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第三百四十六章金錢玩家趙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六章金錢玩家趙桓!

第三百四十六章金錢玩家趙桓!


更新時間:2019年03月23日  作者:唐曉非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唐曉非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作者:唐曉非

類別:

更新時間:0322

本章字數:10306

準確的來說,是冒熱氣。

這是非常原始的一版蒸汽機,但實際上,從趙桓要求出第一版到現在,已經改良了四次了。

當皇帝到科學院的時候,又換了另外一幅面孔。

他變得彬彬有禮,而且溫和可親,像一個飽讀詩書的青年才俊。

段之介去的地方并不是京東路的首府應天府,而是京東東路的青州。

如此看來,皇帝是暫時不會撤換宰相,畢竟剛柔并濟才是正道。

段之介收到政事堂吏部的任命后,星夜兼程趕往京東路。

皇帝很滿意,在火器營待了足足一個時辰,這一個時辰中,有大半部分時間都是在和那些士兵吹牛逼。

如果某位大臣看到了,一定會感慨,這個流氓皇帝真是有辱斯文。

離開火器營,趙桓轉身又去了科學院。

這半年多一年,司馬琦幾乎什么都沒有做,就在研究皇帝交給的這個任務。

每一個月都會改良一次。

在趙桓的提示下,這一版的蒸汽機,已經有了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桿機構、節氣閥和壓力測試的計量,還有離心式調速器,幾乎和瓦特蒸汽機一模一樣。

趙桓不得不感慨,大宋的能人巧匠著實厲害,他也不過是提醒了一些。

對于趙桓這種機械方面的純理論派來說,讓他動手,是完全不可能的,甚至他連修燈泡都不會修。

好在他這人是個雜食動物,以前讀書的時候,什么都看一點,但是精通的幾乎沒有。

蒸汽機這種東西,還是他在看世界歷史書的時候,看到的基礎原理。

若不是司馬琦這人是一個機械天才,絕對不可能憑著趙桓的描述就能搞出這東西來。

其實,能如此快速迭代出來,也離不開皇帝在科研方面砸了大把大把錢。

就說這蒸汽機,從剛開始皇帝要的時候,他就派人在民間四處尋找與之有關的。

那些人幾乎是挖地三尺地找,花錢如流水地找。

短短半年時間,僅僅是蒸汽機的研發,就已經花費了兩百萬貫了。

幾乎是燒錢燒出來的。

這個預算已經嚴重超出了年前韓公廉提交到周朝那邊的數字,為此周朝不止一次去皇帝那里告狀。

周朝痛斥科學院胡亂花錢,指責科學院有人在中飽私囊,要求督察院立案核查。

但這事一直被皇帝壓著,盡管科學院的賬單上的數字越來越大,甚至滿朝大臣都懷疑科學院有巨大漏洞。

但在這件事上,劉彥宗卻像是又聾又瞎一樣,什么都看不見,什么都不知道。

御史臺那邊也乖乖地,只找幾個宰相的麻煩,平日在朝堂對科學院的一些事情閉口不提。

在科技方面,趙桓徹底變成一個金錢玩家,能用充錢解決的問題,他會毫不猶豫。

當蒸汽機的熱氣越來越多的時候,皇帝一邊品嘗著皇宮御用清酒,一邊雙眸發亮。

他仿佛在那些蒸汽里看到了大宋的未來,看到了浩瀚的時代步伐。

一旦那一步踏出去,人類的歷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后再也沒有人能阻止它的腳步。

沒錯,他在改變歷史,他拉開了一個偉大的時代:工業革命時代!

更加神奇的是,現在科學院所有人都對皇帝佩服得五體投地。

以前對皇帝的態度,是臣子對君上的態度。

現在,出了臣子對君上的態度以外,還有對同行的絕對敬佩!

就像那些搞科研的學生對學術界的泰山北斗的敬佩一樣。

在他們眼里,皇帝的腦子里裝著太多他們想象不到的東西。

如果不是皇帝在一邊指點,那些東西說不定幾百年都不可能被制造出來。

對于發明來說,什么最重要?

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最重要!

從無到有不是最難的。

從完全沒有概念,到有才是最難的。

這意味著在一片黑暗的海洋中摸索,根本不知道前面有什么。

但是,現在皇帝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他告訴大家,這個東西是存在的,你們只需要按照我說的做。

這個難度就大大降低了!

