趙桓這種穿越者,從后世人的角度才知道,桑賈爾的戰敗,對兩河流域的文明沖擊是不可想象的。
在他們看來,一支無信仰的軍隊,竟然將虔誠的信徒組成的神的軍隊打敗了。
不僅如此,趙桓相信,在遙遠的西線正與歐羅巴十字軍和東羅馬帝國硬抗的塞爾柱突厥軍隊,也因為國王的原因,士氣消沉。
信仰之光開始出現裂痕。
耶律大石的威名開始在西域綻放出萬丈的榮光,令周邊的國家顫抖。
但這些,趙桓卻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所以,舉國之力,消滅耶律大石,是絕對有必要的!
前方五十里是楚河,蕭翰里刺五十萬大軍就在楚河對岸,上游五十公里是遼國的王都碎葉城。
哪怕是親身經歷者,也不能一窺全局。
牽一發而動全身。
塞流柱內部的矛盾,也因為桑賈爾的失利,付出了水面。
閱讀請關注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