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第四百一十四章不戰而滅人之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四章不戰而滅人之國

第四百一十四章不戰而滅人之國


更新時間:2019年04月23日  作者:唐曉非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唐曉非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賬號:

密碼: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二月天]

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卻說皇帝將岳飛召回了京師,設了拜將臺,向全天下人昭告岳飛為西北戰區都督,統管西北戰區所有軍政。

在靖康七年初,樞密院和軍督府也聯名向皇帝提出新兵力部署。

將西北戰區總兵力增加到六十萬,以四十萬正規邊防軍和二十萬廂軍組成。

與岳飛一同北擊耶律大石的張才、彭暢、張憲等人都得到晉升。

楊再興、王貴、徐慶等人也記功,隨后以岳飛提交的戰功作為參考,來獎賞和晉升。

轉眼,已經到了靖康七年。

這年年初的總結匯報非常特殊。

雖然靖康六年,整個大宋被糧食拖住,遇到了許多難題。

但無論是蒸汽機的出現,還是華興紡車的出現,或者說是專利法的正式頒發,都對大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當時,這種影響還沒有人感受到。

但是,現在,朝廷諸公已經從財務的賬目上明顯看到了變化。

唐恪的商部下所有朝廷商社都將設備翻新。

例如杭州品造局,已經在三個月前全部換成了華興紡車,這三個月的出貨量翻了6倍!

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各自壓縮了一半由于。

例如在河東路挖煤商社,利用蒸汽機抽水,效率提高了20倍!

煤礦里是有積水的,以前都是用人工將積水取出來,但現在不同了,蒸汽機直接抽水。

不僅如此,像朱青這樣的糧商,已經開始嘗試將蒸汽機投入到南方水田的抽水中。

而朝廷下令興建的大宋第一條鐵軌蒸汽機車,對鋼鐵大量的需求,則拉動了煤礦行業、煉鐵行業等諸多基礎行業。

這份漂亮的匯報最后給了皇帝一個滿意的答復:靖康六年,朝廷總收8億貫。

比靖康元年的8千萬貫要增了10倍!

而這個數字還不能如此簡單來算,靖康元年的大宋朝廷收入結構是非常不合理的。

無論是農稅還是商稅,都有諸多雜稅在里面。

新的稅制,雖說商稅大大提高,但商人的收入水平普通都提高了。

雖說大宋的西北剛剛經歷了一場戰事,但朝堂上的相公們卻興致勃勃。

從未有哪朝哪代,像現在的大宋這樣,擁有海量的財富。

并且,這樣的財富,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

在這樣的發展下,多方共同受益。

最令皇帝興奮的是,大宋第一代的公路系統修建完畢。

以東京城為中心,輻射杭州府、京兆府和幽州府,這被皇帝自己定義為大宋第一代公路系統。

無論是商貿成本,還是戰時的動員成本,都大大減小。

最后,皇帝從最直觀的一個現象判斷出如今大宋的商業活力。

交子已經開始在廣南東路、成都府和夔州使用。

這意味著,大宋的商貿,正在融為一體。

傳統的地域限制正在被打破,運輸系統的空前發達,催動了商業的蓬勃發展。

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商業行為是,靖康六年年末橫空出世的紅薯種植。

在靖康六年冬月的時候,政事堂就已經將紅薯的種植任務下發到了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和交州路,這三個氣候溫暖的地方。

轉眼,在二月杏花開的季節,大批量紅薯從南方往北運輸,涌進了江南,北上到京畿路。

這個傳播勢頭非常猛,政事堂利用紅薯狠狠賺了一筆錢之后。

紅薯的種植迅速開始下沉到普通農民的家里,有大量的市場需求,自然就有人愿意大批量種植。

等氣溫稍微回暖后,無論是江南還是中原,都有人開始廣泛種植。

不僅如此,在京畿路,還掀起了一股吃紅辣椒的風氣。

據說是當今的趙官家喜歡吃,所以王公大臣們都紛紛效仿,東京城的名流雅士們自然也開始跟著吃。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于是,紅辣椒很快就成了東京城各大酒樓的寵兒。

在紅辣椒橫空出世之初,與之一起崛起的是東京城新城一家叫做重慶火鍋店的商鋪。

那個時候的重慶地區還不叫重慶,屬于夔州。

人們并不知道為什么這家瞬間火爆的店要叫做重慶火鍋店,有可能是它的幕后老板的名字叫重慶。

但的確,紅辣椒就是從它開始興盛起來的。

據說趙官家沒事就喜歡跑到重慶火鍋店去吃刷羊肉。

東京城的百姓們,也樂得去皇帝經常去的舊樓吃東西。

可真是與民同樂的盛世。

轉眼已經到了二月下旬,陽光都變得溫暖起來,春風將東京城路邊吹得新綠怡人。

游人們在汴河邊上散步,遠方的草地上,一些少年穿著英姿颯爽,正在蹴鞠。

尋常百姓并不知道,有信使快馬加鞭,將重要的情報送到了皇宮。

大宋前年開始對日本、高麗進行的商貿政策,歷經兩年時間,已經初據成效。

這份情報主要是日本的民生。

如今的日本,有三分之二的貴族,征用了全國一半的農民,投放在生產那種非常粗糙的布料上。

大宋的商人們,整整購買了兩年,花費了巨額的財力。

不過這種巨額的財力,對于整個大宋來說,九牛一毛,根本不值一提。

然而,現在的成效卻是顯著的。

日本如此,高麗亦然。

據統計,日本大片良田已經荒廢,民間是缺糧食的。

日本有商人開始從大宋購買糧食賺錢,如此,日本的糧價也漲了不少。

從日本的民生經濟結構來看,大宋現在只需要停止購買布料,停止對日本出口糧食,日本這個國家立刻會陷入癱瘓,恐慌中。

高麗也是同樣如此。

徐處仁和唐恪看了這份匯報之后,手心背后全是冷汗。

他們終于深刻體會到皇帝當初為什么要堅定不移執行那種看似吃力不討好的笨戰略了。

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為上策。

現在大宋這是不戰而滅人之國!

解決日本和高麗,顯然是為了圍攻金國最準備。

從解決國內權力配置,到解決國內資源配置,再到解決國內商業與農業問題,以交通和科技來帶動新商業和新資源的快速發展,而積累巨額的財富。

與此同時,通過經濟手段和戰爭手段來布局周邊戰略。

讓南方大陸成為大宋糧倉。

到靖康七年,皇帝的一系列戰略,已經有了顯著的成效。

連唐恪都感覺到,大宋變強了,不僅僅是武力變強了。

多方面都變強大了!

只要今年,農業糧食一恢復,明年,皇帝就有信心向金國主動開戰!

報送后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

歡迎收藏本站


上一章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