蒸汽機的原型出來了,皇帝又給科學院一個指示,一個月之后,他要看到蒸汽機車。

他將他腦海中的蒸汽機車描述了一遍,聽得司馬琦熱血沸騰,聽得一邊的陳規差點就給皇帝跪了。

在科學院裝完逼后,趙桓就轉身就離開了。

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天天在大宋頂尖人才面前裝逼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回皇宮之前,趙桓在東京城的街頭從一個賣報孩童手里買了一份報紙。

報紙的頭條:天子重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今天的大宋邸報,幾乎大部分版面都是說當今皇帝對孟子那句話的理解。

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在皇帝心中,百姓是最重要的,時刻要將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東京城有刊載,意味著全國有邸報的地方都有刊載,包括某一個村子里。

這是從上至下的一種教育認知。

在趙桓心目中,他的基礎盤永遠是百姓和軍隊,將貴族和地主鄉紳的利益重新分配,再通過提高生產力,讓百姓有了活路,相信他這個皇帝再如何折騰,普通百姓都不會反。

五天之后,韓世忠的軍隊陸陸續續回到京畿路。

而京東路的動亂被鎮壓后,隨著段之介的上任,掀起了一股腥風血雨。

他僅僅到任一個月的時候,就殺了兩百多個人了。

這些人不是富家子弟就是當地鄉紳貴胄。

殺的理由也是讓人無法反駁。

不僅如此,他還在京東路和皇城司對著干,將京東路皇城司總指揮使杜少君罵得狗血淋頭,隨即彈劾的奏疏一封又一封往京師里送。

就是那種讓京東路的整個官場都雞犬不寧的狀態。

導致這一個月的時間,撤換了五個知州,氣得徐處仁在政事堂拍桌子大罵段之介是個流氓無賴。

如此搞得不僅僅是政事堂,連翰林院也怨聲載道,京東路有一些學校正在建設中,如此頻繁更換知州,嚴重阻礙了學校建設。

不僅如此,唐恪也在咒罵段之介,他的商虞司地方衙署幾乎被段之介查了個底朝天。

可偏偏他們都抓不到段之介濫用私權的證據,無可奈何。

而在這件事上,原本就和政事堂搞對立的督察院,則在一邊喝著茶看著好戲。

趙桓每天都會花固定的時間去閱讀段之介派人送過來的奏疏。

同樣也會花時間去讀杜少君的奏疏,這位京東路皇城司總指揮使在奏疏里將段之介罵得一文不值,告發他濫用私權,但就是無法提供證據。

整個京東路的官場因為洪災之后的遺留問題,上演了一場好戲。

從這場好戲中,趙桓也看出了大宋官場目前存在的很多問題。

皇城司的建立因為速度過快,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段之介能查出來的東西,杜少君以前卻未查出來,說明部分皇城司衛存在著與當地勢力勾結的想象。

出現了這種事,皇帝暗中的沿線麒麟衛很快就秘密滲透到京東路。

從麒麟衛那里得到了暗中情報也證實了皇帝的猜想。

這件事在朝堂上也鬧了一陣子,只不過大家暫時都拿不出有力的證據來搞死段之介,皇帝對此事的態度也是模棱兩可。

他更多的精力現在都放在科學院那邊,距離上一次趙桓去視察蒸汽機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八月下旬是暑氣褪去了不少,秋天的天空一望無際的藍,藍得讓人心醉。

皇帝從御駕上下車,進了科學院。

在科學院后面的空地上,所有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就緒。

地面上鋪著對這個時代的人很陌生的鐵軌,鐵軌圍為一個圓形。

這條鐵軌是動用了五十個人,這一個月來連夜趕工,打造出來的。

鐵軌上面有一輛看起來很笨重的,用鋼鐵制成的車。

之所以說它是車,是因為它有輪子。

與傳統的馬車不一樣,它的輪子在鐵軌上,與鐵軌兩邊剛好契合。

蒸汽機就架在車上。

當這玩意被造出來的時候,科學院和軍器監的幾個大佬自己都被嚇了一大跳。

他們私下開始各種腦暴這東西以后的用途,發現用途還真不少。

但是也有人覺得這東西太麻煩了,必須在鐵軌上行走,在路面行走根本跑不動。

而若皇帝要大力推行這種車,就必須大力鋪設鐵軌。

就這短短的百米鐵軌,也動員了不少人,試想想要大力推行,要動用的人數有多么可怕。

他們自然不知道皇帝怎么想的,他們只管幫皇帝造東西。

參知政事唐恪看見這臺蒸汽機車后,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一幅畫面:長長的鐵軌,長長的鐵車,載滿了絲綢、美酒、水果等等,從各路運往東京城。

不過這東西跑得并不快,還沒有馬快。

還沒等唐恪說出話來,皇帝已經意氣風發道:“唐恪!你給朕再設立一個衙署,就叫鐵路司,去周朝那里申請預算,朕要讓整個大宋遍布鐵路!”

“遵命!”

唐恪雖然口中答應,但心里對火車這種東西還是不屑一顧的。

畢竟,這東西跑得太慢了!

