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第六百四十七章耶律大石稱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四十七章耶律大石稱臣?

第六百四十七章耶律大石稱臣?


更新時間:2020年01月12日  作者:唐曉非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唐曉非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提示:僅放置最近瀏覽的10本書籍

是空的

位置:


《》


背景:

默認10pt

滾動速度:

薛官人。

草民在!

繼續賣絲綢給大食國,有多少賣多少?

順道,在替朕出使一趟大食,如何?

薛東來微微一怔,道:能為陛下辦事,是草民莫大的榮幸。

大食剛與遼國打了一仗,大食國的國王恨耶律大石入骨,你帶著朕的誠意去,就說耶律大石倒行逆施,愿意與大食一同征伐遼國。

趙桓又道:你放心,朕會派高手保護你的安全。

完成這個任務后,朕不會虧待你。

見完薛東來,趙桓也不再在長安多停留。

他率領御林軍,一路向西北而去。

大約半個月之后,大軍就出了玉門關,抵達西域。

皇帝親征而來,西域戰云密布。

每日每夜,都有源源不斷的糧食從中原和江南,以及更南方,運輸到西域前線。

十萬御林軍,在五月初,抵達高昌城。

西北各府再抽調大量精銳西進。

左路軍都督吳玠手下已有五大軍團,每一軍團有四萬精銳,總兵力達二十萬。

右路軍都督岳飛的兵力高達三十二萬,有八大軍團。

三路大軍加起來有六十二萬,號稱百萬大軍。

又有北府、河套路作為后方糧食供給。

據政事堂和樞密院不完全統計,此次西征,參與到后勤建設的多達五百萬人。

當然,這個數字是夸張的。

他們將從長安城到興慶府,再到敦煌,修鐵路的民工也都算上了。

這其實存在著爭議,這些民工的行為的確為西征做了貢獻。

但嚴格來說,算是政事堂和各地官府日常建設開銷。

用三司使周朝的話來說,各地官員如是上報,顯然是想掩蓋本地花銷鋪張浪費的行為。

將部分開支強行綁到西征的支援上去,從而找中央朝廷臨時要錢。

無論怎樣,此次后勤調動規模之廣,史無前例。

這也看出了皇帝的決心。

從中原到西域的路上,每經過一個州府,或者公路,都能看到一些人在歡送北上的士兵。

這已經是一個以身報國為榮的年代。

母親正在給自己的兒子包路上吃的,父親也不忘多教育幾句眼前喜歡鬧事的小兔崽子。

村頭的姑娘也種好了樹,等自己的心上人回來的時候,一起在屬下聞花賞月。

在長安到興慶府的大公路上,到處都能看到一隊隊身著制服的廂軍。

他們有的作為預備役,要去敦煌集合。

有的則作為后勤部隊,分擔從各州府調集糧食的重任。

聽說這一次,皇帝是鐵了心要為宗澤元帥復仇,全軍上下的小伙子們也是同仇敵愾。

趙桓抵達高昌的第一天,各路官員盡數來朝見。

一時間,西域各路宋軍士氣大振。

探子已經跑死了好幾匹馬,將宋朝皇帝抵達西域的消息送到皇宮。

宋朝不斷增派兵力,甚至現在皇帝本人率御林軍親至,無疑給遼國巨大的壓力。

當年,黨項就是被宋國皇帝的御林軍打滅的。

這一點,李乾順終生難忘。

遼國的朝堂上立刻分出了兩派,一派主和,一派堅決主戰。

主和派覺得宋國此次集結大規模軍隊,揮師西進,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滅掉新生的遼國,而是彰顯天朝武力。

當下,大遼剛與西邊的大食國打完一仗,雖說贏了,但也有傷亡,需要時間調整。

且西線大食的部隊軍隊尚未退走,若東線開戰,大食軍隊必然趁機進攻。

屆時被雙線夾擊,必敗無疑。

若現在貿然與宋國開戰,無疑是自取滅亡。

主戰派則痛罵主和派是遼奸!

據前方軍報,宋國皇帝調集百萬大軍西進,滅遼之心昭然若揭。

若不應戰,只有死路一條。

這一日,耶律大石巡檢了他的軍器監。

遼國的火器制造已經提上日程,在大宋的經驗基礎上,速度非常快。

這正印證了那樣一句話:從無到有的難度,比從一到一萬,要難十萬倍。前者是對方向和未來是否存在的懷疑,后者只是解決標準化的問題。

耶律大石目前已經有三千火槍,制造出了一百門火炮,有震天雷千余顆。

遼國的刀、槍、盾牌、鎧甲,都在更新換代。

只要再給耶律大石三年時間,遼國的軍備和戰斗力將會煥然一新。

但趙桓明顯是察覺到了什么,不顧國內的不穩定風險,悍然發動了西征,就是趁現在,想要耶律大石的命。

看著軍器監里不停工作的人和那些新玩意兒(機械),耶律大石心中沉甸甸的。

不同于大宋的地大物博,也沒有巨大的經濟體量做支撐,耶律大石的錢是有限的。

看著自己的皇帝愁眉苦臉,蕭翰里刺硬氣道:陛下,只要您一聲令下,微臣便率領七州十八部眾,與宋狗決一死戰,絕無一人后退!

耶律大石沉默不語。

蕭翰里刺道:陛下,我們以一萬精銳破大食十萬大軍,兒郎們能以一當十,現在我大遼已經傭兵三十萬!何懼那狗皇帝百萬大軍!

耶律大石苦笑道:宋國與大食國不同,我們以一萬兵力破大食十萬軍,但對上宋軍卻是萬萬不能。

有何不能!火器和火炮,我軍都有!

蕭翰里刺就像一頭雄獅,全身上下都給人一種爆炸性力量的感覺。

朕知你心意。耶律大石嘆了一口氣,蕭翰里刺絕不是那種莽夫,他說這些話,只是為了表決心,扛起大旗來。

這個時候,的確需要如此。

但硬碰硬,耶律大石的確沒有太大的把握。

只能智取。

朕絕不會向趙桓妥協!耶律大石的語氣鏗鏘有力,現在卻不宜出兵,但我們也要做好隨時出兵的準備!

他接著道:朕要書信一封給趙桓。

不知陛下要與宋帝說什么?

耶律大石淡淡道:講和,納貢,稱臣。

他此話一出,諸將皆驚。

萬萬不可,先帝天祚昏庸無道,敗壞社稷,致使女真蠻族勢大,當年陛下率百余眾下行,吾等隨陛下經歷千辛萬苦西行,將士們浴血疆場,才有了現在的局面,絕不能向那狗皇帝納貢稱臣!

諸君且聽朕說來,稱臣只是權宜之計,現在宋軍以為宗澤報仇為由,士氣大振,正是同仇敵愾之際,我軍絕不可硬撼。

耶律大石神色淡定,語氣沉穩,縱使心中壓力如泰山一般沉重,依然面色不改。

宋國百萬大軍置前線,對后勤要求非常高,一旦時間長了,消磨了銳氣,不戰自潰。

所以,我們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拖延!

耶律大石一席話,讓諸將不由得點頭。

講和,稱臣,是為了緩解宋軍的怒氣,所謂匹夫一怒,尚能血濺三尺。待怒氣有所緩和,士氣自然也會有所緩和。

蕭翰里刺道:但這依然不能阻止宋軍對我軍的進攻。

耶律大石笑道:朕自然還有別的辦法。

小提示: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上一頁,您還可以

1、本站會員登錄后,將免費體會到最順暢的閱讀方式[最少廣告]。

2、注冊本站會員,將《》加入書架,可以通過書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上一章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