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第五百七十四章趙昚的毒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四章趙昚的毒計

第五百七十四章趙昚的毒計


更新時間:2019年11月27日  作者:唐曉非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唐曉非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作者:唐曉非

類別:

更新時間:1127

本章字數:2810

在上京城,皇城司衙署的監獄里,統管整個遼東、草原以及西北皇城司衛的司馬君如,正坐在案前喝著遼地濃烈的酒。

三月的東京已經春暖花開,但三月的上京,依然冰天雪地,外面還在飄著雪。

女真的貴族,幾乎被滅絕。

渤海族的貴族,被處死了一半。

若是真的被皇城司給拿了,這些年的經營,怕是要付諸東流。

他在顯州的經營,也算得上是小心謹慎了。

他一直想在趙桓心中留一個好形象。

不過,這種動蕩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并未動搖根基。

鐵林軍在遼東的威勢,將所有的反叛都壓得死死的。

而唐恪離職之前,建立起來的大型糧倉,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司馬君如清瘦的臉上略帶著笑意:“時大郎,時家的財富我略有耳聞。”

時漸神情狼狽,語氣麻木:“不是都已經被你們抄了么,還有什么好說的!”

“據我所知,還有1000萬貫,是你們留給自己的后路,是日后投靠耶律大石用的,沒錯吧?”

“呵,我時家對陛下忠心耿耿,現在被奸人所害,如今落得抄家的下場卻還不夠,還要再給這樣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卑鄙!”

“時大郎不說也行,兒郎們明天便去將時家的祖墳給挖出來瞧瞧,看里面有沒有。”司馬君如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全是笑意,“順便將剛入殮不久的前金國公的遺骨曬出來問問。”

“你!”時漸氣得七竅生煙。

他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連死人都不放過,這到底是有多缺德啊!

時漸吼道:“你們不怕遭報應嗎?”

“報應?”司馬君如道,“天子仁德,心系蒼生,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吾等皆是為天子分憂,為天下安定,何來報應一說?倒是閣下,那錢可不干凈啊,上面都沾著百姓的血,不知多少條人命。”

“陛下仁慈,才準許前金國公入殮安葬,但若是將其暴尸荒野,這天道,怕也是默允的吧?”

“不僅如此,時家的祖墳還要被刨出來。”

“對了,時家一共有五百七十六人,其中女眷有三百人,小孩有一百二十人,正好這上京的江南閣缺人啊。”

“時大郎,你的孫女時清綾聽說是上京城出了名的美人兒,剛剛二八年華,大概那些男人會很喜歡吧。”

“你你你!”時漸怒視司馬君如,恨不得將眼前這人碎尸萬段。

“瓊州其實是個好地方,朝廷遣了不少人過去建城,時家被發配過去,雖說一切重新開始,但未必是絕路。”

“但時大郎你若不識抬舉,不愿意交出那筆錢,就不要怪我無情了。”

時漸沉默片刻,道:“若是告知,你可保我全家性命無恙?”

“這還真無法保證,畢竟此去瓊州,路途遙遠,不排除你們身體抱恙,突發疾病。”

“但可以保證,一路上,絕對沒有人故意刁難你們。”

“而且,現在去瓊州的方式比以前要方便了許多,從金州登船,一路南下。”

時漸又猶豫片刻才道:“罷了罷了!與你說,我時家的確有一筆錢。”

認真聽完時漸所說,又詳細記錄下來,司馬君如才起身離去。

原來那筆錢在大鮮卑山(大興安嶺),藏地極其隱蔽。

一般人即便知道有這筆錢,去了大鮮卑山也無法找到。

這是時家給自己留的一條后路,若是時家有發生不測,生還之人可用這筆錢東山再起。

按照時立愛生前所說,拿去投靠耶律大石是最合適的。

兩日之后,司馬君如便遣人前往大鮮卑山,根據時漸提供的詳細地址,去尋找那筆巨款。

這錢對現在的朝廷來說,當然不算什么,但卻絕不可落在敵人手中。

眼下遼地的大部分官員被撤職,一批批新的官員出了居庸關,開始走馬上任。

李綱提交上來的一系列的建設措施也得到了趙桓的認可。

這里還有一個插曲。

聽說在顯州的時候,有人看見崇國公與張忠進把酒言歡。

這事在朝堂上引起了熱議。

這事傳到趙諶耳朵里,他如坐針氈。

好在顯州目前經營良好,興辦的好幾個制造廠都是以趙諶的名義吸引來的投資。

倒也為他在朝堂上爭了一口氣。

趙昚耐心道:“崇國公,以后切莫再孟浪行事,萬事皆要小心謹慎。”

“知道了知道了。”趙諶心中不爽,這一日在家里喝悶酒。

“你說官家是不是不想立我為太子了?”

趙昚心中嘆道:官家一直在給你機會,你自己倒是爭點氣啊!

“崇國公多慮了,你是官家的長子。”

“我看官家現在就是不想立我為太子,我聽說官家天天和趙淳在一起。”

趙諶臉色難看,突然又想起來一件事:“當初在交州的時候,你便跟我說,可以助我登上太子位,現在已經過去幾年,遙遙無期。”

“崇國公,吾倒有一計。”

“說來聽聽。”

“韓家因貪污、偷稅,全族被發配瓊州,此事崇國公可知曉?”

“這滿大街的報紙都寫著,我也收到了朝廷送來的公文。”

“那幽州的韓禮先與上京的韓家同出一族,崇國公可又知曉?”

趙諶微微一怔:“你要說什么,快說。”

“這事不難,挑選一名死士,佯裝去幽州送信給韓禮先,這信便是韓鐸寫的。”

“韓鐸不是進了牢獄么,正準備被發配瓊州。”

趙昚一臉崩潰,依然耐心道:“韓鐸是上京的名人,仿他的字跡寫一封信,還是可以辦到的。”

無論是上京還是沈州。

若是趙諶被皇城司衛拿走了,倒也不會被牽連進來。

這就是趙昚火急火燎要來綁人的原因。

事后,趙諶不但沒有怪罪趙昚,反而慶幸趙昚的果斷。

但畢竟是皇帝的兒子,太上皇親封的崇國公,被皇城司捉拿了,可是大新聞。

朝堂上關于儲位之辯就沒有停過,趙諶有一丁點丑聞,必然也被有心之人無限放大。

這三百多人被李綱大筆一揮,便掉了烏紗帽。

卻說這遼東的大大小小官員,到任才一年的時間,卻又要換屆了。

這一次,牽涉的官員足足有三百多人。

所有的反抗都如同朽木一般。

這一次,幾乎將遼地原來的勢力都拔出掉了。

對于趙桓來說,遼地算是清云開霧。

畢竟只是吃了頓飯而已,實質的送錢,并未有發生。

民間有報紙稱贊李綱為“鐵面相公”,贊揚他不畏權貴,不怕得罪人。

三月的遼東,是動蕩的。

閱讀請關注輪回


上一章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