皇帝卻直直盯著那個蒸汽機車,就像一個少年癡情地盯著自己的戀人一樣。

“司馬琦!陳規!”

“臣在!”

“你們給朕想想,蒸汽機除了能用在車上,還能用在何處?”

陳規道:“陛下,從理論上說,陛下口中的蒸汽機是可以用在任何一個地方的,只需要讓蒸汽機將其力道合理轉移。”

“那現在朕給唐恪下了命令,讓他三年時間打通東京城到四大副都的的鐵路,怎么用蒸汽機來幫助他縮短時間?”

唐恪一聽這個時間,頓時汗如雨下。

三年時間打通東京城到四大副都的鐵路?

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嗎!

皇帝,你的公路現在還在修呢!又要修鐵路?

你是不是瘋了?

這玩意真的有用嗎!

一邊的徐處仁道:“陛下不必操之過急,不如先建設一條從東京城外出發到周邊縣的鐵路,嘗試一下,再做決定。”

唐恪不由得暗中給了徐處仁一個感謝的眼神,關鍵是政事堂還是要站在一起的。

“朕現在就要唐恪在三年之內為完成這件事,該如何辦到?”

陳規馬上道:“陛下,必須要先制造鐵軌的制造模具,做統一規格的打造,另外,臣最近一直都在嘗試陛下所說的像水流一樣的打造方式,那樣速度會更快。”

“那就造,東西坊人手夠不夠,不夠就趕緊找!差錢就去找周朝拿!朕就要你們說的那些東西!”

“遵旨!”

皇帝轉身又給唐恪下命令:“記住,朕給你三年時間,如果你沒有精力,趕緊找到這方面的人,成立專門的衙署,朕只要結果!”

唐恪還想說這玩意跑得太慢,但被皇帝一個眼神就懟了回來。

這些成了精的大臣們當然有自己的方式來說服皇帝不要這么做,大不了先鋪設一段路程,讓皇帝自己看看這東西到底有沒有用。

用事實說話,到時候皇帝發現這東西還沒馬車方便節省,就不會強制他大力鋪設了。

唐恪一副和積極配合的樣子:“陛下放心,臣一定辦到!”

皇帝今天興奮得像一個孩子,繼續道:“你們都好好想一想,蒸汽機還能用在何處!”

“韓愛卿!”

“臣在!”

“錢還夠不夠,朕覺得科學院每年也要拿出十萬貫作為獎勵金,由大家伙一起來評估科學院造出來的東西,按照實用和貢獻來評估,優勝者得十萬貫獎勵,你覺得如何?”

“為陛下分憂乃是臣等分內之事!”

“不必多言,就這么定了!”

“謝陛下!”

“民間的也拿出一筆來!另外,大宋的專利法已經被張叔夜相公寫進律法里了,凡是享有專利權的,可以根據個人意愿來做商業售賣!”

“鼓勵民間多創造!”

趙桓掃了一轉,道:“石子明!”

“臣在!”

“你的大學今年有多少關于科學創造的獎金預算?”

“回陛下,今年并不是太多,有五萬貫!”

“朕再給你加五萬貫!不!給你加二十萬貫!你的學校數量多!”

“謝陛下!”

陳釗俊這廝的火器營練得越來越像樣了。

事實證明,在宋朝當宰相是精神壓力最大的。

自此,有官員在私下議論皇帝很有可能會換宰相,理由是徐處仁的手段還是過于溫和,不符合皇帝的口味。

但是,參知政事唐恪卻一針見血:皇帝本身的性格已經夠剛硬,若是再找一個同樣脾氣的宰相,顯然局面是失衡。

就說段之介去京東路上任經略使一事,就明擺著是皇帝的人杵在那里,以后要怎么治理,就不完全是政事堂發號施令了。

用腳指甲也能想得出來,段之介那個屠夫接下來會在京東路施行什么樣的政策。

一場夏雨過后,陽光格外明媚。

這一次的主要動亂就是在京東東路,羽林前護軍已經先行一步,段之介是去善后并且除蟲的。

第二天,皇帝一腳睡到下午。

說起話來頗為考究,對每一個人都關懷備至。

如果有大臣在這里,也會感慨,這皇帝變臉比翻書還快。

趙桓一邊喝著冰鎮的清酒,一邊像一個樸實的工匠,在和司馬琦等人閑聊,雙眼放著光,盯著那臺巨大的、正在冒煙的鋼鐵。

他處處被皇權籠罩,被皇帝限制。

趙桓起床后,洗漱完畢,穿一身輕薄的白衫,因為天氣炎熱,將頭發都束起來,看著神清氣爽。

吃完飯后,皇帝就去巡視了火器營的最新情況。

閱讀請關注輪回


上一章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目錄  |  下一章